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籼稻主要产量因子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安徽省2000-2005年的中籼稻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的42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作了相关分析及主成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有效穗呈负相关。所以在中籼品种(组合)的高产育种中,应以选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即要选育穗大粒多型品种。不必过于追求有效穗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产量与全生育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即生育期短的品种(组合)也
其他文献
3公里和5公里跑是部队基础体能训练科目之一,也是各级体能考核的必考科目。如何才能做到既重视长跑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训练中的意外发生,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
研究了浙江地区中华稻蝗生态习性、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对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华稻蝗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为害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