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旗帜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国庆六十周年大游行,作为中国人为之骄傲、自豪。爱我中华、民族团结舞表演引领的“锦绣中华”的游行方阵,更使我感慨万分,思绪万千,沉浸在半个多世纪56个民族风雨同舟、血脉相通,谱写一曲曲团结奋进的凯歌声中……
  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确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特殊权力和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以及上级国家机关如何帮助和扶持自治地方等若干规定。这在中外法史上,从无类似的文字或墨迹。
  中国的改革开放,吹响了加强地方法制建设的号角。三十年的法制足迹,三十年的风雨兼程。我亲眼见证了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省“一州三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修订的自治条例,经历审议、批准,已经进行了两个大的轮回;省人大常委会为我省自治地方审议批准了44部单行条例,一个仅有几万、几十万人口的自治地方就可以依照自治法的规定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作出变通执行的规定。
  目前,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在我省已得到了诸多方面的体现;我省自治地方的民族法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省自治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正是这些璀璨的文化汇积成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当看到穿戴各种民族服饰的各族人民手捧鲜花、面带笑容、载歌载舞地从天安门前走过时,我仿佛听到了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那2008把马头琴的琴声;我仿佛看到了我省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延边自治州朝鲜族农乐舞那30米长的飘带还在人们的头上不停旋转;我仿佛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就像一面绚丽的旗帜,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大民侨外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