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出现的大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微信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交软件。微信的出现给大众带来了诸多新的交流体验,提高了人们沟通的效率,但在微信盛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微信的传播机制,探讨微信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关键词:微信;传播机制;治理问题
  
  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也迎来了又一个高潮。微信这一通讯和社交软件的出现,顺应了即时互联网络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青睐。它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更便捷,更畅通,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的问题。
  一、微信软件概述
  微信是在智能手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软件,2011年1月份,由腾讯出品和发行的。它可以通过网络满足人们快速交流的意愿,可以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并支持多人进行群聊。微信从产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免费”、“便捷”、“语音短信”等等,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人们的急速追捧。这是目前为止市场上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和互联网服务。
  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与腾讯微信很类似的移动通讯软件,统称为微信类移动通讯软件。这类软件能够跨平台为用户提供图片、语音、视频等十分多样化的服务,国内外都相继出现很多类似的通讯软件,国外的如TalkBox、Kik、LINE等,国内主要是微信、米聊、“飞聊”等等,用户规模的比较大[1]。微信类的移动通讯软件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的终端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多元化的社交服务,深得人心。
  微信是国内第一款世界级的应用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用户规模刷新了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各项记录。微信巨大的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数量十分巨大的潜在用户,网民是微信用户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网民的数量正在逐年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左右我国网民的数量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翻倍,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微信用户的潜在市场规模也十分巨大[2]。另外,微信具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还来源于用户质量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用户上网很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在线时间也越来越长,增强了用户的潜在消费能力,为微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微信的传播机制
  (一)微信传播机制
  微信是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有三种主要传播方式,一种是好友之间进行传播,用户通过微信添加好友,成为好友的用户可以进行双向传播,好友主要来源是QQ的好友或者手机通讯录,与短信聊天的方式类似;另一种是在朋友圈的传播方式,微信可以安装朋友圈的插件,在朋友圈接受到好友发出的状态,或者自己在朋友圈发送照片或者文字;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信息接收,首先要安装先关的插件,接受来自腾讯网站或微博的新闻或者信息,或者接受微信公众帐号推送的消息[3]。
  (二)微信传播特点
  微信具有准实名性的特点。微信的好友来源主要是手机通讯录,大多数时间都是与通讯好友进行沟通,微信的帐号还要求号码绑定,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QQ号码都对个人信息有所体现,微信交流中对交友也鼓励实名。
  微信信息内容有个人私密性特点。微信主要用于熟人之间的联系,所发的聊天信息或者朋友圈状态只有好友才能看到,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了保护。微信与微博不同,可以与好友进行私密性的交流和沟通。
  三、治理问题探究
  微信通讯软件的产生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存现的一些负面的影响,信息技术足够强大,就会出现恶意使用的现象。
  (一)微信被大量滥用的问题
  微信被大量滥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几个方面,一是陌生交友方面,微信具有摇一摇、附近的人等陌生交友的功能,网路用户的交友渠道增加了,但也会被恶意的使用,出现诈骗、淫秽等不良社会现象。二是信息过载,微信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实时推送,但也可能被滥用,产生垃圾信息,不但降低客户的体验,还会给客户带来困扰。三是微信圈的商品推销,现在用户的微信群都存在大量代购现象,每天推送大量的商品信息,给用户造成困扰,并不时伴有诈骗现象的产生。最后是隐私保护方面,由于微信具有实名性的特点,涉及许多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如果管理不恰当,隐私就有可能被泄漏,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
  (二)问题治理措施
  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所有的新技术都存在被恶意使用的可能性,微信自然也面临这一问题,所以要加强行业的自律,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我国互联网的管理中,自律机制已经相对完善,且成本低,效率好。微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滥用现象的产生。对于不良内容的信息,服务商可以对内容进行过滤和分级处理,通过产品机制对信息过载产生垃圾信息现象进行控制,并对微信开店现象进行适当的规范和管理,服务商已经建立用户隐私保护机制,也形成了对违法信息的监管和处理机制,有效的保护用户的隐私还有信息安全[4]。微信被恶意使用产生了违法犯罪的社会现象,服务商也制定了相应的举报监管机制。
  从强制监管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网络立法众多,这些法律和法规可以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监管,也能对微信起到基本的监督管理作用。但是,专门针对微信的相关法律和规定还是没有,微信的聊天记录等这样的电子数据可否成为证据,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有关立法需要做出局部的适应性调整,以规范微信的使用。目前国际上也在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保护互联网市场的和谐稳定。
  四、总结
  微信这一新兴通讯技术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交流方式与环境,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在微信大力发展的同时,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强政府对微信的制度监管,同时行业加强自律,对滥用问题进行监管,充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障微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2]殷洪艳.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郑州大学,2013.
  [3]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21-23.
  [4]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1-72.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合成氨装置五大机组PLC联锁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原因、可行性、方案、组成和功能.改造后,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使PLC系统的功能日益完善、可靠.
阅读完苏力老师的制度进路一文,对法院的裁判文书有了更多的认识。很多学者认为我国法官无法写出像英美法国家法官的判决书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官的法律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理论思维的能力,因此无法撰写出高质量的司法判决。因此,通过培训提高法官理性思维的能力、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能力,以期提高法官们撰写判决书的能力。近几年随着更多具备专业法律素养的年轻人进入法院,相较以前,如今法院也出现了更多优秀的司法文书。这
摘要:《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就提出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言论。在人类发展的社会中,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规章制度是约束和制裁人行为的参照物。近代的刑法代表应属拿破仑法典,也就是《法国刑法典》,它的诞生标志了世界刑法的进步和发展。下面我们将对罪刑法定同刑法机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罪刑法定;刑法机能;关系     早期的人类发展是以家族和部落的形式出现的,随着人类的数量和思想的发
摘 要:危险驾驶罪入刑,一定程度上能够抑降低犯罪可能性。这一规定对于弥补刑法中对醉酒驾驶和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在立法上的空白、预防和惩治危险驾驶犯罪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应看到其在司法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有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关键词:危险驾驶;法律分析;交通肇事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追逐竞驶两种行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理基础  1.检察权的监督性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符合法治要求  在我国权力结构中,检察权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是独立于审判权、行政权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以其特殊的国家强制力,对与社会管理不协调或者影响社会管理实施的行为,用法律监督的方式进行调整,使其不脱离社会管理的法律框架。对于涉及社会管理
自动清洗强化斜齿扭带,其原理是在扭带表面上按一定规律排列不对称斜齿,使被导向的传热流体对扭带的不对称反作用力形成一个旋转力矩,解决了现有的塑料扭带不能用于低流速传
(150080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摘 要:我国的《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虽然对股东代表诉讼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仍然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例如:诉讼费用该如何承担的问题,管辖权不明确的问题,举证责任规定不完备,没有完善的和解制度等等。本文在借鉴国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费用承担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意图通
伴随农业种植技术在近些年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水平的提升,农作物种植管理的有效性也在不断提升。小麦作为山东省主要的农作物,提升小麦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势在必行。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