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语言学贡献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qi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索绪尔身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学说为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观点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评述索绪尔的语言学贡献。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贡献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是瑞士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他的学说为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主要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该书提出了全新的语言理论、原则和概念,为语言的研究和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普通语言学教程》所体现的索绪尔的学术观点主要有: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等。这里,我将从以上几方面评述索绪尔的语言学贡献。
  (1)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的:言语要想被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而且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因为人们总是先在言语行为中碰到观念和词语形象的联接,才会进行这种联接。另一方面,我们总是听见别人说话才学会自己的母语的,它要经过无数次的经验,才能储存在人们的大脑中。最后,促使语言演变的是言语:听别人说话所获得的印象改变着我们的语言习惯。由此可见,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索绪尔对言语和言语的先后性问题的探讨,使我进一步认识普遍存在于人脑中的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与语言输入的联系。人人生来有一套习得机制,但这并不能保证人们的语言习得,只有当人们在关键期内接触过语言输入,语言参数设定之后,人们才能习得相应的语言。同理,语言的建立也离不开相应的言语。
  此外,索绪尔还进一步指出语言和言语两者的区别: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储存于人的意志之外的。语言的这种存在方式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1+1+1+……=1(集体模型);而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这里只有许多特殊情况的总和,其公式为:1+1’+1’’……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
  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音响形象不是物质的声音,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记,是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它是属于感觉的。概念和音响的结合叫做符号。符号表示整体,而概念和音响形象分别用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指代。例如:汉语中“苹果”一词,苹果这一概念是所指,而苹果的音响在我们的心理留下的印记是能指。
  (3)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索绪尔认为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相关的东西都是语言的内部要素,而除此之外都是语言的外部要素。索绪尔对两者的区分,并没有否定两者的联系。他借用植物的生长会受外部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的影响这一隐喻,指出语法机构即语言的内部因素经常依赖于语言的外部因素。但是外部语言学的各种细节的堆积并不能导致语言内部系统的改变;内部语言学不容许随意安排,它强调语言是一个系统,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
  在我看来,索绪尔对语言内部的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区分,与当前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区分有很多相似点。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为应用语言学,而这里所指的各个领域也正是索绪尔所指的语言的外部要素,例民族史,政治史及各种制度如教会、学校等要素。而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相互关系恰似索绪尔对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关系的描述。
  (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指出一般共时语言学的目的是要确立任何共时系统的基本原则,任何语言状态的构成因素。而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已不是语言状态中各项共存要素间的关系,而是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相连续的要素间的关系。索绪尔之前及同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主要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它强调语言的演变,即历时语言学。但索绪尔认为历时语言学环绕着语言和制约着语言的环境即语言的外部因素,而不是考虑语言本身。
  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及对共时语言学的强调,使学者们开始从对语言外部因素的关注转移到语言本身。进一步为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5)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索绪尔指出句段关系是在现场的: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相反,联想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句段可以使人立刻想起要素有连续的顺序和一定的数目,而联想集合里的各项要素既没有一定的数目,又没有确定的顺序。句段关系即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的结构规则,使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的替换规则,为人们使用语言、生成句子提供了无数的选择可能。
  以“我爱我家”这个小句为例,“我”“爱”“我”“家”这四个词是同时在现场的,它们构成句段关系或聚合关系。另一方面,“我”可以由“我们”,“你”、“他”等替代;“爱”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喜欢”、“热爱”等;而“我家”可以被“师大”、“新乡”、“祖国”等代替。这些词与原小句“我爱我家”中的词分别构成了联想关系。
  索绪尔对语言学术语: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等的界定与解析构成了一整套成熟、完整的语言学观,为后来语言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著作开启了语言整体结构研究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范文芳,汪明杰.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外语教学.2002,(3)3-7.
  江怡. 作为哲学家的索绪尔.外语学刊.2014,(1)1-8.
  王铭玉,于鑫.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继承与批判.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3)363-373.
  杨忠.索绪尔语言符号系统观的贡献与局限. 外语学刊,2013,(4)20-26.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首先描写“怀疑”的不同义项(①不相信,②猜测、相信)在分布上接近互补又不完全互补的复杂表现。然后讨论“怀疑”的不同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怀疑”的隐性否定意义使整个句子的意义笼罩在否定的阴影之下:或者不相信事情是正面和积极的,形成义项①;或者猜测和相信事情不是正面和积极的(而是负面和消极的),形成义项②。  【关键词】:“怀疑”;隐性否定;(不完全)互补;意义引申(机制);
期刊
1 Ending in Tragedy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rthur Miller’s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is a tragedy. The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tragic ending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this essay
期刊
【摘要】: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过渡状态,他的存在对语言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中介语分为普通话中介语、外语学习中形成的中介语两类进行探讨,并分析二者区别,最后对中介语存在的意义加以阐述。  【关键词】:中介语;普通话中介语;外语学习;教学重点;第二语言学习  1.概念  中介语,也称为“过渡语”或者“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
期刊
【摘要】:建议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指令类行为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建议语的研究概况并总结了建议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议言语行为;研究内容;研究趋势  一、引言  建议言语行为(Speech Act of Suggestion)是一种说话者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指令类言语行为。虽说话人认为建议言语行为是有利于听话人的,但是它在本质上仍然威胁听话人的消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旅游材料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多,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逐年攀升。本文将从思维模式、历史背景、宗教文化以及语言修辞方面来分析汉英旅游翻译的特点,探索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起译者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因素的重视。然后从中总结旅游翻译中的原则方法,帮助更多的译者更好的进行旅游材料的英译。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倾向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振兴,尤其是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从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内核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景观发展模式,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缺失和城市面貌的盲目美化,并将其运用到城市景观的发展中,为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区域景观;地域风貌;文化综合体  引言  在近些年房地
期刊
【摘要】:魏晋乐府诗在各个时期各有特征,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此阶段文人乐府创作的变化和成绩。  【关键词】:魏晋;乐府;特征  一、曹魏时期的乐府诗  曹魏时期,民歌大量入诗,这是由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汉末建安正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军阀混战,战乱频仍。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士人们不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汉乐府民歌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民间俗曲,它是从多方面来咏歌社
期刊
【摘要】:艺术视知觉课中使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恩海姆这位伟大的美学流派最主要的代人物。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形式结构与它表现的情感因素之间在结构上有一种力的同形同构关系,表现性存在于结构之中。而他的张力”理论可以说是许多关于张力理论的基础。那么我将阿恩海姆的艺术和视知觉这门课内容中的张力这一部分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关键词】:阿恩海姆;物体;张力  艺术视知觉课中使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恩海姆这位伟大
期刊
【摘要】:翁显良先生在古诗英译、小说翻译、戏剧翻译等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思想独具特色,其译作更是独树一帜。通过对翁显良先生翻译思想的简要探讨与分析,可以使译者了解并学习其翻译观与翻译方法,打开视野,博采众长,更好地促进我国古典文化传播,以及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古诗英译;翻译思想;艺术效果;意象  引言  翁显良先生古诗、小说、戏剧等翻译造诣极高,在其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古诗英译等译作别具特色
期刊
一、导论   乔姆斯基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语言研究立足于特定的哲学观。他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是以心智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天赋主义和心智主义使乔姆斯基的理论与众不同,特别是与20世纪上半叶非常流行的行为主义针锋相对。乔姆斯基的哲学倾向于以理性主义为认知基础,也被称为乔姆斯基层次结构。乔姆斯基的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的革命,人称“乔姆斯基革命”。Christopher Wis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