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是人体的敏感器官,患者对于牙痛的治疗,很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惧,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恐惧害怕而讳疾忌医,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口腔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00例,其中男性870例,女性730例,年龄在18~66岁,平均年龄42岁。
  2 牙痛的种类
  2.1 自发性疼痛:多为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
  2.2 刺激性疼痛:多见于深龋,牙颈部暴露。
  2.3 咬合性疼痛:主要反应尖周、牙周组织的炎性或非炎性病变。
  2.4 神经痛所致的牙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都可以引起牙痛。
  2.5 放射性疼痛: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可放射到牙齿而引起的牙齿的疼痛或某些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牙痛。
  3 牙痛患者的心理分析
  常言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可见对牙痛人们是惧怕的。口腔心病是以病人的主诉在治疗,护理上存在心理因素的一种病态,它既不是口腔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也不是神经疾病。癌症病人是惧怕死亡的,而口腔科病人最惧怕的是疼痛。而这种畏惧多数是牙科患者的一种获得性行为。例如有的患者曾看过别人拔牙,麻醉失败所致痛苦的亲身体会。因此,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以及患者对医生的心理评价对其产生恐惧心理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心理素质差的患者对医生缺少足够的信任感,或是医生态度强硬,表情淡漠都可以造成病人误解,增加病人紧张。恐惧时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虚脱、脉搏加快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内生性肾上腺素的作用,血液中的“羟皮质”激素增加。由此可见,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牙痛畏惧由理顺因素转为生理因素,发生效应性疼痛反應。
  4 牙痛患者的护理干预
  4.1 对症护理:口腔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引起牙痛的原因、性质是多种多样的,护理人员应视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把敏感的患者进行分诊室治疗。对于呈痛苦面容,双手捂着脸的患者,应优先安排就诊,以便尽早确诊去除病因,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病情,准备好各种急诊用物;对于病因明确,疼痛剧烈的患者,询问其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及麻醉药品过敏史,准备好碧兰麻、利多卡因等麻药,遇有疼痛伴有明显肿胀的患者,可备好麻药及切开引流药物,如刀柄、引流条等。所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尽早解除患者的疼痛,是我们口腔科护士的责任。
  4.2 心理护理干预
  4.2.1 接诊时,对患者所说的疼痛表示理解,同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使患者有信任感,在心理上有消除畏惧。
  4.2.2 了解病人的治疗目的,给予热情关注的眼神,安全的暗示,亲切和蔼的语言,对于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提前就诊应视情况尽量满足。
  4.2.3 病人对医务人员工作行为敏感,疼痛的阈值因人而异,对相同刺激所得到的反应也因人而异,因此护理人员配合医生操作应专心、排除一切干扰,做到熟练、敏捷、轻巧、工作有条不紊,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以提高神经阈值,减轻痛苦。
  4.3 卫生宣教:口腔疾病要以预防为主,在治疗过程中,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既得到了治疗又得到了防治牙病的知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牙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氨茶碱在小儿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9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64)、氨茶碱组(n=66)、硫酸镁组(n=66)。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氨茶碱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静滴治疗,硫酸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静滴小剂量硫酸镁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硫酸镁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住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并对产后产妇和新生儿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213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试产成功组188例和试产失败组25例(转行剖宫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试产结局的因素,同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及新生儿情况。结果21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产妇中试产成功188例,试产成功率为88.3%,发生1例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47%。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及羊水是否污染是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危重而复杂,早期并发症多且严重,早期死亡率很高的常见危重疾病。笔者就本科室一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突发晕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反复上腹部疼痛7天,复发伴皮肤黄染、呕吐1天入院。入院后实验室、影像学等各项辅助检查已明确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2 治疗  立即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嘱禁饮禁食,安置胃管,行持续胃
期刊
摘要:目的: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规护理中,评价护理质量及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病例中心资料库中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VAS和LAS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VAS、LAS、SAS评分,临床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
期刊
目的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在采用利伐沙班预防血栓的同时,联用氨甲环酸(TXA)对于减少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78例,所有病人均由同一治疗组医生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并接受利伐沙班的预防血栓治疗,其中41例围手术期联用TXA止血治疗(观察组),37例未使用TXA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显性失血量、输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血红蛋白分别为(100.46±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及恶心程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睡眠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实验组血压、心率、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内、12~24 h实验组恶心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实践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16级所有23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2015级所有20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牙体牙髓病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实践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践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
摘要:探讨:老年患者肠造口的术前定位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5年6月期间收治的肠造口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术前定位与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28%,p<0.05;在生活质量各指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肠造口的术前定位与护理干
期刊
目的检测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病人血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雌二醇(E2)水平,并探讨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8月于张家口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确诊的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青少年肥胖诊断标准分为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发生肥胖60例(闭经肥胖组)和青少年脾虚肝郁型闭经未发生肥胖50例(闭经未肥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统计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使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例230例,对其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6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6周后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持续治疗的6周后,痊愈病人29例(12.61%)、显著进步69例(30.00%)、好转87例(37.83%),总有效率达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