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慧林 借力风投挺进纳斯达克

来源 :名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事先我不知道她是郗慧林,让我去猜坐在我面前的这位优雅女性的身份,我会想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一个精明能干的董事助理或者是一位伶牙俐齿的女经纪人。而事实是郗慧林是一位掌控着6808万美元资产的CEO。
  很多人都羡慕她的成就,岂知,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美貌,智慧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郗慧林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对资源的操控能力。从一个起点到另一个起点
  郗慧林4岁时就走进小学课堂,仅读了半年就跳级进了三年级。14岁时她考入北师大,18岁毕业后开始执教,给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学生教授英文。这期间她发挥语言优势帮助一些外国商人在国内寻找买家.在年的时间她就淘到了“第一桶金”——50万元。她拿出30万元给父母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然后怀揣剩下的大约两万美元和一个美好的愿望去了美国,去了华尔街,那年,她21岁。
  郗慧林渴望自己能在华尔街实现梦想,能创造出摩根、所罗门兄弟那样的金融神话。她参与一些基金公司的风险投资,而且获得了不菲的收益。1994年,郗慧林从北京带去的2万美元在华尔街增值到了100万。
  华尔街投资经历的成功增加了郗慧林的信心,她相信自己在商业领域的天赋。她在纽约和芝加哥成立了与FirstChicago Bank’s First Option联合的公司,为国内私有企业提供资产管理,这是她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接着她创办了Gardism投资公司,在提供资产投资管理的同时还提供金融杠杆等衍生工具的服务,很快她的资本从100万增值到1000万。
  1997年郗慧林带着几年奋斗的积蓄转战国内,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时中国方兴未艾的网络教育产业。IT帝国Cisco的首席执行官John Chamber说过一句话“互联网最大的应用是网络教育”,但虚拟的网络需要做成实在的产业,这样才能将资本把握在自己手中。1998年郗慧林创建了北京第一家也是现在著名的网上学习商务公司——“育才国际远程教育网”。
  2000年是郗慧林事业发展的又个高峰,她在中国取得了“朗文成功英语”多媒体交互课程的独家代理权。作为拥有28@年历史的英国皮尔森教育出版集团朗文公司看中的不是郗慧林的美貌,而是她的公司实力和成熟的教学网络。
  成功绝不会在夜之间实现,网络教育是一个超前的市场领域,郗慧林是个超前创业者。网络泡沫时代的来临让她的事业陷入低谷,她与风险投资伙伴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当时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家都不约而同地对网络避之不及。一片叹息声中,郗慧林也度不得不靠线下业务来补贴线上业务拓展的巨大投入。
  2003年SARS的突如其来更是雪上加霜,投资者决定冻结资金,高层管理团队心灰意冷而集体出走,在成都办事处,工作人员把电脑哄抢一空,郗慧林一时感到“四面楚歌”。她拖着行李箱独自往来于18个城市之间,一一解决难题。她变卖了海外的所有房产断臂疗伤,她坚信困难只是光明前的混乱。
  2003年,富有投资经验的郗慧林又将眼光放到了服务型的高级会所。她果断地注资500万美金建立了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连锁学习和企业服务型的高级专业会所——知识财富会所先后在京、沪、深等地开张。几年之间,广州、南京、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有了分会所强势而稳健的生存空间。商界名流们开始注意到了城市中这个颇具实力的主题商业会所,他们逐渐被会所中的各种讲座和短期培训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注册为会员,一时间,会所名声大振。
  凭借朗文成功英语、终生领导艺术和财富·知识会所三大核心教育品牌,郗慧林的教育在线网络逐渐覆盖到全国,每年约有数百万美元的学费收入和超过50%的增长率。30岁时,她掌控的资产超过6000万美元。
  
  风险投资绝不好高骛远
  对郗慧林来说成就永远是奋斗的起点,她希望自己的企业能达到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她的下个梦想是把服务领域扩展到职业培训、经理人培训l等方面,让更多的中国人得到廉价、方便的学习机会,教育网络能延伸到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校,两年之内能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教育服务企业。
  对郗慧林来说事业永远没有终点,她喜欢接受挑战做各种不同的事。郗慧林笑称自己的商业灵性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多产业的历练使她成为多产企业家,她运作过房地产、风险投资、教育事业、互联网等不同产业。充分的资源整合和执著的追求使她成了时代的幸运儿。从早年投资别人到现在被别人投资,所有这些成功都和她敏感的商业灵性和把控力分不开。理想的风险投资家首先能够纵览全局,郗慧林在纷繁复杂的细枝末节中总能发现被忽略和低估的价值。
  郗慧林认为风险投资最忌讳好高骛远、如果仅仅是游荡在理想和现实之中的无所作为,而不是深入所投资项目的实际管理,失败和流产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与其他风险投资者“无为而治、放任自流”不同,郗慧林亲手去管理所投资的项目。郗慧林之所以对投资项目事必躬亲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风险投资所有的钱都是她个人的,这仿佛在刀尖上行走,她必须做自己风险投资项目的框架师和操盘者。所幸的是她不是个搅局者,她总能胜券在握。
  
  投资于快乐却不执着于财富
  在郗慧林的公司里,几乎没有人会违抗这位女CEO所下的指令,并不仅仅因为她的领导身份.还在于她发出指令的语气是温柔的,但内容却是强硬的。强硬的指令没有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是因为她的指令能给公司带来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成绩背后就是巨大的财富。
  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郗慧林工作之余喜欢开着自己的跑车去乡间驰骋,去住能够得着星星的山顶小屋。她担心生活的安逸会消磨自己的意志,所以她经常有意去寻找挑战,她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然后花钱租住别人的房子。她曾三次去西藏,为的是去体会高原的广袤和蛮荒。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却能精神饱满地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之余的郗慧林是个高尔夫高手,并有一个高贵的“高尔夫皇后”的称号。这位拥有着80杆出色成绩的“皇后”并不仅仅把高尔夫当成足附庸风雅的爱好。郗慧林坦言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让自己体悟到企业管理的精髓。她认为运动量不大的高尔夫往往要学辈子,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尔夫是简单的运动,就是几个机械的动作,但实际上这里包含了许多生意场上的哲学。究竟是精心策划的“杆进洞”,还是“曲线救国”?郗慧林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而这些思考反过来又通常会对她的公司运作有所裨益。
  郗慧林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事业,并将其认为是种投资。她投资于快乐却不执着于财富这便是她的生活态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最早的卡通动画    挂一幅白纱,点上照明灯,箭杆挑起皮影儿,锣、鼓、钹敲起来,伴随着民间艺人的吹拉弹唱,各种活灵活现的“角儿”在白纱背后复活。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边演唱,并配以音乐,被誉为“最早的卡通(动画)”。  皮影艺术是中
期刊
  
期刊
  
期刊
成思危这个名字在中国经济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是海内外媒体曝光率最多的官员之一。近年来各方对成思危的争论很多,对他的言论公开批评的声音也不少,他关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言论更是频频引起争议。作为领导人,他勇敢地承认学术界的腐败之风,作为经济学家,他指出了中国股市的泡沫经济危机,有人赞誉他为“有良心的学者型领导人”,有人称他是经济界的“翻云覆雨手”,但不论人们怎么评价他都不得不
期刊
四月,初夏过早地在降临南国,热烈,但不躁动。参加第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的嘉宾们聚首深圳。政界高层、VC(Venture Capila)巨头和项目企业风起云涌,一群掌握经济命脉的风云人物纷纷登台,潇洒亮相。  随着2006年年初股市的复苏,牛市来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风险投资的关注和需求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情。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与会的中外风险投资巨头们就今后一段时间风险投资的主要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