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国家安全决策:特点、动因与效果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贺小敏,女,(1990.10-),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2010级国际政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摘要:预期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委员将会与历届政府在语气和物质上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伴随着总统的指令,国家安全委员会确实在结构上有所修改。然而,奥巴马的NSC顾问未能满足总统关于NSC如何被使用的期望和愿景。随着新的NSC顾问上任,总统将以一种新的方式管理NSC,既要反映NSC过去的实践,也要反映总统自己的优先权和个性。伴随着总统期待的焦点、精力和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承诺,奥巴马的管理NSC的风格是有序、冷静、理智和务实的。管理严格遵循被称为NSC管理的“斯考克罗夫特”的模型。
  关键词:奥巴马国家安全决策;NSC使用风格;奥巴马个性对国家安全决策的影响
  一、 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国家安全决策的特点
  研究总统决策的政治科学家不得不考虑如下几个作为理解白宫组织和决策程序的三个经验性和理论性的问题:1.决策的集中化水平;2.多样性倡议(建议)的程度;3.运用诚实掮客管理呈送给总统的建议。①第一种观点是总统倾向于在小圈子团体内进行高度集中的最终决策。第二种观点强调多元倡议和总统最后定夺的活力。第三种观点是“诚实的掮客”模式。在国家安全决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一)重视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机制,看重NSC价值
  很明显,奥巴马总统经常使用NSC机制进行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问题决策。在NSC体制内召开了上百次正部级和副部级机构间会议,很多次都是由自己亲自主持。这表明奥巴马总统显然看重由其NSC团队为其提供的信息、建议和论坛。的确,只要看一下突袭本拉登决策过程,就会明白NSC及其程序对于奥巴马总统而言是何等的重要。NSC顾问不仅确保总统能接收到来自外交政策制定官僚机构的多个层次的观点或建议,而且在这些观点或建议在呈送给总统之前被“平衡”。总统手下必须有人以一种彻底、公平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过滤信息及不同的政策选择方案。作为一名“诚实的掮客”,国家安全顾问“不仅仅是另一位政策倡议者”。他也必须做好准备,能够向总统及其他服务他(她)的顾问们提供“公平和平衡”的信息。
  (二)集中化决策和注重多重倡议
  在奥巴马的白宫,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问题是在一个集中化的结构里被考虑。所有其他成员,不管是法定的还是因议题需要被要求参与的(非法定)成员,都被期望参与核心论坛(讨论)。总统不喜欢私下交流和官僚政治模式。为了在决策中帮助他,参与者被期望完整地呈上他们自己和他们所代表的部门和机构的观点。倡议者之间进行集中和多样的倡议,充满活力但有秩序地辩论成了标准的运作程序。由多位倡议者组成的不是一支相互抬杠的团队,而是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琼斯语),充分让参与者各抒己见。倡议者团队致力于遵循NSC程序和行政部门的目标。一旦总统做出决定,所有人被期望去完整地执行总统设定的行动计划。
  (三)讲究有序和常规
  奥巴马非常重视有序的进程和常规。时间管理是重要的。总统很少打电话让少数几位亲信和小圈子内的正部级首长到椭圆形办公室,他更多地是期望NSC顾问管理国家安全决策机制,帮助准备和形成相当大的选择范围让总统考虑,和总体上对呈给总统的建议进行管理。奥巴马不想要一个像基辛格或布热津斯基“超级明星”似的国家安全顾问。总统以斯考克罗夫模式运作得很棒,在该模式中,国家安全顾问低调、效忠于总统、赢得了总体的信任、有效和有序地管理NSC。正常的次序(常规)则可通过工作组、副部长级和正部长级三个层次来体现。像斯考克罗夫团队那样,可期待NSC“作为内阁级部长们和总统的有效的政策方案的生产者、机构间协调程序和最终决策机制来运作”。它能向总统提供广泛的、很少内讧和幕后操控的、很少向媒体泄露从而搅起公众情绪的广泛观点。②
  (四)主动改变人事
  一些总统试图避免类似改变做事不力或令他们失望的人事。比如里根总统在其任期内频繁更换国家安全助理。相反,奥巴马通过解雇其首位国家安全顾问琼斯将军和其他官员来证明:如果他对下属的表现不满意,他将通过变动人事来提供他所需要的进程、精力和奉献精神。他会坚持构筑一个适合他和他的目标的团队。而且他看重结果。
  (五)总统拿主见以避免议而不决
  NSC是总统使用的机器。它控制不了他;它服务于他。例如,在围绕是否增兵阿富汗的争论中,奥巴马总统不满意NSC提供给他政策选项。理智又冷静,他的管理风格是他广泛地征求建议、权衡不同的观点,但让所有参与者都知道一切由他负责。在NSC决策过程中,奥巴马努力在参与者中达成共识。他的决策风格不源于“勇气”(gut)。曾做过宪法学律师的他想要的政策选项具有逻辑性和理性,不是由一時的情绪驱动而形成的。他不会情绪激动,也不想其政府中的其他人在参与决策时情绪激动。在征求以供考虑的备选方案中,他有着冷静的自信:谨慎、务实、非意识形态。
  在不同的讨论会场合,作为总统的他巩固了他的这种决策和管理风格的特征。对于奥巴马来讲,首先要做的是“要让最有才干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作为一个团队开展工作;在评估问题的实质时坚持严谨的分析;确保不同的声音能被听见和广泛的选项被探究”。同样对于奥巴马来说,他必须“基于信息而不是情绪”做出决策。鲍伯.伍德华特(Bob Woodward)描述了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问题深思熟虑的决策风格。美国的使命应是击败还是击垮塔利班?是应该向阿富汗增派3万还是4万美军作战部队?通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奥巴马拿定主意。前副总统切尼指责总统“犹豫不决”,未能决断性行动。奥巴马声明“我欢迎在我的团队内进行辩论,但不会容忍议而不决”。正如一位将军以赞许的词语所描述的,总统进行艰难决策和亲自概述选项的意愿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未曾有一位总统在其执政生涯中口授五整页的政策选择方案。这原本是由工作人员去做的。”正如Phfiffer所指出的,不想要一个自身成为一位诚实的掮客。“奥巴马本人对其政府的大多数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如同围绕增兵阿富汗问题的辩论所显示的,当奥巴马对呈给他的选择方案不满意时,他自己写出一份备忘录将他所需要的政策方案具体化。根本上讲,奥巴马是一位能够将分析性的政策小麦从大麦中分离的总统。在执行和决策中,他不能容忍傻瓜和那些不能满足他高度期望的下属。   二、 特点背后的动因
  (一)奥巴马的个性对决策特点的影响
  1.奥巴马的平民出身和多元文化背景使他倾向于民主决策。
  奥巴马成长在平民单亲家庭,这种平民出身使他非常理性,并能很快的瞄准高目标、抓住机遇;青年时的桀骜不驯又使他处事非常灵活自由、随机应变;他倾向于倾听民众的呼声,鼓励辩论,他总是在集思广益、尽可能在听取与会者想法和建议的前提下做出果断的决策,避免了议而不决和优柔寡断,以显示自己对结果的良好掌控的总统权威;奥巴马较之往届总统,表现出了为人处事上的低姿态,他以谦逊与亲民著称。由于他曾长期在芝加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作为“穷人的代理人”积攒了大量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而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他对美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切的认识。总统的过往经历展现出了个人的世界观,童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奥巴马拥有了国际化的眼光,思维非常开阔,其对外政策也更具开放性。在“巧实力”信条的指引下,奥巴马对待“失败国家”、“流氓国家”和“潜在对手国家”的立场与布什政府相比都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改单边主义施压防范、以压促变的策略,转向了对话与接触,这对现今美国国家利益的达成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③
  2.奥巴马的宪法学律师职业经历使他严谨、务实、非意识形态
  从哈佛大学的博士到芝加哥大学的宪法学教授,使奥巴马完成了他向政治顶峰冲刺的知识储备,不仅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也使他极为善于演讲和说服;白纸一般的从政背景更是让他总是那么客观和冷静,能够坚持不偏不倚的个人立场,这也成为他个人魅力的独到之处。在芝加哥的Miner,Barnhill and Galland律师事务所,奥巴马将86%的工作时间花在就业歧视、民权案件以及揭发案件上,他高效,务实,认真,在工作岗位有目共睹。法律的特点就是客观,公正,因此作为一名职业法律人奥巴马在进行政策决策时能保持冷静,清醒,客观的头脑,非意识形态思维来合理进行决策。
  3.奥巴马的自信与勤奋使他能主动介入并引导决策过程
  奥巴马的自信来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勤奋和努力。NSC顾问多尼龙也澄清了总统对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在被问及总统是否会主动阅读一些事件还是像以往的一些总统那样只是听一些摘要时,他说:“令我们可敬的是,总统十分勤奋,在我们每天见总统之前,总统会阅读所有的材料,如果你只是像新闻那样陈述一件事情的话,面对着奥巴马总统,你的职业会比你做的简报还要短。”有了勤奋的阅读,思考和积淀,使奥巴马无论在与团队制定安全政策还是进行演讲都能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他能主动介入并引导决策过程。而不是对一手材料知之甚少,只听助手们的汇报以至于在决策中无法主动介入,无法在大量了解信息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进行互动,勤奋和自信让他不仅主动与团队成员进行互动,还在他们之上引导决策过程。
  (二)国际环境对奥巴马国家安全决策特点的影响
  奥巴马上任后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的决策任务,中东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的重新评估,全穷恐怖主义,911以后后本拉登时代的国际安全对策等仅凭总统个人及小圈子的幕僚班子是难以胜任繁重的决策任务的,必须通过频繁召开NSC会议广纳建言,进行开放式民主决策才能确保决策的质量。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期,他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的决策任务。他赞同“重启”美俄关系。他在熟练地管理与中国的关系同时开始了将美国资产转回太平洋地区的进程。奥巴马创建了一种制裁伊朗的制裁机制、与北约一道干预利比亚、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在阿拉伯之春中试图平衡美国利益与政治剧变、构筑击败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及其国际同情者(franchise)的联盟。他全力帮助管理国际金融、货币和贸易关系中的乱象。的确,在全球政策问题上他是一个锐意进取和自信的总统。无论是经济问题,国内安全,反恐,科技和其他问题,鉴于当时考虑的情况,可能会要求相关的和受影响部门的主要官员参加。奥巴马也毫不犹豫建立新的国家安全团队,如白宫网络安全办公室。新的NSC现在可以更有效的处理问题,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流行疾病,灾害和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 ④
  三、效果评析
  (一)成功方面:
  广纳专家建议与总统善于决断相结合的NSC民主集中制决策程序确保了高水平的决策质量,使决策既集思广益,又不失时机,从而使奥巴马政府能比较成功的进行危机應对或管理。
  (二)不足方面:
  国际环境的扑朔迷离也使奥巴马的NSC决策体制即使发挥到极致也难以有效应对,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例如突如其来的“阿拉伯之春”使奥巴马国家安全团队只能采取被动决策。俄、中携手使美国在叙利亚内战问题上难以复制利比亚干预模式。伊核问题、中东新一轮反美浪潮、俄美反目等事件则使奥巴马“重返亚太”的决策难以顺利实施。
  结语
  奥巴马国家安全决策颇有“斯考克罗夫特”决策模式的特点。
  在奥巴马政府当权的第一个阶段,他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他同意了重建美国和俄罗斯友好邦交。他也已巧妙地与中国联合,运用其便利,促进美国资产进入太平洋地区的进程。奥巴马在制定地址伊朗的方案上体现出了中立的姿态,着手决NATO对利比亚的干预,正式解除了对伊拉克的占领,尝试着平衡美国的民族利益与“阿拉伯春天”的崛起,构建了一个反基地组织及其国际分支的联合体。他还努力解决国际经济危机引起的动荡,协调货币和交易关系。奥巴马确实已经成为一名投入的、果决的为国际政策议题做贡献的国家总统。这样一来,奥巴马总统创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系统这一说法可以正式确定了,伴随着一个与他的管理风格合作默契的团队。在奥巴马第二任期中,总统会继续组织管理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如他在首个团队中展现的那样沉着冷静而富有逻辑。(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注解
  ①James P. Phiffner, “Decision-making in the Obama White House,”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41(2), June 2011, p.44.
  ②2011, Online Edition.
  ②Burke, John P. “ The Obama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Process: At the Six Month Mark,” White House Transition Project Report, 2009, Online Edition.
  ③Stephen J. Wayne: Presidential Character and Judgment: Obama’s Afghanistan and Health Care Decision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June 2011, P3.
  ④Stephen J. Wayne: Presidential Character and Judgment: Obama’s Afghanistan and Health Care Decision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June 2011, P8.
  參考文献
  [1]John P. Burke 《The Obama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Process:At the Sixth Month Mark》
  [2]Karen DeYoung, “Obama’s NSC Will Get New Power,”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8, 2009.
  [3]Ellen Nakashima and Brian Krebs, “Obama Says He Will Name National Cybersecurity Adviser,” Washington Post, May 30, 2009.
  [4]Spencer S. Hsu, “Obama Integrates Security Councils, Adds New Offices,”Washington Post, May 27, 2009.
  [5]Mike Allen, “Rising Politics,” politico.com, July 9, 2009, http://www.politico.com/news/stories/0709/24586.html (accessed July 20, 2009).
其他文献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将生物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反应器,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持续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期刊
许多人以为匈奴是汉朝的致命威胁,从汉高祖到汉景帝,都是因为打不过匈奴才与其和亲,直到汉武帝时汉朝才摆脱匈奴的压迫,反败为胜,把匈奴驱赶到漠北。  其实,汉匈战争初期的史实与这种刻板印象几乎完全相反,匈奴對汉朝根本构不成大的威胁,汉朝也没什么兴趣出击匈奴。即使是看起来软弱的文景时代,匈奴也根本不敢与汉军进行主力决战。每次入侵,只要汉军主力集结,匈奴人便会遁走避战。  关于这一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期刊
目前,我国的酒店信息化管理还没有得到大多数酒店的认同,很多的酒店还在应用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酒店行业内部的
日本京都宇治市有着“抹茶之乡”的美称,但同样让其声名远播的还有一座恢弘大气的平等院.该院建于平安时代,“池泉舟游”式的寺院园林,独特的建筑形式,透露出当时人们对极乐
期刊
文言文经历了五千年时间的洗礼,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明清散文小说,无不彰
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木材和其他副产品,还保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是我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营造林质量和相关保护对营造林质量改进办法提出
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核心内容,施工工序与关键技术应用非常重要.隧洞开挖施工影响因素众多,必须在施工之前梳理好隧洞开挖工序,同时还要清晰掌握周围的水文
本文对多媒体课件辅助高等数学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我叫买买提,1989年12月出生在新疆阿克苏市的一个个体户家庭.我的家境虽然谈不上多么富有,但由于父母勤劳肯干,经过多年打拼,成了当地颇有名望和影响的个体工商户,经济条件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