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想象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 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 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書”,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参考文献:
   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理念逐步被大多數教师所认可。语文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身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切入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之一,也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迫
期刊
摘要;在国际竞争中,我们经常提到要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还有巧实力。现在的教育处一个令人尴尬的年代,是否在硬实力和软势力的基础上重视巧实力呢?我认为很有必要!老百姓的许多方法真是值得“借鉴”,至少值得我们反思: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处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该做一个智慧型“懒”教师。  新课程已经试行好几年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
期刊
高中数学是学生高中三年最重要的学科,也是令很多学生头疼的学科。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融会贯通和为高考前没有足够时间复习而抱怨连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高中新课标指出,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该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服务于学生,将高中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合作、互相促进的过程。无论是从数学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因为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我国的成人教育水平并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很多成人学生不能够适应课堂学习,很多学生人物教学模式固化,课堂理论知识多于实知识,他们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聊、低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去创新教学方法,为他们量身定做专属的教学计划,明确成教学生的培养方向,才能够让成人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成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成人教
期刊
摘 要:现代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视实践操作的学科内容,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实验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到更多的抽象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更需要切实提高化学实验的创新,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开展,对于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有所提高,要求其在初中阶段不仅要有效提升自身学习成绩,同时也要有效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继而在初中阶段得以全面发展与提升。在这一要求下显然传统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与需要,故而本次笔者针对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推动学生进步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教学;综合素质  英语对于很多中国学
期刊
摘要:随着高中教学体系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高中体育教学也逐渐引入了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身心素养,引导学生全面促进自身体育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然后结合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高中体育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课程,而小学语文作文亦是如此。它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作文尤为重视。现如今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水平,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课堂效率是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激情去写。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阅读与作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
期刊
摘要: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如果教师再延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则语文教学是很难实现突破的。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中职语文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有效”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期刊
【摘要】面对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创新創业教育也存在各不相同的问题,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有针对性的课程和专门教材,也没有成熟的创业相关理论作指导。高职院校担任专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多,“双师型”教师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训练不足,缺乏专业性,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均难以获得必要的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协调性,二者在实践中脱节,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