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专家走进“造岩矿物学”课堂的思政模式

来源 :中国地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岩矿物学”是为地球科学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做好这类课程的课堂思政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重要作用.该模式注重课堂思政教学形式的变革,笔者邀请四位参与深空项目的专家视频连线课堂,为学生展示我国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新式社交型学习的引入和教师个人自媒体平台账号的开设加速了师生磨合,有效推进“专家进课堂”教育效果的落实.该课堂思政模式的探索对“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方向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云”课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然而,“云”教研团队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针对“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构建“云”教学平台,汇聚业内名师,组建跨校课程教研团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和答疑,实时分享经验、资源和成果,为教师提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优良学习环境.
摘要:近年来,民族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二胡为主的民族拉弦乐器进入音乐院校主科教学的几十年以来,在科学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下,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毕业后除了进入高校教学,也有的选择进入民族管弦乐团成为职业演奏员。在经历过音乐学院独奏模式的培养之后,部分优秀毕业生在进入职业乐团后一时难以调整由“独奏”到“合奏”的演奏意识,短时间内在声部中的演奏普遍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状态,不能把在
一直有所谓的专家学者反对学习英语,抑或认为英语在中高考中所占比重过高而要求降低,并增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分值比重.然而,仅就近期中国外交活动中翻译官相当出色的表现而言,就足以表明英语学习不可或缺.rn历史必然性rn30多年来,英语和语文、数学一直是中学阶段的主科课程.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通用语言之一,是对外交流的必备工具,成为三大主科之一有其历史必然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愈加密切,英语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更加凸显.坚定文化自信,绝不能“夜郎自大”“闭目塞听”,而更应
期刊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变以往穷苦的生活状况,更好的保障贫困者的生活.我国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继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口数量在逐渐减少.为了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同时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乡村振兴”两者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备受政府推崇,这种模式是依托文化的价值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剪纸为例,根据卢氏剪纸的现状,探讨适合卢氏剪纸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数学即生活,数学与生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社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数学教学,要创新性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但实践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
期刊
摘 要: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英语改革的新题型,有关的教学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写作微技能的训练,而本文旨在从更综合的视角,基于来源于认知科学的“提问作者”阅读教学理念,结合叙事研究的成果,从读后续写原文的情节、人物和语言着手,从中心主旨着眼,提出融洽度策略的框架,并对两篇高考读后续写样本进行文本分析,最后结合当前读后续写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读后续写;提问作者;叙事
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是现阶段高校地质专业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是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重要路径.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提出“二融四进三建”校企深度融合建设路径,从师资团队、课程资源和实践平台等核心教学资源入手,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
期刊
立足于国家大力实施“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国家战略,响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及迫切需求,紧紧结合传统地质学科研究领域宽、研究方法多、时空尺度大、研究对象复杂、实践性强等方面的特点与特色,指出了新时期的地质学创新研究思维主要涉及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等.同时针对我国地质学科基本现状以及地质行业发展新方向与新要求,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野外实践为切入、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校企联合为桥梁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路径与策略,从而形成立体式、多视角的地质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
摘要:“出于对时间这个概念的反感,许多形而上学家宣称时间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幻觉。”理查德·泰勒在《形而上学》一书 “空间与时间”章节中如是说。由于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相似性,那么空间概念是不是也是一种幻觉呢?在不同艺术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受时间、地点等特殊环境的影响,以及创作媒介的不同,艺术作品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的界限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清晰。而艺术作品中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也存在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