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百年华诞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和助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恰逢其时.6月21日, 2021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农民手机培训列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强调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要求,也是促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让信息化惠及广大农民,让农民分享互联网发展红利,要下大力气抓实抓好.让手机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生产“新农具”和生活“新帮手”.
其他文献
官方主导的茶马贸易始于北宋年间的"熙河开边",朝廷将川茶千里转运至甘边,与西番交易良马,以资军用.宋明清三朝的茶马司主要设置在甘边,宋代的榷茶买马、明代的金牌勘合、清代的招番中马均实施于此.明清之际,茶马贸易拓展至川边,并上升为针对卫藏地区的驭番边策.清朝中期,随着甘边茶马司的悉数裁撤,官办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川边、滇边凭借自身优越的资源禀赋延续着对藏贸易的繁荣.
创建老年友好的社区环境对于支持就地养老、减少不必要的机构养老安置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提出参与、合作和社区特性是能力建设的三大维度.基于这种理论视角,在我国的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中需要积极促进老年人的参与,倡导多主体、跨部门合作共建,也要重视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中的本土特征.
近年来在中文学界兴起的赛博格人类学,是一个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于美国的人类学分支领域,其初衷在于通过探索人机关系,讨论社会与文化的新景观和新可能.但是,由于赛博格人类学受后现代思想家哈拉维等人的影响很大,该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视反思"何以为人"这样的哲学问题.本文在回顾赛博格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哈拉维的主张,并探讨赛博格人类学的前景.赛博格人类学看似提出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捕捉到时代的脉搏,但它的发展至少出现了两个失误:第一,科技并未像赛博格人类学者所预测的那样全面改变人的生活,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大大延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中进行的有别于遗产吟诵及现实操作的"云上"开秧门实景展演,是通过网络平台、运用图像化的手段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季生产调》传承与传播的新的实践活动.相对于互为镜像的关系,文化与社会互为变量的关系更为凸显,是社会急剧变迁的反映.图像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更多显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包含人类丰富智慧的地方文化也由此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从而可以成为人们构建现代文明社会的积极因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
人类学探究文明,文明关涉人与环境的互动联系.人类在特定的文明类型中认知并影响事物,同时改变和形塑自己.一届人类有一届人类所处的时代和文明,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类学.数智时代的人类学与数智关联,关注数智、理解数智、阐释数智,由数智派生,与数智博弈;承继演化论,建立共时观,以未来眼光关注本届人类共同体.
为建立适宜于宁夏南部山区发展的金莲花人工种植技术体系,综合运用系统观察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金莲花种植过程中育苗方式、移栽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方式、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积累规律等进行研究,以探索金莲花适宜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及移栽方式对金莲花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8月中旬采用起垄覆膜移栽金莲花穴盘苗,幼苗生长情况最佳,成活率达到98.3%;不同种植密度对金莲花植株生长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株行距采用30 cm×30 cm种植产量最高,达到22.3 kg·667 m-2;不同施肥方式对金莲花植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