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沿革讨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前人有关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材选文的沿革,希望能为最新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提供建议,主要是关于其编写与使用。文章针对1978年、1982年、1993年和2003年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的沿革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沿革;统计分析
  中国分类号:G633.3
  在学校教育阶段,语文一直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为它承载的是我国的母语教育。能否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将应该传授的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关注语文教材的选文设计,不同体裁、主题的课文构成了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因而其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本文是从历时的角度来对语文教材选文的沿革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科学的建议。
  一、教材选文单元设计的沿革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单元设计:组织编排按文体组织或是按主题、思想和内容的共性进行。新时期的五套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就选文的单元设计而言各有特点。
  1、1978 版教材选文单元设计
  1978 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单元设置比较小,全套教材现代文共设置 69 个单元,总篇目为 137 篇,平均每个单元的选文篇目在 1—3 篇。
  表一:1978 版语文教材现代文数量在各单元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我们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1978 版教材选文单元设置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比较琐碎的单元编排,很差的整合性安排;每个单元的平均选文太少,不成系统的单元训练;零碎的知识缺乏整体性,不利于某一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若是能整合两个相同训练内容,将能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该版本教材的选文可做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种类型的整体上划分。就现代文的单元设计而言,主要有两种形式:编在一起的选文或是体裁相同和相近或是思想内容相近的文体。而文言文的单元设计,在编排上是不分单元和文体的,一般放在选文的最后,编排按照由浅及深的顺序。
  2、1982 版教材选文单元设计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语文教材建设意义重大,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比较1978 年版教材选文的单元编排而言,具有更为合理的单元设置,在单元设计方面多是采用集中文体,单元选文的数量都有增加,也对具有重合性的单元进行了整合。
  表二:1982 版语文教材现代文数量在各单元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册数
  由表中数据可见该版本的现代文在数量上有所减少,无论是单元的数量还是选文的数量。就教材的整体结构而言,整合了单元内容。
  3、1993 版教材选文单元设计
  1993 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为:扎实、活泼、有序。对训练的阶段性和形式多样化较为重视,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材强调联系实际生活,还划分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为3 阶段。下表可以看出教材在选文单元设计方面的变化。
  表三:1987 版语文教材选文数量在各单元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教材在组织方式上,出现了混编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情况。而对于选文单元的设计依据“综合—分解——综合”体系来进行[1]。实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变化,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4、2003 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单元设计
  2003 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一共有36 个单元。就选文组织而言,先是依据文体和题材,七年级组织单元主要采取的是文白混编方式。这混编的是体裁和题材的形式,既有助于减轻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集中学习的压力,又能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教材选文特色的沿革
  1、1978 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特色
  该版本属于综合型语文教材。选文依旧是核心,另外还将多种语文知识容纳于一体,一共三部分内容构成了这套教材。一是选文;二是思考与练习;三是语文知识短文。教材是依据当年的《大纲》要求来设计的,主要是关于三个标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2]。在选文上遵照的是“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3]的指示。其在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对时代特征的反映。
  2、1982 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特色
  教材的选文总数有所增加,且主要有讲读和阅读两类,而记叙文处于其中的主导地位。选文中的议论文占了很小的比重;数量较多的是说明文;增加了文言文的数量。
  3、1993 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特色
  该版本选文要求更加多样化,且紧密联系着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选文的编排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以生活为主题;以文体知识学习为主;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
  4、2003 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特色
  该版本的选文更加注重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组织单元依旧按照文体进行但还结合了学法指导;教材的主线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交流与表达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完善的语文素养;科学的教材选文设计,较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三、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文明也在演变,因而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新着编写的理念。语
  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其工具性,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才是更关键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的关键期,因而语文教材要具有时代性、新颖独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继而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挖掘和唤醒,以开拓其智慧与灵感。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材的选文及单元组合设计评述[J].语文建设,2008(03)
  [2]傅丽霞.初中语文教材应多选古诗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2(21)
  [3]张青民.对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作者构成的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11)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兔半侧颜面部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的实验动物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异体皮瓣移植术后,其愈合过程中微血管构筑的动态变化,以初步探讨其血管化的进程。[方法] 1.解剖研
【摘要】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下,在全球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如何充分认识中学古诗文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消除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恐惧心理,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如何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致,培养学生的"文化感觉",是当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感觉;传承文明  中国分类号:I253.4  历史留给中国太多
摘要: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被引用到语文教学之中,对话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师生对话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出发,试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寻找语文教学中促进师生合理、高效对话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对话教学;师生对话  中国分类号:G45  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当代乃至未来的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
内容摘要:挫折教育实际上就是抗挫折教育,是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挫折本身,不是让孩子去感受痛苦,而是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客观上,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
摘要: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学习数学对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良好道德和意志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课堂教育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而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自始自终影响着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所以对中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本文就“怎么培养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一下笔者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字:中小学生;数学教育
目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ealis,E.faecalis)在再感染根管、难治性根尖周炎根管中检出率高,是公认的致病菌。目前常用的根管消毒药物对于抑制根管内粪肠球菌生长的有效
我矿近年来所采取的防灭火主要措施是:黄泥灌浆、均压灭火等方法。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和工作面的长度则必须相应地加大,以适应生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
目的:正畸机械矫治力促使牙齿移动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诱发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牙根吸收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甚至影响到正畸矫治的整体
由钢铁厂的炼铁、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灰,目前几乎未被利用而废弃。然而,在高炉煤气灰中,却含有很多称之为“结集石墨”(初生石墨)或无定形碳。这里,研究的目的在于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