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二讲:叶蘖同伸壮秧及其培育技术

来源 :耕作与栽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水稻秧苗各部器官的建成,都要经历一个分化生长的过程。秧苗素质的优劣,对正在分化中的器官起着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并影响这些器官出生后的功能。叶蘖同伸壮秧,以蘖代苗,少用秧苗,节省种子:移栽后,新根出生早而多、吸肥力强,返青快,分蘖早、穗多;茎生长粗短,体内大维管束多,易形成大穗,粒多粒饱,产量高,但我国熟制复杂,品种类型繁多,不同类型品种,对秧龄长短,秧苗形态以及生理状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用叶龄模式情导育秧,对适龄的壮秧及其培育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和要求。
其他文献
<正> 黑龙江省的西部和西南部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雨量400~500毫米,且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大,春旱频率尤大,土壤瘠薄,保水能力差,每年因春旱造成缺苗、补种和毁种的面积很大。如
<正> 巢湖地区位于长江北岸,江淮以南,皖中东部。全区耕地面积430.5万留,农村人口375.1万,人均占有耕地1.15亩。该区是以农业为主的稻米集中产区,常年稻谷总产量160万吨左右,
<正> 红小豆又名赤豆、红饭豆、赤小豆,系豆科菜豆属作物。红小豆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可以清种,也适应与高秆作物间作套种,利用田埂地边,斜坡隙地种植,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
<正> 玉米育苗移栽作为调节作物茬口,提高复种指数和趋利避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都是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已在各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探讨不同的育苗移栽方式在提高玉米
社会的现代化,其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即现代人格素养的形成。中关两国文化传统对其受教育者的不同影响以及美国创业教育之成功经验的分析,显示了创业教育对于克服我国传统教育的种
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m厚地层的5cm间距磁化率分析,建立了成都平原4ka以来的质量磁化率曲线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根据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特征结合粒度中值曲线对比,探
<正> 试验采用4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我所新选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南七单交的最优密度和最优化施肥同题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南
<正> 冬水田系指长年淹水,全年只种植一季水稻的水田。据南方13省市统计,我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亩冬水田,其中,四川占2000万亩。这类稻田冬季休闲,光温资源未充分加以利用。以
文章主要证明了如下结果:(1)如果X=∏a∈AXa是|A|仿紧空间,则X是正规弱次亚紧当且仅当VF∈[A]^<w,∏a∈AXa是正规弱次亚紧的;(2)如果x=∏i∈wXi是可数仿紧的,则下列三条等价:X是正规弱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