为金门发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定位与异质元素
  
  罗智成
  诗人、作家、媒体工作者
  
  文化创意产业透过价值创造的方式为产品加值,为谁创造?创造什么价值? 这个题目牵涉到target group(目标客群)和自我定位。例如金门要发展文化观光,我就会先问:设定的目标群是大陆观光客还是台湾观光客?因为会来金门旅游的这两个族群,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会非常不一样。能掌握不同属性、不同族群的生活风格差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才能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心。
  因此准确的自我定位将会是金门发展成败的关键:我的地理位置给了我怎样的先天制约?我和台湾、厦门的关系,特别是商业旅游的关系,怎样最理想?我真正的优势或劣势为何?我手上有哪些资源?要去换哪些更需要的资源?金门的下一张名片,头衔将怎么写:战地博物馆?野鸟天堂?乐活专业岛?海东生活特区?还是饮酒文化岛?
  金门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至少还有一个建议:凡是老的、旧的、有时间性的东西,都要先保留下来。因为这个时代里,所有的东西都能快速生产,只有时间不行,老东西没有替代性,一旦没有就永远没有了。
  金门对我而言是一个文创事业的宝库,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然而,保存金门现有的资源就足够了吗?我的答案是远远不够。本质上,观光的目的是在体验、寻找“异质元素”,所谓“新”的元素,不能没有新鲜的体验、新奇的感受或超出预期的感动。面对越来越见多识广的旅客,这是高难度的挑战。“新”不一定要破坏旧元素,而是整合、增添新旧元素来创造理想情境,让人有机会用新的观点来看旧的事物,或是在旧的东西里活出新的生活态度,以满足旅者千里迢迢而来的期待。如何赋予金门新的生命,让金门活出新的life style,有别于其他城市,我想还需要更多文化创意的想象。
  
  用海洋天赋流转海岛生机
  
  廖鸿基
  海洋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创会董事长
  
  从金门地名中常出现的几个字,“澳”、“屿”、“埔”、“头”、“湖”,不难知觉,金门是座水域环抱的海岛。所有的生物都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海水褓抱的海岛,水岸上的所有一切,自然而然,都将与大海无法分割。但是,和台湾各地相当相似的现象,大多数的我们并不自觉自己是海岛之民,也并不直觉自己和海的必然关系。
  聚落文化、战地史迹、生态赏鸟,是金门三项主要观光资产。这三项资产的形成,无论源自于避难、侵袭或迁徙,其延伸的意义在于,海岛面对大海,形势自然开放,这累积形成的文化,尽是跨岛的、跨海的,无一不与海洋密切相关。
  海岛面向或背向海洋发展,将呈现完全不同的格局。尽管金门许多海岸已发展成为著名的滨海游憩景点,但海岛最大的天赋,海洋资源,那能够疏通血脉、流转海岛生机的海洋天赋,仍未充分运用。
  小岛规模,加以金门简单纯朴的体质,都非常适合发展安静的、非机械式的海上活动。譬如帆船、独木舟、风浪板等等。金门群岛的规模,也非常适合举办帆船或独木舟绕岛活动——海上看金门,或跨岛、越海等航行活动。
  
  变与不变中的共同记忆
  
  郭强生
  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专任教授
  
  文化不只是衣食住行而已,文化应该有更大的前瞻功能与使命。
  在金门,郑成功、八二三、洋楼、古厝、八三一、风狮爷、蒋介石、邓丽君、新台币、人民币……都被当成走过的岁月完整保存,没有哪一段是改朝换代后被当成受害的创疤。海盗来过、荷兰人来过、日本人来过;书香进士、移民富商、驻军师旅、观光游客,或从此地出发又回返,或打这里路过曾驻足,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流动性。
  这种流动性与历史的完整感并不冲突,难怪这里的居民开口总是:“我们金门人……”然而语气中没有文化的排他,反而有一种踏实的纯真。
  是的,他们的确可以骄傲地自称“金门人”,这个身份是他们挺过战乱烽火、从一个贫穷离岛到今天“小三通”后的富庶县市,一步一步赢得的。
  论历史的动荡、战火的洗礼,金门原本应该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台湾遭遇过的它一样也没躲过,甚至还更加惨烈。但,也许是那样辽阔的海洋,或者因为那样坚实的花岗岩地形,这座小岛竟有一种仿佛在古代传说中才有的武士气质,有文有武,亦刚亦柔。将兵刃插入石中,蹲踞天涯一角,看海上潮涌浮沉,世事起落,带着一种沧桑的眼神,维持着不变的守候姿势。金门原来也是很古典温柔的。
  金门人会说,他们讲的是闽南语,不是台语。与他们相处久了之后,我得说他们真正了解母语的定义。闽南二字有面对历史脉络的坦然,也有文化多元的自在。
  大家都在谈论文化创意产业,但文化创意究竟是什么?用文化来把庸俗的商品包装一下吗?借用世界知名品牌的模式来营销我们的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中重新认识自己了吗?看到自己文化的下一个世纪了吗?被自己感动了吗?
  想一些点子不难,难的是如何深化。究竟该如何掌握住文化中的变与不变?
  来到金门,我被它的变与不变感动了。它不需要文化的包装,它的浑然自信有一种疗愈功能,反倒是“台湾人”或许可以来此学习到,如何记忆。
  
  故事,是文化的外衣
  
  冯翊纲
  “相声瓦舍”创办人暨艺术总监
  
  一个地方,固然有她来自天然的原始能量,但是,之所以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参访之地,还是因为人为因素。自然与文化,是两个议题,有的时候可以交互穿插,天造地设的奇景与沧海桑田的故事结合得很好;但有时候,明明该谈一个地区因人事而生的文化,却故意隐讳,转移焦点,在主轴之外“拈花惹草”,莫怪观光能量消退得很快。
  以我的家乡左营为例。高雄市与高雄商港,是从左营要塞的能量涟漪扩散出去的,这块土地之所以三百年来始终聚着一大帮人,都是为了军事的缘故。但当人们迫不及待铲平眷村房舍的时候,有想到这些都是因人而生的文化吗?
  当住得起花园洋房的时候,谁要挤在眷村里?当太平和谐降临,谁还怀念战地政务?我非常能理解金门人不堪回首的岁月。然而,同为热爱金门甜美空气,想要一来再来的我,恳请金门人同意以“战地文化风貌”展现家园,也许不必正儿八经地解说,也可以调侃,我看见金门的小铺子里,卖很可爱的风狮爷公仔,已经起步,还差一点点:金门人要允许风狮爷更像哆啦A梦,要创出专属的故事。
  胡琏是人,李光前是人,风狮爷庇佑的是人;贡糖、肉干、高粱酒,都是为人而造的;邓丽君总共只来过金门两次,人们却津津乐道,因为在这之中,都有故事,故事,便是文化的外衣。
  
  以做电视的心情营运金门
  
  杨宪宏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我曾经到各地考察,发现一个现象:后进优势。为什么有的城市会从“落后”变成“先进”?因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史,向来都是“后来居上”,这是必然,不是偶然。
  除了掌握后进优势,还要让科技与自己要表达的在地创意结合,也就是要学会“说故事”。这是一个说故事的时代,我们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动画制作公司Pixar,产值超过很多国家,富可敌国,凭的是什么?就是说故事。
  资讯发展到一个程度之后,所有人都会变成媒体人,不再需要别人为我们讲故事,自己可以替自己讲故事。金门有很多故事,从1950年代到今天就已经快讲不完了,更何况有1500年可以讲。
  我建议,金门就要以做电视台的心情,去营运金门,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电视台要做的节目,从这个角度去想要做什么,创意产业就会出现。
  把金门最美的地方分享给全世界,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某种程度把自己变成facebook、youtube,重新整合金门的人文与自然资源,让自己成为最大的内容生产者,让每一个角落都变成故事,召唤所有与金门有心灵上交流的朋友,来到这个地方。
  
  电影与观光的协奏曲
  
  黄朝亮
  节目制作人、电影导演
  
  我是电影界的新人,《夏天协奏曲》是我第一部电影,全片除了三个镜头在台北拍摄,其他全部在金门取景。
  我在电影里使用两个主要的意象:夫妻鱼与夏日精灵,都是金门当地的传说。首先谈到夫妻鱼,也就是鲎,渔民抓到鲎通常是两只一起,因为这种鱼总是一公一母形影不离,代表着夫妻长相厮守,生死相随。另一个是被称为“夏日精灵”的栗喉蜂虎,长得非常可爱,像绿色鹦鹉,其实它是一种夏候鸟,每年飞来金门一次,这种鸟恰好符合金门某些人文特性。
  如何在观影的同时,不着痕迹地推销金门之美呢?关键在于,置入性行销一定要在不知不觉之中,而且必须跟剧情相关。例如我以爱情来包装金门高粱酒,巧妙地藉由酒厂上班的酿酒师傅阿辉伯之口说出:“谈恋爱就像喝高粱,辣辣烧烧香香,放越久越顺……”
  其次,不行销大家已知的东西,而要行销大家不知道或者不太了解的事物。以取景来说,我没有去拍大家熟悉的地方,电影呈现出来的金门,可能是连金门当地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因为我的目标是,拍出在地人都不知道的美,金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行销不要只说优点,也可以谈缺点,只要包装得好,就会被接受。
  
  阅读·金门
  
  浯洲问礼:金门家庙文化景观
  作者:金门县文化局
  出版社:金门县文化局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故事说金门(附CD)
  作者:许维民/文刘伯乐/图
  出版社:幼狮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金门绘本:祝福的酒
  图、文:陈盈帆
  出版社:联经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金门
  作者:张芸
  出版社:莫克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6月
  
  古迹·历史·金门人
  作者:卓克华
  出版社:兰台网路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其他文献
在许多人眼中博闻强识,有大学问的张大春,参加台湾综艺天后小燕姐的“百万小学堂”注2节目时,只答对了3道题,这样的成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被淘汰后,张大春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他说,“我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大家都认为不管你有多高的学位,多好的学问,或者多大的声名,你最好是到那边去拿到十万,那我们当然都很想。可是,我觉得犯错并且被淘汰,这件事情很有效果,人家都说学而后知不足,我认为知不足而
期刊
认识文德斯的作品,多数人是从电影开始,特别是从色彩多样的古巴、《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我也不例外。因为那样美妙的乐章,对文德斯的影像,也有了最深切的记忆。  在电影流动的影像里,影像的瞬间,不像照片那样蕴藏着一些什么情境,可以绵延地想象那些故事的后续。随着时间的流动,影像成为一种片段、一则故事,那是文德斯的电影。在《一次》这部作品里,照片及文字则有另一种不一样
期刊
Text_ Photo_时报文化 Design_Miso对汪培珽所做的访问从她如何从职业女性转变为全职妈妈开始。“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吧?”这样的问题她显然已被问过无数次。回想9年前的决定,汪培珽坦然且坚定,“没错,很多读者都这样说。但这其实不是我的决定。我在银行业工作了将近十年,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曾想要回家带孩子,但总觉得这跟我对自己的设想不一样。最后因为银行要裁员,而我在裁员名单上。”  于是
期刊
文化创意产业是时下两岸最热门的话题,俨然是一个新兴事物。可是,它真的是新兴产业吗?还是过去一直躲在角落而如今走到镁光灯下而已?  无论它叫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是从地方中生长出来的,也让地方焕发出新的生机。这让人不得不开始关心它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向别人介绍你的城市,说明她和别的城市是不一样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心理过程,叫做:想象。  想象,指向昨日和
期刊
2007年9月,崔曼莉拥有了一个长假,《琉璃时代》三稿结束了。在同是IT界的朋友眼中,花四年时间,每天都在做着这件跟生活、业务无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版、看不到回报的事情,很不可思议。朋友们一直说:“为什么不写写我们的故事呢?”  9月19日,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突然离职。崔曼莉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讨论这个震动IT界的消息。其中一位朋友说:“我一直觉得做到陈永正这样的职位是
期刊
用自带的墨水笔,在白色的扉页上认真地写下“梁文道,11.1”;不断地抬头微笑和读者交流,并用双手捧着签过名的书,递还给他;诚恳地对每一位读者说“谢谢”——两个小时的签售,梁文道以同样的动作对待所有读者。  梁文道到外图厦门书城签售的那个下午,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而南国厦门,正是秋高气爽。签售前一个小时,许多年轻的读者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他的到来。因为飞机晚点,梁文道到得有些晚。在工作人
期刊
“人类会到最后只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Google吗?人类最后会只有一个书店,它的名字叫 Amazon吗?”  ──bipym(http://hi.baidu.com/bipym/blog/item/c0408344cabb7e4a510ffed9.html)    “我们是人类纸媒介的末代工作者。”  ──何飞鹏(“家庭传媒出版集团”执行长)    亲爱的朋友:  若有人问:“你认为纸本书还能活多
期刊
书香:我看《常识》的时候,会想到《野火集》。  梁文道:为什么呢?  书香:或许因为《野火集》和《常识》都是时评书,出版后都很畅销,不经意就联想到一起了。  梁文道:因为龙应台的文笔很好,情感很丰沛,她也自觉到自己作为作家的身份,所以她写作的时候会很在意语言上的技巧,而这方面是我所不具备的。可是今天台湾读者看《野火集》就会觉得有点过时了,因为她所说的某些问题已经被改变了。你只能说这是一种时空错置下
期刊
2009年9月12至13日,“2009文化创意产业研习活动”在金门县文化局会议厅举行,是次活动以“金门,有说不完的故事”为主轴,邀请文化、艺术、媒体界知名人士开讲,藉由多角度、开放思维的激荡,为金门在地文化寻找新的叙述、发现新的观点。  本刊访问了主办方金门县文化局局长李锡隆,请他为我们描绘金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轮廓和蓝图。    记者(下简称“记”):去年是在一个怎样的考量下决定举办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    1.创意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本身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文明的体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文化内容,但最终都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  2.资源是有限的,而创意是无限的。  厦门面积只有1565平方公里。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很重视结构的调整,很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在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