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xcel的考试分数简易定量分析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使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对某科考试分数进行定量分析,操作简单快捷,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便于使用数量统计的方法推断考试的总体情况,分析考试班级差异,可供教师定量评价考试分数时推广使用。
  关键词:数据分析;描述统计;直方图;t检验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2-0057-02
  
   引言
  考试试卷批改完之后,教师需要对某班的考试分数进行分析,计算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等描述统计量;进行频度分析,统计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得出优秀率、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分析对比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等。将考试分数输入Excel单元格区域中,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得到上述分析结果。下面通过例子演示Excel的分析过程。
  在某科考试中,A班有20人,考试分数分布在B2:B21,B班有21人,考试分数分布在C2:C22中,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试卷分析目的,Excel分析任务有三项:第一项是计算出考试分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等基本统计量,可以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描述统计”功能完成;第二项是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可以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中的“直方图”来完成;第三项是定量比较分析A班和B班的考试分数差异,可以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F检验完成。准备好数据后进行相应的设置,Excel能快速准确地给出相应的分析结果。下面简略介绍上述三项分析任务通过Excel分析工具库完成的过程、理论依据,以便使用者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一、Excel描述统计功能
  1.操作
  单击菜单“工具”、“数据分析”,在弹出的数据分析窗口选择“描述”统计,如图2所示。
  2.选项设置
  “输入区域”是待分析数据组所在单元格区域,A班分数位于B1:B21中,计算A班统计量应在“输入区域”中选B1:B21。由于待分析数据是按列分布的,“分组方式”选“逐列”。“输入区域”中第一个单元格B1显示“A班分数”是该列的变量名称,并非考试分数,所以要选上“标志位于第一行”。在“输出区域”中选入单元格E1,表示要把A班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放在E1开始的E列中。另外选上“汇总统计”、“平均数置信度”、“第K大值”、“第K小值”。“第K大值”后面的方框中填上“1”表示给出最大的“1”个数,即最高分,根据需要可以自行选填数字。设置完之后,按“确定”即可求出A班分数的描述统计量。按同样的操作方法可求出B班分数的统计量。
  3.分析结果
  Excel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已求出考试分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等基本统计量。
  
  二、Excel直方图的使用
  完成了第一项任务之后,下面使用Excel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统计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
  1. “接收区域”数据准备
  在D2:D5中输入数值60、70、85、100。接收区域是数据分组的依据:“60”表示小于等于60的数组;“70” 表示大于60小于等于70的数组;“85”表示大于70小于等于85的数组;100表示大于85小于等于100的数组。
  2.操作
  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弹出“直方图”窗口,如图4,进行相应选项的设置。大部分选项的含义与上述“描述统计”窗口一致,选上“累积百分率”、“图表输出”,按“确定”。对于B班分数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
  3.分析结果
  输出结果如图5。由分析结果可知,A班分数没有60分以下的;大于60小于等于70有2人,占10%;70到85之间的有11人,占55%;85以上有7人,占35%。
   三、T检验与F检验
  下面采用T检验、F检验定量比较分析A班与B班分数的差异。先采用F检验判断A、B班考试分数是否等方差,然后采用T检验判断A、B班分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1. F检验
  选“工具”/“数据分析”/“F检验 双样本方差”,如图6所示。“变量1的区域”方框中选上A班分数B1:B21,“变量2的区域”方框中选上B班分数C1:C22,选上“标志”,默认的α值(显著性水平)为0.05,“输出区域”选D1,按“确定”,得到F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
  F检验结果:P(F<=f) 单尾=0.271753086>0.05,接受同方差假设,即认为两个班的考试分数方差是一致的。
  2.T检验
  选“数据分析”/“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如图7所示。与F检验一样,“变量1的区域”方框中选上A班分数B1:B21,“变量2的区域”方框中选上B班分数C1:C22,选上“标志”。“假设平均差”输入“0”,表示原假设认为两个班的分数不存在差异,即平均分之差为0。默认的α值为0.05,“输出区域”选D1,按“确定”,得到T检验结果。
  T检验结果:
   P(T<=t) 双尾=0.138418242>0.05,
   t Stat=1.512698968,
   t 双尾临界 =2.022690901,即接
  受原假设,认为A、B两班的考试分数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参考文献:
  [1]沈浩,李亦兰,王迎迎.Excel高级应用与数据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吕红升.用Excel的数据分析工具分析试卷[J].巢湖学院学报,2004,(6).(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开放与自由、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成为互联网治理中的难点与热点。依法治网,通过网络立
如何把握当今的传媒大格局,又如何扭转传统媒体的深层危机,这是业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课题。通过全面分析2015年我国的传媒格局,指出我国传媒业存在产能过剩、主流媒体暮色
纸媒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型报人,应集中精力专注内容生产,采编与经营不能混岗。采编与经营要有互动,但这种互动是良性的,是有边界的。内容型报人只有坚守内容生产的价
摘 要:文章论述了课件的概念与使用意义、课件制作的具体流程、教学课件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教师正确使用课件的方法、使用教学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课件;积件;电子作品集;教学模式;电子教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2-0048-04    由于课件具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
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系列报道,历时3年,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立体彰显了反对法西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多元化经营的探索,以及对转型、创新的积极推进,足以让报业运营团队厚积底气、重塑信心,而不至于在喧嚣嘈杂的唱衰声中乱了阵脚。网络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主讲人高晓松最
多 年来 ,美国一直被捧为世界上最讲“新闻自由”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受众能够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得到最真实、最全面、最客观的报道。因而 ,美国新闻理论被奉为圭臬 ,美国的
当今中国已大踏步地迈进了信息时代的门槛,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渗透下发生嬗变的传统媒介--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迈入WTO门槛之际,
上课开始,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一学生赵平广在屏幕上投影了清华新闻网上的长篇报道《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研究组在合作在线发表埃博拉病毒研究论文》.rn“我听说清华医学院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