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叙事的极致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说”≈“小”+“说”,前者关乎what/who,后者涉及how/why,叙事句法至关重要的四要素。张漫青笔下人物奋勇争先甘为“小”,比如“小羊”、“小宋”、“小兰”、“小卡”、“小革”、“罗小壹”乃至“小姐”。要么数字如“俞三”、“张七”等等。人物活动空间或故事背景大多发生于“小城”、“小镇”、“小厂”、“小屋”等场所。如此繁多的“小数点”,颇为花花绿绿,构成讽喻意味十足的喜剧性张力,却又令读者身临其境,如此交相呼应,易于产生认同、引发共鸣。
  “喜剧性”而非“戏剧性”之别,大概前者素淡极简,清汤寡水,瘦相伶仃,罕见波涛汹涌,亦不矫饰夸诞;后者好似金圣叹所谓《史记》“以文运事”。而前者趋于“择小失大”,省却了诸如头重脚轻、尾大不掉等语象拥堵、语义冗赘的叙事弊病。绵延繁复之类悬挂于“南方的写作”这一先锋实验话语系统上的魅惑瑰玮长句再也绵亘不下去了,即便葳蕤植被、幽邃河海、秀媚湖沼、通衢桥梁亦难得一见,遑论摩登大楼、奢靡景观、绮丽灯火乃至堂皇超市了。从张漫青简约犀利、含蓄婉讽的文字里,你难以寻绎出一点厦门城市的斑驳影像,甚或折射出来的风韵底色与袅柔烟火。一种依托于“小”而建构的契合微交互时代的发自卑微者的妙晕细褶,于张漫青小说中,自然衍生并率然勾连串成。
  张漫青大致奉行极简风格的,即寻常白描。据说她养猫又爱猫,骨子里又灵异如猫,难免导致其笔下人物个性孤僻且羞敏如猫。白描臻至留白美学,却也需要雪泥鸿爪,偶尔灵光一闪处,亦留下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绰约遐思,导致你把持不住,触摸不到,更摹画不出,毕竟此种叙事手段,概源于她熟稔运用了交互叙事技巧,而衡量交互叙事是否成功之标准,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一份充满全新体验的意义感。
  2
  《花花绿绿》讲述的不过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以记者身份,采访杀人犯曾明,进而发现他与众不同之处,而其杀人成因既复杂又简单。复杂在于其母给予的伤害,一根绵延不绝的肉中刺;促成其杀人动机的另一源头在于马大伟及其断背畸恋造成的感官刺激,随之反观自身卑微身份而观照出来的卑贱感。而“我”采访并追溯曾明的杀人动机这一过程,清晰而又模糊,缘故在于隐含叙述者并不下判断,反而将善恶等判断权交付于读者。从叙事伦理上,小说将价值判断从司法领域转移到成长教育与精神分析领域,可谓虚构与想象的不断越界。
  这是一个开放性文本。调查或访谈为写作本身,写作又充溢并等价于虚构性。写实或征实能否揭橥一个谜案真相,对此张漫青保持了冷静自洽的怀疑,她要探测的只是可能性、偶然性,抑或那些播撒不確定意味的细节。一条狗也能促成一桩大案,同样我们的生活世界素来建立在各种镜像错认中。主人公曾明的卑微形象,自始至终抵达了日常卑贱物的讽喻诗学,缘故在于他本身出身卑贱,而父位缺失,即意味着他从想象界到象征界历程的尚未完成而直接进入残酷混杂的现实界。正是在这一卡位中,他遭遇了角色迷失和阉割焦虑的多重魔障。自戕与杀人,亦不过人格缺失所致的题中应有之意或预料之中的反社会行径。
  “花花绿绿”而非知白守黑、错彩镂金,张漫青小说的调色盘,糅合了流溢极简而讽喻声响的杂语世界。杂语世界一方面见诸人物设置,一方面撑起叙事结构。此时,“花花”俨然成了花花世界的文外观察者,而“绿绿”则肖似红肥绿瘦的主人公。包括《花花绿绿》在内的张漫青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者不是主人公,但它介入了主人公的世界,与之产生关系并发酵,进而融合为某种脱离预设轨道并打破阅读期待的离奇情节。
  实质上杂语世界也是一种身份塑形,犹如元杂剧“生旦净末丑”之外的“杂扮”角色,抑或边缘人身份、底层人谱系。张漫青小说的杂语世界罕见高富帅、白富美,难睹土豪贤达,多的是杂色人等。如此世界,杂花生树,群英乱飞,才能生成杂语结构,由此我们才可以探讨交互性。毕竟“杂拌”是本然交互的,一张表征语言杂交质性的互文之网。
  小说《花花绿绿》中的隐含叙述者与文内指示语能非常默契地引领读者视线,随便从一个接口介入,即小说故事线展开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读者对叙事系统的输入而发生变化,从而让读者产生参与到故事中的感觉。比如马大伟后来竟然住到曾明住过的房子里,本然为换位交互的。他之吊死倒也续写了曾明未曾做过的事相,既体现了交感巫术的模仿律原则,更是对小说情节线的一次拟仿改写。
  于读者而言,《花花绿绿》更有视角选择权。你可以选择曾明的角度,也可以选择孙琳角度抑或马大伟及其妻子李老师、其情人L的角度,而记者“我”的视角所建构并编缀出来的情节线,仅是交互设计系统早已架构好的一种可能性选择。骨子里看,张漫青的小说既呼应了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叙事冒险,更引领了本世纪汉语小说写作于符码层面的人机交互潮流。“花花绿绿”这一标题俨然暗示了二者间的一次媒介融合,从此你无法对“花花世界”作出单一判断,更难以确定这世界一片“绿色生态”。处处皆中心,处处皆边缘,大概缩微了张漫青的思维模型及其观察世界的视域。
  3
  张漫青一直探测并践行着交互写作的诸种可能。文本如何实现交互叙事抑或媒介融合时代的交互叙事技巧何以成为张漫青的拿手绝活,堪为迷思。之前在赛博风格的中篇小说《白衣灰灰》中,张漫青就挪用了QQ聊天对话框。陈灰灰和柳白衣二人,犹如人工智能一般,一方面通过网络互动聊天,一方面又于现实生活分岔殊途。她们隔着一道看得见的透明屏幕,却生活于彼此看不见的异域中。交互与分岔,这个故事结构极其精巧。
  二者的聊天话语不仅仅在虚拟对象身上与他者的话语相遇,而且任何话语都以在线回答或生活互动为目标。此在话语作为对方的在场对话而产生于对话中,从此话语过上了双重生活。这种内蕴孕育的对话性与外延拓展的对话性,让张漫青的小说世界从自闭孤僻境遇中脱离出来而成了交响共鸣世界的缩微版,实质这也是借喻修辞。在张漫青交互叙事话语的探秘行动中,隐喻并不存在,即人并不承担垂直向度的代际冲突,而更多在同性同龄这一横向坐标轴上,完成爱恨情仇主题的诸种碎碎念。   交互叙事之一表现于互文本写作上,即杂语文本共存于一个整体平台中。《花花绿绿》中无引号话语部分来自曾明的转述文本,而曾明死去之后腾出来的空房间,又成了一个次生文本,在这里马大伟完成了自杀,意味着一个人的空间成了另一个人的坟墓。交互空间,实质于此前小說《目光下垂》中即存在着。那些来往出租屋的人,进进出出于俞三死亡现场,犹如打破了“第四堵墙”的沉浸式剧场。空间的开放性,既指谓了它并无安全感,更对敏感孤僻的主人公造成了侵犯而塑造出了一种病态“猫性人格”。
  嵌入故事也属于交互叙事之一种。《花花绿绿》中曾明妈妈孙琳的创伤经历即是被如此突兀植入的。叙述者在完成对人物前世今生的出身介绍之际,又间接实现了对人格面具这一“超我”形式的前文本阐释,相当于注释或引文。前文本之于捏塑主人公的性格机制,充任着不可忽视的缝合作用。个人历史从被记忆话语打捞起的相关细节中,蔓延出来。
  叙事话语中的加括号现象,一方面完成了叙述者的自我嘲解,另一方面则制造了戏谑性对话。这种叙事者意识的自我分裂现象,本身也是交互性的。它创造了叙事文本的元叙述声音,又给予读者某种移情投射式的心灵呼应。双重共鸣的回音可能戛然而止,也可能绵延不绝,问题在于是否找到对接点。对接上之后,加括号的话语也成了小型文本。
  张漫青的小说透露出常规叙事的死亡,看上去像后现代的暴露虚构,抑或元小说技巧,实质它更表征了一种如交互式戏剧或游戏的生产机制。现代小说越发注重读者意识,更多注重消费者,并以读者至上原则、视觉设计与传达的可视化程度及其沉浸感方面来引导故事保持在场感。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缓动。创造和加强读者体验的无缝衔接式的自然主义语式,伴随读者期待的人物采取行动时,则创造出一种或快或慢、若即若离的连续性。2、由此而来的偏移或延迟。3、变形策略。你从张漫青小说中,难以打量出女性叙述体的诸种隐秘,反而披着男性主体的外衣。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性别置换,导致张漫青小说话语甫一绽开即具有分裂感,这源于发明叙述者的变形原理。男性视角并非创造一种男性神话,毋宁说是观察男性的双重观察。这绝然是一种交互设计思维。
  多重对话,用以布置扑朔迷离的剧场氛围,既嵌入直接引语,又顺承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推进情节或打断情节的线性链条,并引发受众注意;间接引语既暴露了叙述者的声音痕迹,进而参与叙事情节、织造叙事迷宫。《花花绿绿》中的间接引语或为访谈,或为现场采访,实质它们都来自异质话语,抑或杂语,甚至警方审讯资料,一并缀合成各种声音织体的复调。这种文体实质也昭示了智媒时代的媒介融合趋向,在这种趋向中,新闻之类叙事如何产生沉浸感,无非充分运用各种感知器和人机交互设备。小说概莫能外。
  之前张漫青中篇小说《白衣灰灰》实质是由“WAN-one”完成线索聚拢的。它既是一个中介符号,又是一个转码器,同时也是故事机器,相当于从虚拟现实到临界感的一个接口。《花花绿绿》结尾则止于“我”所“讲述”给曾明的故事,看似缝补,实质是挖口,更像是蛇尾摇曳地拐向身躯与头部,完成自啮行为的弧线缠绕住了曾明,随之造成震惊效果,使其对自身过失进行人性深层向度的决绝反思,却也留下了更多空白点。由此可见交互叙事文本的结尾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叙述者所指引的仅是其中一种,更多的可能性路径需要人物与读者共谋共同参与。当然,两条或多条线索的交会,既体现了融合媒介的话语杂糅与声音织体,又隐含着“我?圮你”的叙事交往伦理。
  “讲故事”这一与人类起源并驾齐驱的古老的叙事艺术,本身暗含着感官、身心、物我的多向互动性,又与我们在母腹子宫中的沉浸式体验一样。当下小说发展至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时代,其不死之精魂在于表征形式上的媒介革命。深谙“讲故事”之道的张漫青,于《花花绿绿》中尤专注于激发并生成读者的沉浸式体验,包括感官体验与认知体验等。于感官体验而言,如何调弄感觉饱和,并源源不断产生催眠作用,进而令读者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沉溺其中而忘乎所以,则要看其山重水复编码之术了;认知体验,吻合叙事伦理,或表现为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或叙述者以“讲故事”方式而令主人公成为“戏中戏”的人。如此酬唱赠答,彼此往来,煞是过瘾。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紫薇花开  那么多花,燃烧在隐秘部位  水,柔软之物,如石油,如无法逃避的催化剂  你躲开了这个夏天,却躲不开它的芬芳  在深山古寺,远方的火点燃了你的眉毛  痛苦于所有比拟,痛苦于《诗经》意象  一起泅渡,其实是干果饱腹  一起采蜜,其实是一场游戏  一句装饰的话,却于葳蕤的季节误入歧途  夏天是一场宿命,在花瓣的陷阱里  迷宫样的巷道,漫长的香气  使你隐居的血液暴晒于阳光下  你制造的死亡,
期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题记  洪武二十年,明朝朝廷派汤和在沿海建立了59座卫所城,抵御东海倭寇。龙湾宁村所,是其中之一。所城原南门外数十亩的练兵场上,常常练着一套拳——“洪拳”,那是看家护院的真把式。十几公里外的永昌堡,英桥王氏在“洪拳”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王家拳”。倭寇进犯数次,英桥王氏守护家堡,永昌不倒,传为佳话。  丁酉鸡年,朽月某日黄昏,二爷站在他的小柜台里
期刊
是在张岱的《西湖梦寻》中读到这首诗的。它附在《六贤祠》一篇的后面,起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直到不知第几次重读张岱,视线突然被吸引,始觉张明弼这位明末文人真是西湖的知音,杭州的知音,山水烟霞的知音。  六贤祠  张明弼  山川亦自有声气,西湖不易与人热。  五日京兆王弇州,冷面臬司号寒铁。  原与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复留风月。  犹议当时李邺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苏白乐天,真与烟霞相接纳。  风
期刊
驶过坡道,是大片的开阔地。李挪迈下车,掀起一阵轻微的黄尘。她迷了眼,举目望过去,天是蓝的,什么都没有。房屋灰蒙蒙地朝前压,仿佛大路之上的另一条大路,盖过了她和身后的车辆,她感觉自己必须随之奔跑。  接车司机说,这边气候很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虽然天干有风,倒也没有沙尘暴的困扰。  “有风?那有大坝吗?”她刮着指甲边缘的倒刺,眼睛往外瞟着,脸上显出走神带来的不耐烦。  一圈都是果树和干枯的河滩,
期刊
陈鹏与我共同在鲁院学习四个月,之前我与他并不相识。四个月里也是后来剩下半个月时候开始说话。原因是我比他大一轮,他既是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足球踢得保持专业水准。身材自然挺拔,气质自然不凡,属于年轻有为又风华正茂一代楷模。所以退避三舍,恪守代际鸿沟不可逾越规矩,与我同代几位老兄喝酒睡觉,无所事事,醒来听说陈鹏组织起来“花儿”小组,郑重其事研讨文学,热烈争论至深夜,不在酒肆更不上茶楼
期刊
按理说,西湖就在钱塘江北岸,几脚油门过江,再小绕一下就可到达。毕竟离我住所才15公里。当然也可以换乘地铁,约莫40分钟。忙啊忙啊忙啊……时间总是不够用。可惜一年之中,去西湖边走走的愿望落空居多,偶尔在湖边有会议什么的,也是浮光掠影。但西湖在我的梦中永恒。我曾在西湖边的一幢楼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站在窗口的眺望足以让我满足。有时候,恍惚会看到湖面上的船与人,如幻灯片一样。  面对西湖,我始终有一种
期刊
甲  我们坐在首届大益国际(法国)写作营的巨松下喝酒。老何抱定他的“傲慢与偏见”数落我对海明威的感情完全是小资产阶级式的,他深信,只有福克纳才配得上“伟大”,至于老海,“我同意某些人的观点:贴胸毛的自恋狂。也就二流吧。”  我怒不可遏,恨不能将他脚上那双凯旋门下购买的驼色磨砂休闲鞋脱下来摔他微红的鼻尖上——我猜老何有点酒精过敏,年仅五十多就有了“酒糟”的兆头。可他要不喝酒还叫老何?他要不喝酒,哪来
期刊
时间:2017年12月9日14∶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  杨庆祥:今天的联合文学课堂非常有幸请到了著名的小说家、学者徐兆寿先生,来研读他的最新作品《鸠摩罗什》。徐老师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传媒学院的院长,很厉害的跨界型人才,同时一直非常着力于当代写作。徐先生上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荒原问道》影响很大,这一部《鸠摩罗什》笔触延伸到了历史深处。我们首先请徐老师做开场的发言。  徐
期刊
张环早上起来上厕所,发现马桶垫圈是热的。当然这不是明显的感觉。他刚刚从床上坐起,按掉闹钟,感到小腹翻江倒海的屎意,径直就跑到了厕所,掀开马桶盖坐下。比较神奇的是,马桶盖和垫圈这次很人性化地自动分离了,所以也省却了他平时把垫圈抠下来的麻烦。然后他坐下去,随后就是一阵酣畅淋漓。后面这种感觉占了主导,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太注意屁股下面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神经。只是过了一会,他又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起初张环怀疑自己
期刊
作家出版社在2017年11月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首批推出李建军、洪治纲等十位批评家的评论集,出版社希望通过这些关注文学现场的评论家敢于讲真话的评论,能够营造“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健康批评生态,破除当代文学批评近年颇流行一味赞歌的“同质化”倾向,意在重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精神和批评维度,愿望良好。其实也是针对当下文学批评亟需解决和构建的一个维度来设想和举措的,出版社的举措既有勇气又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