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62例肿瘤化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通过PICC置管然后接入化疗药物。结果,所有的患者都需要一次性置管成功,同时还需要加强置管后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的并发症。结论:PICC应用于肿瘤化疗过程,在正确的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从而真正提高肿瘤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PICC置管;应用;护理;恶性肿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95-01
  恶性肿瘤综合性的治理,它是一个静脉化疗的过程,传统的外周表浅静脉穿刺会有非常多的缺点,如果反复穿刺还会导致局部药物渗漏直接导致患者发生一定的炎症,同时还会致邻近组织的坏死,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国2010年5月-2012年12住院部恶性肿瘤患者达到70例,一般都采用PICC的置管化疗的治疗方法,其中男的24例,女的38例,年龄一般是在35-75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乳腺癌患者有21例,肺癌18例,肠癌18例,所有的患者要用肢静脉穿刺。
  1.2具体的操作方法:PICC常规静脉穿刺用物。
  2 研究方法:
  从北京防治中心对于农村老年人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在300名农村老年人中,其中癌症患者患病率已经高达27%,只有通过分析,癌症患者在性别上全国普查资料男性要远远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癌症患者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生患癌症患者的比例正在慢慢缩小,通过分析男女比例是1.2:1.1 ,因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实际上很小,通过报告美国老年人癌症患者的发病情况可以分析,65岁的女性要明显高于男性,而老年妇女则其单纯收缩期要明显地提高。
  3 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处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卫生管理学正在不断地深入,因此其范围不断地扩大,院内发生的感染发生率就会下降,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清楚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保证医院感染发生率不会地,医院的消毒隔离也不会受到重视。化疗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现在已经被医院列入到一个高危易感染的一個科室,在进行化疗的时候,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因此其工作性质也直接决定了化疗科护士一定要面对职业的危害,比如微生物的侵害,化学物质的危害,以及意外伤害等。
  3.1 评估记录外渗穿刺
  如果发现药物外渗之后,首先要尽可能停止化疗药液进行注入,并保持针头能够强力地回抽漏于皮下的药物,然后再拔出针头,只有评估并记录外渗穿刺的面积和部位,以及记录皮肤的颜色和疼痛感等性质。62例采用PICC置管恶性肿瘤患者,全部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一般是在100%,不会出现渗血的情况。
  3.2 根椐病人的情况进行外渗冷敷
  外渗24小时后一定要给予冷敷,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预防组织出现坏死,为了促使血管收缩,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药液向周围进行扩散,同时我们需要抬高患肢,从而减少因为药液注射而引起肢体的肿胀。局部也可以采用2%普鲁卡加地塞米松或者生理盐水进行穿刺做成环形及点状的封闭,进一步稀释外渗的药液或者阻止药液进一步扩散,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封闭液的量可以根椐需要进行配制。药物出现外渗后,一定要根椐外渗局部严重的情况,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同时根椐湿敷时间保持在24小时以后,如果药物出现外渗,那么就需要医生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清理,外渗部位如果出现痊愈,那么就需要禁止外渗区域周围。
  3.3 对恶性肿瘤患者要进行救治
  当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威肤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那么PICC置管化疗就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静脉注射化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在给药过程中,如果出现外渗发生率达到5%左右,化疗药物外渗可以表现为外渗局部的中度或者重度的疼痛,如果出现烧灼的疼痛和局部的红肿,那么当损伤后两周结痂脱落后,溃疡空洞就会表现出来,如果发生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的纠纷。化疗在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的时候,也可能会给病人留下终身的残疾,因此如何避免在治疗的时候出现意外,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这是我们极需要关注的问题: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叮嘱病人要输注一些高危药物,尽可能地减少活动,同时避免针头移位从而造外渗,如果输注化疗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病人的感觉,输注过程中如果有无注射的疼痛感,一定要向护士进行汇报,以便及早地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护士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让病穿一些宽松的衣服,并且告诉病人在输注化疗药物的时候,避免输注的肢体出现被压迫的情况,从而造成药液的外渗。
  4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如果采用PICC置管化疗药物输送,可以说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专业积极的护理可以预防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PICC置管后的护理是直接减少并发症的根本,因此高质量的记理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可以使PICC发挥更大的效用。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从根本上保证化疗计划的完成。PICC应用于恶性肿瘤,加上置管后的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这样可以对化疗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淑华,张兰凤,袁 丽.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6):17.
  [2] 徐 芳,葛玉娟.PICC在恶化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52.[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3] 朱红艳,田丽颖.化疗应用PICC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水电医学,2010,22(1):3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5例机械通气患儿根据时间段自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的胸部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预后较好。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可使肺部并发症减少,同时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 PI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91-02  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它的发生、发展与人们当前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污染、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应付能力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实践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在化疗期间有针对性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来收住的 168例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产后出血发病率偏高,出血时间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宫缩力乏力为主要原因。结论:防止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完善产前检查,加强分娩期监护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91-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后组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后组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康复质量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给后组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行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康复质量,减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92-02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增长及新的医学模式的形成,对护理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工作内涵及护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間,以时间为横轴,以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在一定时间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 。由于产妇对知识的缺乏以及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莲子汤加减"直肠滴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莲子汤加减"直肠滴入。结果:两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莲子汤加减"直肠滴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