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辑】74翁偶虹[洗练]北京话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翁先生这样的老北京人聊天,会有一种心理非常放松的亲切感,他说的是一口非常洗练的北京话,为什么说“洗练”呢?因为那些土得掉渣儿的北京话,都经过他大脑这个“筛子”过滤了,他的口语里很少有噶杂的词儿,那真是一水儿的大白话。
  在我们仅有的四、五次聊天中,我从他那里得到的启示最多,其中,最大的启迪就是他说的:写作最佳状态是“用大白话。”
  他跟我说:年轻时写戏写文章,总喜欢用华丽的词藻,以为这样才显得有文采有学问,到老了才明白,越是老辣的文章,语言越简洁明白,凡是历史上能传下来的文章,几乎都是用大白话写的,古人说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个“辣手”,就是指老辣的写手。李白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完全是大白话,流传了上千年,人们仍觉得回味无穷。这就是“辣手”的功力。
  《红灯记》是翁先生写的最后一部剧,里面的台词几乎都是大白话,其中,李玉和的那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几乎家喻户晓,它完全用的是北京话的口语。
  其实,后边两甸原来是:“刮什么云来下什么雨,和什么泥来脱什么坯。”当时,江青抓“样板戏”,觉得这两甸唱词太俗,放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面不合适,要求翁先生修改。说这话的时候是腊月十几号,江青说,过了春节就要审看修改后的戏,满打满算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按说改这两甸词也够了。但写了一辈子戏的翁先生,却让这两甸大白话给难住了,到大年三十,他还没琢磨出来。
  京剧界的老人都知道江青的脾气大,而且,颐指气使,说一不二,何况翁老也在她面前点了头,到时候拿不出这两甸唱词,等于在江青这儿栽了面儿,一辈子的功名全毁了。但心里越急,越想不出这两句词儿。
  除夕,家人团聚吃饺子,翁先生都食之无味,一直到正月初二,他还为这两句词纠结苦恼。真是兩句词儿难倒了大剧作家。但命运之神在裉节上向他伸出援手。初二的晚上,老爷子随便吃了几口饭,便回到自己的房间躺下了。冥思苦想这么些天一无所获,他索性来了个大松心,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先不用管它了。他随手打开半导体收音机,想听段京剧,没有,电台播的是农村节目,一个技术员讲解种果树的知识。心里郁闷,他无心换台,眯上眼随意地听着。
  突然,他听到电台里的那位技术员说了句:“不管种什么,大家要记住‘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撤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啊!他猛然一惊,忍不住叫起来:哎呀!这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两句话吗!
  他从床上跳下来,走到桌前,把这两句话记了下来。这就是后来《红灯记》里那两句唱词的由来。
  您瞧,看上去多么普通的大白话,真让您写,您也得费一番脑子。所以,千万别小瞧大白话。北京话里的大白话,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为了写好大白话,翁先生八十多了,还在生活中找感受。他在《货声》这篇散文里写道:“人在日常生活中,耳目所及,都会感到声色之美。而触及的日常用品,充耳的串巷货声,从早到晚,周而复始地傍随着每天的生活,也会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联系当时的环境、际遇、心情而展开想象,泛起联想,感受一种有内容的美。”
  货声,就是北京城的吆喝。翁先生能从吆喝声中感受到北京话的韵味,并且体会出其中的美来,可见他对北京话的热爱。
其他文献
一提起公孙大娘,不知您脑子里是否会马上闪过“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几句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公孙氏”—公孙大娘。  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在许州郾城(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一个广场上,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正在围观一位女艺人舞《剑器》。  这位花容月貌的女艺人看上去也就十八九
期刊
唐国强是个“老宅男”,除了拍戏,就是在书房中看书、写书法,或者约三五好友来家中聚餐,很少出门锻炼身体。  拍戏时兢兢业业的唐国强,工作之余是一个“老宅男”,除了躲在书房中看书、写书法,就是约三五好友来家中聚餐,很少出门锻炼身体。长此以往,他渐渐身体发福,出现了头晕、嗜睡、手脚麻木等症状。  “老宅男”遇“三高”  2008年7月的一天,唐国强在家中坐着看了会电视,猛一起身,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头晕
期刊
王界山,1963年3月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军美术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级硎修班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导师、原空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曾为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次、第十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期刊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过香香甜甜的腊八粥,一年的工作也进入总结期,马上就将迎来全家团圆的日子—一春节。大年三十晚上,素有“点灯放炮”的习俗,小孩子们提着灯去外面放炮,点炮的香就用灯火引燃,而这一习俗中的“灯”,就是彩灯。  提起北京的彩灯,“小灯张”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牌子,从清末民初时期,张双志的父亲就跟随宫廷中的手艺人,学了一手制灯技艺。每当进入腊月二十三,张父就把灯整整齐齐地码到
期刊
提起张培萌,想必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田径男子短跑运动员。曾经的“亚洲飞人”。  2013年8月,张培萌在莫斯科世界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10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同时也追平了由日本运动员伊东浩司在1998年创造的亚洲记录。也许你会说,10秒有什么了不起,博尔特创造的男子100米世纪录是9秒58。但你必须知道,由于人种的不同,10秒,曾几何时,对于黄种人来说,有如天
期刊
妻子比我小9岁,她19岁就和我在一起了。平时,我像大哥哥对小妹妹那样疼爱她,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哥哥的角色。  于谦,一个与郭德纲并生共存十多年的名字,可相比老搭档的曝光频率,于谦却显得颇为低调,就好像相声舞台上捧哏的身份一般,站在桌子里面的于老板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更别提接受媒体采访。或许正因如此,他的身上也就在不经意间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于谦1969年生于北京,1982年考入北京市
期刊
去年夏日,以前的同事蒋林约了我们几个比他年轻的朋友去内蒙古驾车旅行,途中蒋林提议顺路去他曾下乡劳动的地方看看,没有下乡经历的我们都很興奋、好奇。  蒋林是原《环球银幕》杂志发行总监,50年前响应国家号召16岁到东北兵团。车行进到距黑龙江旅游景点五大连池仅百里之遥的二龙山屯,刚看到二龙山林场路牌,蒋林就很激动,马上停下车看着路牌,站了好久。路边看到二龙山林场开发旅游的广告牌,他情不自禁地说:“我们村
期刊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身为军旅画家的王界山,为人为艺在美术界有着极好的口碑,他曾荣获2006年度第三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2008年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做人简单,做学问复杂”是他为人和治学的准则。他乐于助人,不图回报;虽为一介文人,却敢于行侠仗义,爱憎分明,明辨是非……王界山的人格魅力折射于自己的画作之中。他出生于山东青州,齐鲁大地的厚重与淳朴、热情与厚道、
期刊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他就是中国光学事业奠基者、国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
期刊
胡同承载着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胡同居民乐观、质朴和热情,处处充满着浓浓的人情昧。尤其是在南城北京人都有满满的儿时记忆的胡同里,每条胡同又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胡同陪伴着人们的成长,人们同时也留给胡同一层层厚重的文化底蕴。  南城胡同里的北京人,有的虽然经济上不算富有,但是他们怀揣着这份情怀,知足常乐,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照片里的小兩口是一直生活在南城的北京人,男的上班,女的在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