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和定量分析柑桔黄龙病病原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柑桔黄龙病病原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CR技术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田间和温室内罹病的柑桔、长春花以及带菌柑桔木虱样本中的柑桔黄龙病病原(BLO),而健康植株和柑桔木虱样本则呈阴性反应。采用的PCR引物(Primers)是根据柑桔黄龙病病原亚洲株系的DNA序列(In-2.6,基因库号码:M9491)设计的。应用竞争性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能测定病原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该技术关键在于:病原DNA和浓度系列稀释后的竞争物DNA,在同一试管中进行DNA扩增反应时,共用相同的引物。由于彼此互相竞争反应引物的结果,病原的PCR产物和竞争物的PCR产物在数量上呈反向线性相关。因竞争物的浓度为已知,便可从线性关系中推算出病原的含量。
其他文献
记述推证了国内小麦条锈病远程传播的十次事例。根据现有数据,导出了着落区发病数量因菌源区菌量和传播距离而变的对数回归方程。利用该式,可以在有适宜天气过程的条件下,根
目的:提高对奋森氏咽峡炎的认识,以利于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奋森氏咽峡炎26例,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青霉素对幼儿奋森氏咽峡炎效果较为明显,但
<正>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流行及其防治模拟系统(简称SSCDMC)是从1987年组建的黄瓜霜霉病模拟模型(SIMCD)发展而来的.与SIMCD相比,SSCDMC增加了两大部件——人机界面和防治决策
<正> 以相对防效计算杀菌剂效果时,常遇到防效超过100%的情况。周高明同志“在药效试验中防治效果计算法商榷”一文中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及提出的公式,我以为欠妥,这不是治疗剂
为开发合山隐伏地热资源,对煤田地质勘查与开采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合山向斜东翼发育云斜煌斑岩,钻孔中见辉锑矿等低温热液矿物,具备热异常史。里兰矿8223巷等3处对流
<正>4月22日,从中国铁塔了解到,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本届世园会将是历史上首届有5G支撑的智慧世园。世园会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前期,
目的:制备姜黄素-奎纳克林脂质体,优化其处方工艺并评价其质量,为姜黄素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姜黄素-奎纳克林脂质体,HPLC测定姜黄素和奎
将小麦条锈菌条中 2 8号与条中 2 7号小种等量混合 ,分别接种在铭贤 169和东方红 3号小麦品种的麦苗上。繁殖 5个夏孢子世代并逐代检测混合群体中 2小种所占比例。结果表明 :
目的:评价3种中药注射剂辅助NP方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和Wan Fang Data,查找有关中药注射剂辅助NP方案治疗
本研究根据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萌发侵染的条件 ,结合气象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 TCK在中国冬麦区的定殖可能性。根据 18年内出现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