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思路探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给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开展带去了巨大挑战。“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是基于当前社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全新教育理念,将其融入高校教育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要求各高校从自身教育实际出发,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找到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正确思路,全面践行并落实“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促进高校教育事业有序发展。
  关键词:“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创新创业训练;优势;问题;思路
  引言: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当前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想获得持久动力,其核心内容在于“三创”人才的培养,即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突出的人才。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现状和教育实际,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号召,通过实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育人计划,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就业平台。
  一、“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学模式优势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是一种基于当前人才需求关系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三位一体”强调的是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以及全面参与,“三创融合”指的是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融合[1]。以“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为基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同时可以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将三方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承担更多的育人责任,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给予大学生有效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将其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价值认识不足
  目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点工作,并且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作中还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过程中,部分高校对于“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并且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单纯的只是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内涵,给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造成了不小的阻碍[2]。从我国高校当前的就业形势上看,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都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会选一些跟自己专业挂钩的职位进行应聘,自主创业的人数非常少。同时,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以后会显得比较保守,在工作中不会主动提出问题,通常只是机械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不能给予公司及工作有用的建议,创新及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出来。
  (二)训练内容及方式不合理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刚刚起步,缺少足够的理论和经验支持,从而造成了训练内容和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有序发展。首先,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中理论知识传授大于实践能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普遍存在,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或者训练计划开展的演示活动,与社会生产联系较少[3]。其次,创新创业训练方式大多沿用了课堂教学的方式,由教师进行能力展示和分解讲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最后,高校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比较少,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展示,失去了人才培养意义。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好的教育和训练也是需要不断进步与改进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明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教师带去准确的依据,从而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加以改正,调整教学计划。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缺少社会和家庭、学生的参与,受到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不公平问题,无法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制约了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思路
  (一)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工作进行全面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全新的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4]。另外,在“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将三创融合观念渗透到专业学科教学中,加强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训练的联系,注重学生个体化发展,将创新素养、创业知识以及创造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与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丰富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要求各高校及相关的任课教师,认清教育现状和实际,从本校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使用情况方面入手,对训练内容进行丰富,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有序构建,发挥出育人作用。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出教材中相关的创新创业素材,并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知识扩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训练方式,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创新创业训练任务,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5]。最后,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身份,要从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三)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理念指导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有序开展,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给出各自的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训练情况作出客观评价。社会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考察,例如学生在学校的推荐下为企业设计营销计划,也可以为旅游景区设计管理方案,由社会企业给出创新性和可行性评价,体现学生的能力[6]。学校则主要肩负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表现的评价,需要给予学生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积极改正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各高校认清“三创”人才培养重要性,明确当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树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与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加快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速度,打造一个“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平台,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111-116.
  [2]郭红芳.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构建[J]. 智库时代, 2018, 139(23):41-42.
  [3]林業铖. 浅析"众创"时代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 403(11):146-147.
  [4]兰奎.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8,(003):111-116.
  河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张浩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英语的有效性衔接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关键的部分。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在中初中衔接部分的一个关注。同时需要加大学校英语老师对于英语衔接部分的努力,促进学生的一个英语学习,帮助学生习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阶段,并且持续性地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衔接;对策探讨  引言  现今,经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要求对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性的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多教师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学习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目标不仅在于如何建立高效的课堂,更致力于从学生个人出发,发挥学生本身的主体优势,从而对其学习乃至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和触动。现今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法较为多样化,但都围绕一个核心“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有优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综合教学实践和文献查询,本人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摘要: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是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要求。但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对阅读不感兴趣。支架式教学法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者提出的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来建立“支架”,通过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入手创建,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支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时,为保证学生美术学习综合质量,教师可基于问题导学教育理念,创建“图像识读”美术教学模式,以调动小学生美术思维想象力,激发出学生美术学习的潜力,逐渐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问题导学下的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美术;问题导学;图像识读;教学应用  引言:  由于小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特殊,教师开展美术教学引导时,需结合实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师教学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兴趣,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树立法治意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兴趣教学法的优势,深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开展的各项内容,以及兴趣教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兴趣教学法;措施  引言  在过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雪枫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文明校园,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重视语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如人意。高中语文处在语文教学的风口浪尖,是最受关注的一部分。为此,本文基于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目标、语文教材、教学模式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现状 教学反思 教学改革  语文知识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及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都较大,
期刊
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业余时间,对各种外国原着、英文体裁和报纸期刊等领域的英语信息的认知与理解。初中的英语教学,在课堂内外,英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和阅读策略要时常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能更加有目的有效率的阅读,这样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自主阅读习惯。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提到半球阅读能力的一些标准,比如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来推测新单词的意思,从而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
期刊
摘要:核心要素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机构、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它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职能的转变,也更符合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次研究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幼儿园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意在给农村幼儿园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从而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管理质量,培育更多优秀的少年幼儿。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幼儿园;管理工作  幼儿的成长需要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共同引导。尤其现在,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