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点拟微球藻和近头状伪蹄型藻对抗生素的生理响应及去除效应

来源 :海洋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为探讨水体残留抗生素对藻类的毒性作用,分别以海洋微藻眼点拟微球藻和淡水微藻近头状伪蹄型藻为对象,探讨三种典型抗生素(红霉素、诺氟沙星和磺胺嘧啶)胁迫下藻类的生理响应和去除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抗生素中红霉素的毒性较强.高浓度红霉素对两种藻类生长均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红霉素暴露则会刺激藻类生长,眼点拟微球藻和近头状伪蹄型藻的72 h半数最大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13 mg/L和27.7 μg/L.随着红霉素浓度的增加,两种藻类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也表现出低浓度红霉素暴露时显著增强,高浓度时则显著受到抑制的现象(p<0.05).实验结果表明所选藻类对诺氟沙星和磺胺嘧啶具有一定的生物去除能力.经144 h暴露后,眼点拟微球藻对诺氟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去除率分别为57%和78.3%,近头状伪蹄型藻在暴露120 h后对诺氟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去除率分别为51.2%和8.3%.
其他文献
该文在研究发电厂、变电站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的作用、构成、运行与维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建立电站直流电源在线综合管理系统的思想和实施方案;2、提出了
合理评价海水入侵对于地下水含水层管理和居民生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海水入侵评价应用较广泛的为包含单一因子和基于统计分析的多种水化学方法.本文综合阐述了海水入侵
该文通过对电力系统偶然事故选择排序指标的研究,在对已有的事故选择排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事故所造成的发电单元无功出力变化作为衡量事故严重度的算法;
为研究北黄海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于2016年7月在北黄海北部采集31个表层沉积物,并对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有机碳(TOC)和粒度进行分析测定.研究
核电厂冷源取水海域海洋生物的异常暴发,会导致取水口堵塞,严重影响核电厂的正常运行.本文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室内和野外实验,室内模拟实验
该文的内容包含对LDAP协议和应用两方面的讨论,力求研究目录服务整体情况.论文在考察了目录服务协议从X.500-一个本身不成功但影响巨大的目录标准,并讨论了专向LDAP的内在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和臭氧破坏者.于2017年5月对东海海水及大气中CFC-11(CC13 F)、CFC-12(CC12 F2)、CFC-113(CC12 FCC1F2)和CH3I的浓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