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及建设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椒江区规划委员会管理办公室,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差。所以能把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使二者形成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状态,是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的目标。本文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及建设做简要探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
  
  引言
  浙江省環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发布的曾经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在2006~2010年短短四年时间内,我省的自然保护区点数虽然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总体面积却在不断下降;虽然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是上升趋势,但是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却是显著下降的趋势。地方级保护区面积的下降说明有一部分本应是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被征作他用,这也正是我省近年来土地流转主要原因之一。在村镇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村镇发展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做简要探讨。
  1 村镇规划与建设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乡镇民营企业的日渐兴起,农村产业结构正随着社会结构快速的转变着。农村的人口加速向乡镇流动,因此乡镇更加的成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在这样一个发展改革的过渡时期,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损耗、环境污染恶化等各种问题。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曾经在1987年做出了这样一个决策,即以集镇建设为重点,从此,我省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日渐贯彻落实,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违背。这一时期村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村镇规划已经初步完成了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保存领域的改革。但同时对待规划区内村镇的规划和发展的态度要极其负责任,在保护好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妥善安置村镇居民,然后方可考虑村镇的整体发展。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研究人员探讨过保护区与区内村镇共建等管理政策,在进行村镇规划区的时候,充分考虑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等因素。
  2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及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近年来,各市均出现一股撤并村庄的普遍的现象。对这一举止的解释为既可以节约耕地,又可以减少基础设施投资,从而加速推进“城镇化”。但是在各地用地指标有严格管制的前提下,在每一个县直至市区都追求耕地的“占补平”,“占”容易但“补”就得多花心思。而最常用的“补”的方式为造假和反复。造价顾名思义,就是将子无虚有的东西说成是有的。而所谓“反复”,就是把已经退还林的地重新开垦,在统计的时候作为新开垦地,等时机已过又把它退耕还林。还有就是把村庄撤并,地方政府就有更多的耕地转建设用地。这也正是虽然撤并村庄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基层干部仍然对其具有极高的积极性的原因。这一举动会造成大量建筑材料的无辜消耗,破坏众多文化遗产,对村镇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极其不利。
  其次,集中养殖牲畜。近几年,猪肉的价格出现了几次大涨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前段时期猪肉价格的猛涨却是与有些县市推行人畜分离有关。众所周知,一般散户养猪采用用菜梗、菜叶、剩菜剩饭或是田里的野草,而猪粪也可以堆积起来,成为堆肥,然后再施回农田去,或者作为沼气燃料。但是一旦实行了集中饲养牲畜,农民就不便把那些剩菜剩饭端到几百米的地方喂猪,各户的猪粪混在一起,猪粪作为肥料或者沼气燃料的作用就不再存在。
  第三,盲目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经调查,有些村里因为对农民的实际物质文化需求定位不清楚,出现了下面怪诞的现象:村路是土路,农田小道却是水泥路;甚至有些偏远地区农民饮的生活用水还要到几十里外去挑,还要靠打井,农田地里却是安装了自来水网络,这种不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民带来不少负担。
  第四,盲目改造农居,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有部分村镇干部于对统一发放“农宅标准图册”非常热衷,他们所发放的图册忽视一些地理差异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性。比如说,山西的半窑洞或是徽派建筑,这些传统农居充分利用了浅表地热能,冬暖夏凉,节能环保。但如果根据现代农居标准图册来建造居民住宅的话,外观虽美,但是浪费资源,耗时耗力。
  第五,对小城镇建设不够重视。各级政府虽然支持积极小城镇发展,但是没有成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资金也比较分散,因此无法真正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尚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也没有明确的定位城镇的职能和目标,表现出没有发展重点,各项目的发展比较混乱的局面。
  第六,没有明确的能源系统建设目标。国电公司曾经在“十一五”规划中写明,计划投入大量资金解决边远地区村民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耗资巨大,平均下来每户农户要投资2到4万元的资金。这笔资金的投入实际上是有些不合理的。假设国电将供电网络建起来了,用如此之长的线路把电送到边远地区,在线路上面电能损耗高达70%-80%,而只有20%-30%的能源农户能够实际用到。除此之外,大面积的电力输送网络的维修保养成本也不可小觑。但如果将这些钱用来给每户农户安装一套太阳伏打电池系统,或是利用当地资源建设风能发电站,这样不仅节能环保,同时也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
  3 如何协调村镇的发展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保护生态,延续农村特色。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要重视村镇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周边的区域的基本自然资源。村镇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其最大的差别在于村镇的发展要重视乡村原有的资源、地貌和生物的多样性的保留维持。大规模的村庄重建和“规模化”的单一农作物种植以及盲目推行机械化等都会对村庄、田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造成破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第二,重视乡村生态循环。在八十年代,乡村居民的平均寿命比城里人高出很多岁,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的村镇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以及没有受到污染的土质,还有纯天然的蔬菜粮食等。而近几年,为了村镇经济的发展,开工厂,大肆污染等经济活动破坏了这种优良的生活环境。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首先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进行村镇规划建设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其现有优势,发展旅游与种植,而非开工办厂。同时,在发展度假村等绿色环保项目的时候,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过度的开发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三,推广科学技术。乡村生态的循环必须加以完整细致的保护。在农村,应尽量避免应用大规模、大动力、与原有生态循环链相违背的技术和能源形式,在模仿城市大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措施的时候要加以慎重,不可盲目为之。近年来,推广运用的比较好的一个项目就是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的推广,不仅减少了传统能源的砍伐开采,同时缓解了水电能源的供应,新技术的推广使洁净环保能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第四,保护基本农田。规划中应对可使用的农田有明确界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应是管制的重点。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运行和安全有关村庄,更应该是村镇规划管制的重中之重。
  结论
  综上所述,村镇规划建设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制定相关的环保措施并贯彻实施,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余柏椿,万艳华. 利用性保护山水特色的控制规划方法初探——以宜昌市五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 2000,(04) .
  [2]吴文涛. 小城镇的规划发展浅析[J]. 山西建筑, 2009,(08) .
  [3]胡晓萌,朱传耿,李琬. 我国城乡统筹研究现状与新趋势[J]. 《规划师》论丛, 2011,(00) .
  [4]吴承照,肖建莉.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04) .
  
其他文献
(武汉钢铁集团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     【摘要】伴随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消耗,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单纯的从资源消耗角度来看,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能源消耗和世界的建筑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全球耗能大户,因此,采用建筑节能措施和设计势在必行。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节能建筑规划设计以及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1.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092)  (2.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092)     【摘要】本工程为一栋超高层住宅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通过计算分析和合理构造,结构的刚度与变形特性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制要求,结构构件在配置了适当的鋼筋并采取了适当的构造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
期刊
(浙江绿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苏州园林的设计布局一般有两种,一类是在郊外风景地区,以自然山水为主体,选择不同的风景特点,适当配制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虎丘、石湖、灵岩、真山真水,不可移动,只能在适当地区建立重点,然后向周围发展,选择个别深山幽谷,泉石竹木美好之处,设置分点,用曲折的道路把它联起来,这是以大自然为主、人工为辅的一种方法。另一类是在都市或平田中,
期刊
(上海市松江区规划设计所,201613)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发战略目标被明确提出,而我国未来发展中“生态文明”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化的发展目标下,城市建设强调在减速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还必须着力于生態文明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和谐社会的全民构建,以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但作
期刊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高支模板。笔者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高支模的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结果证明高支撑架体变形较小,拆模后混凝土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外观质量好。  【关键词】高支模板;施工设计;方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生产车间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期刊
(浙江大学基本建设处,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限额设计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途径,对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设计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关键阶段,同时根据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出限额设计对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其他配合单位所提出的要求,為限额设计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限额设计;投资控制; 基本建设
期刊
(天津市花苗木服務中心,天津,30013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园林绿化在我们目前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方向也趋于高质量、多元化。由此施工组织对于成本及工期的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施工组织;成本;工期    迎泽公园地处于太原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66万平米,其中湖水面积20万平米,历史悠久。随着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
期刊
(红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斜山坡这种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建造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目前尚无专门的设计理论體系。针对坡地建筑设计难度大、基础处理困难等具体情况,本文以工程实例对场地的稳定性及挡土墙的设计和基础设计过程中的不良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上部结构设计过程中,为提高结构的整体性,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提出场地、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协调设计方法,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体
期刊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8)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模拟的施工案例,主要对暖通设计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等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概况;通风系统;节能减排    1 工程概况  该模拟的工程案例总建筑面积大约为75000m2,建筑总高度是99m,建筑分为裙楼一、裙楼二和塔楼3部分。地下共3层,地上共26层,
期刊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如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富有人性化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试图就某住宅区的具体景观设计方案, 探究居住区作为人们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如何以人为本、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宜人的公共居住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人性化;以人为本;公共空间    人性化设计是设计的本质需要。在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