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与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抗原表达的比较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量子点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检测不同分级和分期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表达,探讨量子点作为新型荧光探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分别进行量子点和FITC荧光标记,结合肿瘤的分级分期对两种方法的荧光标记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并对荧光强度的衰减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两种标记方法对前列腺癌组织中PSA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表达变化的显示具有一致性。连续激发下,FITC荧光在6min内急剧衰减,而量子点荧光在至少10d内可保持稳定,在1个月时仍有82%的阳性标本的荧光可以辨识。结论量子点荧光标记在生物医学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善和脑组织水肿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和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20g左右,鼠龄10周.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G-CSF治疗组,每组24只.据术后处死大鼠的时间不同,各组再分别分为1、3、7、14 d 4
期刊
目的 观察候选干细胞标记基因Musashi-1、β1-integrin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芯片(8例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腺瘤,69例腺癌,其中8例为黏液腺癌组织)中Musashi-1和β1-integrin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usashi-1阳性表达率为66.7%(46
目的 观察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健择对裸鼠胰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人胰腺癌肿瘤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肿瘤模型.干预组腹腔分别注射鼠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MMAb-2)、5-Fu、健择及其配伍联合用药;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4周后处死裸鼠,切取肿瘤,测量瘤体积,取肿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免疫荧光法
目的 观察受体诱导一氧化碳(CO)对移植心冷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BALB/C小鼠建立同系移植心冷I/R损伤模型.受体麻醉前3 h以二氯甲烷(MC)500 mg/kg灌胃诱导CO(MC组,n=12),或橄榄油灌胃(IR组,n=12);在MC组的基础上受体在移植心恢复血供前1 h腹腔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40 mg/kg,LY组,n=10)或二
目的 检测DCC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CC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55例新鲜乳腺癌标本,所有标本均含有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CC的表达.结果 55例标本的癌组织中DCC的表达率为38.2%,癌旁组织中DCC的表达率为81.8%,在有淋巴结转移的30例乳腺癌组织中,DCC基因表达率为23.3%;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25例乳腺癌组织中,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皮层微血管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手术组,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通过透射电子屁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脑组织皮层微血管及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h即可观察到皮层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轻度水肿,其后水肿逐渐加重,并出现线粒体的嵴膜融合、消失,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毛细血管内皮细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在临床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及相关疗效.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于我院诊断晚期原发性肝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 本研究16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37个月.治疗前Child评分A级者11例、B级3例、C级2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前A级患者中4例进展至B级,B级中2例进展至C级.治疗前MELD平均
野黄岑甙元能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而淋巴细胞的活化与PKC的激活相关.我们先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的研究表明野黄岑甙元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作用[1-2].本研究旨在观察野黄岑甙元对异基因大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探讨可能达到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浓度。
期刊
目的 观察ω-3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肠屏障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组(NS+PH)和大(H+PH)、小剂量(L+PH)ω-3PUFA治疗组(2ml/kg、1 ml/kgω-3PUFA静脉注射+大鼠70%肝切除组).检测肝切除术后1、2、3、5 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门静脉血中自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
血管新生对肿瘤至关重要,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均伴随着血管新生.研究证实,肿瘤可以通过募集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为血管内皮,产生新生血管,促进肿瘤生长[1].随着本实验室和其他研究小组的不断研究,我们对EPCs参与血管发生的机制的了解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证实,EP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系列临床研究也表明:循环和肿瘤组织EPCs不仅能够反映肿瘤的活动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