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江苏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器械产业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支撑.国内外医疗器械产业长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江苏作为医疗器械产业大省,呈现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实力持续增强、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等特点,但仍存在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本土头部企业缺乏、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配套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十四五”时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江苏应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医用机器人、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智慧医疗等方向,以及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本土头部企业培育、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建设创新服务平台等建议.
其他文献
产业基础能力是保障和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基础性支撑的综合实力.构筑形成坚实有力的产业基础能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在推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上积极探索、不断实践,逐步构建起由“创新支撑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企业主体能力、产业协同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组成的“五力”模式,持续引领提升全省产业基础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梳理产业基础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江苏“十三五”以来产业基础能力发展的现状与不足,从其“五力”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为我国提升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