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德育渗透路径分析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en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的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向,进一步确定了学科教学从传统教育转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高中政治作为素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环,所以在高中政治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也要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德育;教学;措施
  引言:高中政治内容繁杂,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变化等知识点,在整个高中政治的内容中贯穿了德育教育的内涵,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中政治有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课程的变化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转变思路,探索出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所以,下面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德育的渗透教学展开分析,从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高中政治教学的具体的措施,希望能为更多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一、问题引思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前,高中政治的教学大多按照“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实施教学,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时间、空间较少,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被动,主体性体现不明显,德育内容的渗透也较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所学科目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讲解完知识点,便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内容。而课程改革之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中政治教学也顺应时代的变化探索出更多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其中利用问题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便是其中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中思,思中学。问题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探究性的问题,让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的多元,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随之增加,学生跟随问题学习政治知识,主体学习地位愈加明显。同时,问题引发学生深思过程,德育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教学中,改变了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提升了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关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教学中,教师便采用了创新型的互动提问方式的进行教学。首先围绕着教材提出关键性的问题:1.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我国国体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人民民主?民主是否具有全民?”3.“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你是否能依据实际生活举出个别案例?”等,由于教材内容中有详细的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导入教学,既是问题也是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点时,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更好的构建知识链,对中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得产生“政治认同感”,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生已经基础的理解和学习了以上问题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你知道什么是协商民主么?协商民主包含的的7个领域是哪些?体现了民主的哪一个特点?”学生在探究问题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更深了解民主的“最真实”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人民民主专政带来的好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教师可以出示测验问题,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充分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教学课堂。
  二、情景创设中渗透德育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平台,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化的技术的接轨,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更加的便利。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的增加高中政治的内容的层次性,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其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便是其中切实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高中政治课堂变成声像合一多元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使得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被激发出个人的情感,充分带动学生的五感,感受情景中渗透的德育内涵,进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的提升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政治与生活联系密切,德育的渗透也要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需要多贴近实际的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的内容的同时,也能缓解学生在进行大量知识的学习时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的继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政治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先行导入了国家主席用语记录中“治国有常民为本”传统的仁政思想阐述的视频,并引导学生用笔记录圈出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变化和发展需要的条件。之后教师连接生活,导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展示一个“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片段的视频情景,让学生试着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变化和发展的条件和意义,学生从两个视频情景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有了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之后教师再导入“24个字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量,情绪激昂万千,促进学生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决心,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眼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于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理性、客观、科学、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
  三、合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的培养下,理性精神是学生需具备的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之一,培养学生客观的认识政治知识、理性的对待高中政治课题,是素质教育德育中重要部分。而合作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又一突破,打破了教师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高中生相较于中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价值观的雏形基本形成,在针对高中政治课题的讨论时,会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拥有独特的看法和建议,而高中政治本身可讨论性强,探究性的问题不断,教师根据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授高中政治时,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的主题讨论,相互辩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转化课堂角色,教师转为辅助者,学生充当教师的课堂角色,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辩驳观点,激起政治思维的火花,活跃政治课堂。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通过分组各持意见,展开辩论活动,在辩论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   仍旧以统编版高中政治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教学为例,在讲授过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出示了一个的主题,“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让每位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从出示的主题的各个方向看中华传统文化,如传统文化不是永恒的、不能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与现代的差别,传统文化創新面临的问题等观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观点、生活经验,列出一个主题思想。之后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看法,学生之间在不断的听取获得与表达中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达成思维的碰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的理性和深刻。随后转换课堂角色,教师让学生上讲台自己立角度发表个人的观点,教师在讲台下补充、点评,适时的提问追问,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探索欲。课堂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或是利用课余的自习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立4人辩论小组,举办一场辩论竞赛,先让学生熟悉辩论竞赛的流程,之后教师设立辩论话题“传统文化该不该与现代文化结合?”、“传统文化是传承重要还是创新重要?”每个小组自选辩题和对立方,确定小组成员四辩的位置和人员,开始辩论,教师在中间充当裁判。两个小组竞赛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辩论小组和最佳辩手。
  四、实践活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高中政治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下,教师除了重视政治理论知识的德育内容的渗透,还应该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组织在高中政治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开展一个简单的调查,询问学生想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并以此作为依据组织学生到室外开展活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到政治的实践活动中,既提升了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参观当地的红色革命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等,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的德育理论,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的亲身体验,与自己所学的政治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促进的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中关于《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教学中,教师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2人一组,对学校外的200位已工作人员的个人收入、工资构成等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在进行调查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习过的“按劳分配”等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并通过调查的内容了解到工作者的个人收入的方式有所不同,比如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与技术人员的收入构成之间差异。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社会调查结果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示,运用数学中的条形图、扇形图等呈现,学生在之后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的具体体现,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调查之后,询问自己的父母家庭收入,深刻体会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个人生活的联系,并体会家长的辛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教师教授政治理论知识时要运用多样化实施教学,结合实践活动,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渗透“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合实践[J].吴志稳. 中学课程资源. 2018(10)
  [2]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卢小平. 学苑教
  [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J].黎彦虎. 语文天地. 2016(34)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李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6(02)
其他文献
期刊
2021年3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学位中心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案例研究期刊联盟成立大会暨案例建设高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本期主题:没有漂亮衣服怎么办大耳朵树洞不想去秋游\"大耳朵姐姐,我……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可又不想去秋游,怎么办?\"一个女孩在电话里说。\"你在纠结什么呢?\"女孩自相矛盾的说法令大耳朵姐姐疑惑不解。\"平时在学校里,大家都穿校服,没有什么不一样。可是,这次秋游,老师说,同学们不必穿校服,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去……我的几个好朋友都说要穿最漂亮的新裙子去,拍些美美的照片。可是,我没有漂亮的裙子,我的衣服几乎都是哥哥或亲戚家的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如果穿出去会不会很丢脸?同学们如果知道我的情况,会
摘 要:随着高考新政策的落地,使得高中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了全新的教学方向,本文对新高考下指向科学本质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全新时代下对学生的培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科学本质  高考是高中生走向更高学府的必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就目前各地区的高
农历八月十九,正逢乾州农贸市场赶场的日子,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赶场。深秋时节,沿途的萼距花开得正旺盛,像一簇簇绣在绿色大布上的紫色星星。走到市场门口,还没拐弯就听到爆米花机器的响声——哒哒哒——哒哒哒。我和弟弟立马开心地往爆米花摊位走,弟弟拉着我的胳膊直摇晃:\"我想要这个,就要这个!\"
2021年4月18日下午,《公共管理评论》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1年学术委员会、编委会会议。期刊主编江小涓,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期刊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等来自全国的40多位委员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加会议。期刊副主编朱旭峰主持会议。与会委员对期刊创刊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评议,并提出工作建议。清华大学文科处处长杨永恒进行了会议总结。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为同日举行的研讨会提供支持。
一、期刊简介《公共管理评论》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于2019年12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53/D0,中文,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公共管理评论》前身是于2004年创办的同名连续出版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新的期刊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前沿.
摘 要:高三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复习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高考效果。由于高考竞争十分激烈,高三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就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对此,下面就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引言:在高三阶段,教师会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学生复习学到的知识,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可以对知识融会贯通。但是在传统的高三历
当当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现在是早上八点整……\"美丽的大森林里,掌控时间的神秘时光老人,萌萌的奔跑鸭、精灵鼠、飞飞燕,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轮番出场了……长沙市德润园小学彩虹班小朋友带来的精彩童话剧《魔法时钟》正在上演。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时间能倒流吗?
我们来到廖家坪水库,一下子被这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波光粼粼的湖水在荡漾,水面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周围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树丛中时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周老师说,以前的廖家坪水库可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常常漂浮着白色垃圾,尤其是靠近居民区的水湾,垃圾堆积成山,阵阵臭味直往鼻孔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