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杨树排子地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来源 :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y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排子地遗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建安镇榆泉村四队南约1000米的农田中,遗址南约50米为由西向东流淌的三道河.遗址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80米,遗址所在的区域高于周围的地表约0.4~0.5米,中部较平坦,边缘呈缓坡状.该遗址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曾对其进行复查②(图一).
其他文献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宋玉彬研究员主编的《西古城——2000~2005年度渤海国中京显德府故址田野考古报告》(以下简称《西古城》),2007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值得关注的
期刊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在两汉之际,唐代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佛教的创宗时期。渤海深受唐文化影响,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的尊号“孝感金轮圣法大王”①即颇具佛教色彩,其在
期刊
“禁城外莲花石塔,微向东欹,石佛高二丈许,在塔之北。”这是清初被流戍宁古塔的文人吴兆骞在《秋笳集》中对渤海石灯的记载。石灯是唐代渤海国(698~926年)时期遗物,至今仍保
期刊
为推进东北三省考古区域合作,加强业务人员交流,扩展专业视野,2013年1月7日至10日,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东北三省田野考古汇报会暨第二届东北青年考古论坛在
期刊
1976年5月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今宝泉岭农管局、绥滨县二九○农场)在水利规划调查中,水利办工作人员王业安等在八团一连耕地风蚀沙地上发现大量古代遗物.随后黑龙
期刊
中国东北区域是中国的边疆地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移民大规模的涌入与通商开埠高潮的出现,中国东北社会经济、文化变迁趋势愈来愈明显,开始呈现出向近代转型的趋势。
期刊
2008年,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于北京市古钱币馆收购一枚“一刀平五千”钱,2009年,被定为三级文物,现介绍一下。这枚“一刀平五千”钱币为青铜铸成,钥匙形,由环形柄和刀身组成。
期刊
1992年在汤原县香兰镇双河村东南1公里,金代屯河猛安故城西墙外发现“勾当公事天字号之印”1方。该印出土之后蒙双河村党支部书记杜兴凯同志及时送交汤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期刊
<正>《元史·太祖纪》记元太祖的"十世祖孛端叉儿,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
不同于中原王朝传统选官方式,契丹宗戚子弟通过候补郎君在宫中担任侍从侍卫,换取入仕资格.辽代具有起家资格之郎君除牌印、御盏、祗候郎君外,《辽史·百官志》“北面著帐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