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对手一朵绚丽的花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进外企的机会,回到家乡,在父亲的帮助下开了家海鲜店。依靠父亲的人脉,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不久后,我决定扩大店面,然而,父亲却冷静地说:“先不着急,就咱一家店,也没形成规模,客源不可能太多。”我被雄心壮志冲昏了头,哪里还听得进父亲的建议。一个月后,店面扩大了一倍,生意却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我开始感到有些压力。
  一天,一个初中同学来找我,说自己想创业,让我给点建议。没等我怎么开口,父亲就凑过来了,热情地说:“你也来这儿开家海鲜店吧。”我朝父亲使眼色,示意他走开,但他却越说越有劲,待他一席话说完,同学已经是两眼放光,一个劲地和父亲握手说感谢。
  同学走后,我埋怨父亲说:“你怎么能叫他也来开海鲜店?”父亲笑了笑,我诧异地望着父亲,不过也不再争辩什么,因为我知道,父亲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两个月后,我所在的龙湾街开了6家海鲜店。紧接着,父亲联手几家海鲜店搞了一次大型的“吃海鲜,送小车”活动,“海鲜城”自此声名鹊起,我这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他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父亲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跑运输。同城的几个车队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但父亲却经常把自己揽到的业务介绍给其他车队。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骂父亲吃里扒外。直到有一次,父亲所在的车队承包了一单去俄罗斯的业务,没想到车队在半路上遭遇了雪灾,陷入了困境,幸好遇到了也跑这条线的其中一个车队,经过两天一夜的抢修,总算转危为安了。大家这才理解了父亲先前的那些“愚蠢”举动。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让大家都来开海鲜店,表面上像是吃了亏,但只要大家有序竞争,反而能形成一个品牌,产生一种效应,用一个拳头说话,客源当然不足为虑。”
  半年后,我的店面再次壮大了一倍,我成了当地有名的“海鲜大王”。一年后,我的海鲜分店遍布了这座城市。在我的心中,牢牢记着父亲送我的那句话:给对手一朵绚丽的花。是的,这句话,值得我一辈子去铭记!
  (心语摘自《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0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有件事情困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那就是我在性格上,永远有点犹疑与退缩,尤其体现在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总是难以开口,哪怕别人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到我,也让我惴惴不安。在市面上流行的大量成功学著作里,这是典型的没有团队精神、不会与人分担任务的体现,这个小事情,曾经让我产生过挫败感。  直到有一天,读了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一则故事。有一天,美国总统华盛顿对秘书说:“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
期刊
人与人之间往往有着各种距离,这种距离,既有客观的东西,比如身高、长相、出生环境,等等,也有主观的东西,比如性情、所受教育、地位、得到的金钱、赢得的名声,等等。我们可以无限缩短某种距离,却永远无法完全消弥这样的距离。所谓成功人士,不过将自己跟别人的距离变成别人跟自己的距离而已。同样,人与自己也有距离。这里所谓的自己,指的是理想的自己,换句话说就是,人能做的事与想做的事是有距离的。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
期刊
小时候看电影《林则徐》,对其中一个条幅上的“制怒”二字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不太懂,林则徐担着那么大的责任,要做要想的事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把“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铭?随着阅历的增加,渐渐明白,“制怒”是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实际上是一种心性的修养,古人讲“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涵养什么?涵养大胸襟、大气度,造就高尚完善的人格。  一个人的气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思想、性格和识见。有人宽厚豁达,有人
期刊
4月22日—23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道农研究院和《绿公司》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年会的主题是“绿色进化:政府与企业”。4月22日,一场名为“思想的盛宴:绿色价值观”的思想分享会举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主题演讲时表示:  开了一天的会,早上七点钟就开始开会,早上开会,下午开会,晚上开会,讨论的全是绿色。既然我是最后一
期刊
有作家说:人性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那么无论小到一个科室,大到行政区域,人员调整的时候,你一定可以看到这本书的高潮章节:好多人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好多人心跳加速,心神不宁,好多人上蹿下跳,出尽百宝,有着类似少男少女初恋的症状,但绝没有初恋的纯情简单。  世人心里都有着一张排行榜,像福布斯或者胡润一样,围着“名”、“利”这对简单固化的指标,来看你有没能耐,成功与否,甚至幸不幸福。  幸好,还有另一张排行
期刊
曾有人问我:"陈老师,为什么我无法激发出自己的潜力?"  我告诉他:"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你没有跟成功者在一起。"  如果你与成功者在一起学习,他们都非常热情,非常有动力,你跟他们在一起,不行动都不行。一个人要成功,有几个要求:  第一,你必须帮成功者工作;  第二,当开始成功的时候,你一定要跟更成功的人合作;  第三,当越来越成功时,你要找成功者来帮你工作。  只要你能依照这三个方法,按部就班地去
期刊
西北有狼。六七十年代,黄土高坡上的村子,一入夜就黑灯瞎火。狼潜入村子叼走张家的羊、李家的猪。甘肃天水潘集寨就是这样一个村子。虽然狼叼孩子的故事只停留在老人的嘴里,但狼确实经常叼走猪羊。有个少年家里也养了猪,他天天捡菜、拌玉米,倒在猪槽里给猪喂食。他觉得比较烦,猪天天都是他的负担。一天夜里,猪凄厉的嚎叫惊醒了少年和他的父亲。父亲提着煤油灯,抓着铁棒,呼喝着赶到猪圈。听到喊声的狼,跑了。跟在父亲后面赶
期刊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  我在里德学院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学六个月,我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但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
期刊
我是考五分的差生  成名后的郎咸平多次谈到,自己不是一个精英,从小就不是。当一个成年人身份特别是有所建树的学者的身份提起少年求学往事的时候,郎咸平的语气是轻快的,甚至略带戏谑。你丝毫不会感到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作为一名差等生的无助心境。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差,而且似乎什么都不如人家,心中充满了自卑感,对未来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郎咸平回忆的语调里,有一丝惆怅。  郎咸平迄今还记得爸爸在他小
期刊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去学习,她一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即便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是华氏125度。那儿没有人与她聊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塞尔玛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而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但这两行信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  塞尔玛一再地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