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玉米高产的栽培因素浅谈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进玉米栽培技术使之适应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每个农业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针对玉米栽培中的技术缺陷及相应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栽培;创新;改进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11
  1 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环境因素
  1.1 土壤条件
  玉米是一种须根系植物,因此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就是土壤。玉米种植户必须对土壤进行保护,才可以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第一,大量的玉米种植户也了解土壤对玉米种植的关键影响,对土壤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是他们没有理解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偏施氮肥造成对土壤的破坏;同时,错误的施肥方式也会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导致玉米产量的降低[1]。第二,有些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没有购置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耕种时只进行了表层翻土,没有进行深层翻土,导致玉米生长的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2 气候条件
  只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才可以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一般25~30 ℃是玉米生长的最佳气温。虽然玉米喜温,但却不能经受长时间的日照,若玉米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过长,则开花期就会延后,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
  2 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技术缺陷
  2.1 玉米品种对环境条件适应差
  玉米的表现性状是由玉米的基因结构决定的,所以,玉米的产量高低和质量是由玉米的基因决定的。但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要有充足的光照,还需适宜水分和养分。优良的基因与适宜的环节相结合,那么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会提升。但现阶段,大量的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导致我国的玉米生产无法抵御病虫害的侵扰,导致玉米的产量一直无法大幅度提升。因此,选育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提高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2.2 未对土壤进行深翻耕
  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由于植株较其他粮食农作物相比较为高大,因此玉米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也更多,如遇干旱情况,玉米的根部需要扎入地下更深层汲取满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因此只有对土壤进行深层翻耕才有利于玉米根系深入地下汲取养分和水分。若土壤板结情况非常严重,又没有对土壤进行深耕,玉米的根部就无法深入到土壤内部,也就无法汲取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因为玉米的根没有深扎入土壤,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等不良天气或自然灾害,就容易倒伏,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2.3 不恰当的种植方式
  玉米栽培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采用“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栽培方式。一般情况下,农民对玉米种植密度的把握都是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无法准确把握玉米植株之间的科学距离,不能为玉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2]。农户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最容易出现种植过密的现象。由于玉米植株较为高大,如果密度过大,在生长发育期间浓密的枝叶使生长空间狭小,导致通风透气不良,造成植株生长瘦弱,抗逆性差;如果植株密度过小,则浪费土地资源,达不到单位面积的有效的穗数,从而影响产量。因此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3 完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3.1 选择优良的品种
  玉米高产种植第一步就是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杂交玉米种子。选种时做到:一是根据种植的地区、种植季节选择;二是根据产量要求选择;三是根据种植密度选择;四是根据气候条件选择;五是根据土壤肥力选择,总之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肥力状况、种植水平等,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优产、高产的良种。优质的玉米品种不但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减小种植密度的制約,保障玉米的高产和优质。
  3.2 精心耕播
  首先,要想获得高产,除了要选取有效的玉米品种外,还必须对种植技术加以改进,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结出优质的果实。而对土壤进行深层翻耕,可保证玉米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及养分。据相关资料显示,通常状况下,种植玉米前要对土壤进行深层翻耕,深度至少为20 cm,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玉米深入到土壤内部,使玉米汲取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其次,选择合适的天气进
  行种植。合适的天气状况有利于玉米种子的顺利发芽,并可提高玉米的存活率。具体的种植时间要按照当地的实际状况来定。例如:丘陵地区日间的气温比较低,过早播种会降低玉米的发芽率及存活率,所以必须等到气温符合标准时才可播种。
  3.3 防治病虫害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幼苗健康成长,不受病虫害的干扰。相关数据显示,高温潮湿天气极易发生病虫害,温暖湿润的环境会出现病虫害;同时,玉米的成苗阶段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必须从幼苗时期就开始防治病虫害,成苗的初期,必须时刻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监视是否出现病虫害[3]。在雨量充沛的季节,必须做好田间排水工作,积水太多会制约玉米的健康生长。在防治病虫害时,必须防患于未然,这样不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而且避免的人力。财力的浪费。若是发生病虫害,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生物防治办法,利用自然及生物链的修复力量,及时控制病虫害[4]。如果发生大面积病虫害,就必须使用化学防治,但是在使用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害虫出现耐药性。
  4 结语
  随着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的栽培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种植玉米时,主要有以下的问题:品种较差、土壤翻耕不足及无法精准控制种植密度。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完善玉米的栽培技术,选择优秀的基因、选取优秀的品种,对土壤进行深层翻耕,完成种植后,要重视防治病虫害,保证玉米健康成长及发育。只有完成这些步骤,才可以确保玉米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阿孜古·木拉提.试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78-79.
  [2]夏余良.浅析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6(6):27-28.
  [3]王建平.浅析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J].农技服务,2015(12):92.
  [4]任兆豫,郭翔翔.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48.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热量、水分、光照等方面分析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的种植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广西百色乐业县的热量和水分均能满足油茶树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求,并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光照条件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种植发展造成不利。此外,影响广西百色乐业县油茶树种植的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和洪涝,这2个气象灾害不利因素,会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基于此,针对广西百色乐业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利于广西
期刊
摘 要 受实际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油菜的基础产量有一定的差异,为更好地提升油菜种植的基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好油菜高产栽培基础研究势在必行,并成为解决部分地区油菜产量低下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分析提高油菜产量的栽培技术,并总结出提高油菜产量的基本方法及做好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的重点要素与提升油菜产量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油菜;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花芽分化是果树生产的重要时期之一,花芽分化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蜜柚果树的产量。了解花芽分化的过程,对果树适时采取促花措施、提高花芽质量、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提早幼树结果,是目前不同海拔“琯溪蜜柚”果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了解果树花芽分化阶段及形态特征,区分果树花芽分化与梢之间的关系,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果树内在因素对花芽分化的调控机理,以期为更好地研究果树花芽分化机理
期刊
摘 要 水稻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是制约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肇庆市高要区通过引进并推广水稻“三控”施肥及低碳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三控”施肥及低碳栽培技术入手,结合高要区推广应用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低碳栽培技术;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
期刊
摘 要 玉米属于我国的重点农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许多地区均有种植。通过调查发现,玉米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影响相对较大。根据平阴县的实际情况,探析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并提出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玉米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玉米;高效种植;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13;S43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
期刊
摘 要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大多数人的主食,在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化肥促进水稻的生长,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在分析了水稻种植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措施后,对其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水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07  在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
期刊
摘 要 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其对于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作为绿色有机蔬菜的源泉,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主要分析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我国为了减少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结合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为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08  1 水稻病虫害
期刊
摘 要 水稻作为高产作物类型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病虫害问题是当前水稻生产遇到的主要难题。当前,我国不断加大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投入,以期借助统防统治达到降低病虫害的目的,减轻农民负担,提升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措施;防治成效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
期刊
摘 要 马铃薯是世界各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但马铃薯的病虫害十分频繁,且具有发生范围广,危害性较大的特点,严重影响到作物产量及效益。尤其在年降雨量较多,土地湿润的地区,病虫害现象更为严重。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繁衍性强,因此针对不同病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极为关键,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马铃薯感染病虫害的概率,提高作物生产率与生产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病虫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