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油气地质》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规范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 文献标注的意义及要求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标注和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充分体现科学的严肃性和继承性,即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便于在评审和编辑稿件时进行内容核对;便于读者通过参考文献核对和进一步查找有用的信息。然而,从近几年的来稿情况看,因未正确或完整标注和著录参考文献而退返作者修改补充的论文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增加了编辑工作量,而且常常延误论文的及时发表。
其他文献
Miller(1992)提出石油储量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模式,即:半衰期&#215;系统流量=ln2&#215;系统规模 其中,系统可以指全球范围、一个盆地或一个油藏;系统规模指相应系统中的石油储量;
<正> 由横亘于西藏地区三条板块缝合带所分割的羌塘—三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喜马拉雅三个地体(图1)至今仍残留了诸多独立的海相沉积盆地,构成西藏地区三个独立的海
李祥辉等近期在西藏南部定日地区遮普惹山向斜核部发现一套非碳酸盐型海相沉积——朋曲组。它由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紫红色砂页岩组成,与下伏遮普惹组块状灰岩呈整合接触,与上覆
<正> 1937—1957年这二十年间,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这期间的突出特征是:在勘探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盆地边缘地质调查,发现地面构造;以油气苗、油气显
塔里木盆地是多旋回叠合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奥陶系和寒武系,其古生界盆地经历过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晚期等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现今具典型的残余盆地性质。开发了三维油气
南方古海域地史上曾发育过众多的大型沉积坳陷。大地构造可分为四个发育阶段和三个基本单元,海进海退变化频繁。储层在纵向上呈旋回性发育,横向上分布广泛,海相储集岩分属于碳酸
滇黔桂大部分地区属中国板块,在哀牢山—藤条河缝合带及昌宁—双江缝合带以西属青藏板块。前者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海相台、盆序列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后者在二叠纪
针对南方地区地下地质情况以及地表工作条件,提出了四条建议:选择合理模式,强化各个环节,突出速度场研究,综合利用其它非地震信息。重点讨论了基于模型的数据处理和处理解释一体化
<正> 纵观中国的含油气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几乎都受边界基底大断裂控制。如中国东部的断陷盆地、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这些区域性油气富集的共同特征都是断裂控制了绝大多数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