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绿色发展策略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的绿色发展需要从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角度出发,在学科知识的立体式浸润下和渐进式的指导中,让学科素养自然发生。文章据此在绘本故事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尊重成长规律,助力学科素养‘自然式’发生”“创设实践桥梁,助力学科素养‘搭建式’展开”“关注思维认知,助力学科素養‘和谐式’发展”等方法,以期发展学生的跨学科意识,让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体验中,促进思维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和谐式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实践活动;绘本故事;发展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学习中,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活动发生和产出最主要的,也是普遍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传统的英语传授者与学习者的观念中,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这一观点在全世界的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定律”。然而,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当下,可持续、绿色成为人、事、物均衡发展的主流代名词。本文以小学生英语绘本故事综合演绎实践探究为例,探寻英语学科实践活动绿色发展的途径,均衡发展英语学科语言知识、技能和社会意识及思维认知,积极回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多维目标的养成。
  一、尊重成长规律,助力学科素养“自然式”发生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认为:“学生的这些素质和特征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习得的,有些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一)浸润式发生
  语言素养的增长需要经历综合的积累过程,不但需要课堂教学的系统支持,更需要实践习得的参与。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曾在学习与习得假说中提出语言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习得的经验知识,能够达到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效果。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为日常的英语教学,创造了更多的语言习得的实践时间和空间、学生创造了多元的听、说、读、写、演、唱、视听等立体式学科浸润的资源,为多维度助力小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生成与发展创造了可持续的素材。
  (二)渐进式指导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学科实践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实施建立在语言学习基础之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方案,与课堂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如:在英语绘本故事的实践活动前,教师首先要整体解读故事,理清文本结构脉络、整理新的词汇、句式等,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指导流程,如:关注语音意识的培养、自主拼读能力的训练和故事阅读理解和朗读等能力的指导。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知识表达,实现沟通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渐进式的语言体验感知、实践习得,实现学习能力提升和知识储备增长,以及理解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二、创设实践桥梁,助学科素养“搭建式”展开
  英语学科素养的积淀与养成是需要时间和实践作为土壤。每个小学生都是一幅抽象的山水画,是发展中的、存在差异的个体,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个性、能力和兴趣,是存在无限可能的、集多种样态于一身的自然人。关注小学生先天素质和特征,尊重个性化发展,促进多元化个性发展、培养学科素养以及跨学科意识是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基础。
  (一)多元体验促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与其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提到:“建议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但不是每个学生天生都有语言学习的天赋,有的学生可能在绘画方面突出,有的则有极强的音乐造诣,有的善于表演,有的乐于朗读。如何在学生已有的能力、爱好基础上,帮助学生走进英语的世界,建立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则需要在探知过程中为不同类型的学生们搭建专属的,可以通往英语世界的桥梁。因此在小学英语实践活动中,在创设多样性的实践体验项目的引领下,细化主题活动,让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递进式探究性,如:在英语绘本故事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分为绘本阅读体验、朗读竞赛、绘本剧表演、绘本创意绘画、绘本创意书写等实践活动。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多种角度创设体验的情境与展示的“舞台”,搭建跨学科意识,多维度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如:在丽声系列英语绘本《蛇和鸭爸爸》(The snake and the drake)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意;通过朗读表演和竞赛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绘本内容;再设置创意绘画和书写竞赛等活动,为擅长、适合这些方面的学生搭建跨学科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即将进行的绘本故事演绎准备丰富的背景和道具资源。鼓励喜爱和在音乐方面有优势的学生,为故事搭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更好地烘托故事中紧张或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多方位的体验感知故事的内容和语言知识。在整个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中,不同类型的学生均可以各司其职,使其强项得到充分的展示,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体验故事所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学科知识得到充分的融合。逐步形成学生的跨学科意识,不断充实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情境交流促思考
  成功创设实践活动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创设丰富有趣、学生擅长的领域、熟知的情境,令学生的安全感得到极大的释放,才能促进有效的思考,产生真实的、探究性的交流行为,继而才会引起思考的发生,思维的发展,渐渐演绎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探究策略。“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如:上文提及的英语绘本故事《蛇和鸭爸爸》(The snake and the drake),学生在表征上是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等,完成各自所承担的部分,但这个环节何尝不是在营造一个交流和思考的平台,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整个任务,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独特见解,是一个必经的调试、适应的过程。发展学生社会参与能力、达成社会知识和学科的有机融合。
  三、关注思维认知,助力学科素养“和谐式”发展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一书中,中国教学科学研究员龚亚夫先生谈到,“英语教育应超越语言沟通与文化交流的范畴,如: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购物,还要学会理财和管理时间;不仅要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还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不仅能听说读写,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可见,在语言知识成长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成长对语言习得和掌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不但接近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还具可理解的思想性教育细节。是小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与落实的良好载体,在思想层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趋势。如:学生通过对上述绘本故事的探究,能明白原本可以自救的鸭爸爸—— the drake为了保护家人将自身置于险境,又通过机智的谎言自救的行为,特别是对鸭爸爸的谎言和现实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谎言如何看待展开批判性思考和交流。以此类型的实践体验唤醒学生的反思能力,积累更丰富看待事情、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综上所述,从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角度出发,在学科知识的立体式浸润下和渐进式的指导中,让学科素养自然发生。能有效促进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的绿色发展,并且能在多元的情境体验中,促进学生思维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大卫·亨利·费尔德曼著;方钧君译. 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教育的过程首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人生,启迪人心。所以,在教育中,教育者的终极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邱海林老师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30年如一日,坚守教学一线,倾心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中,他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获得启迪,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省市名教师工作室
期刊
摘 要:击剑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迅猛。即便如此,相较其他校园运动,其推广与普及水平仍亟待提升。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中心小学开展和推广击剑运动为例进行研究,采用实地观察法,深入了解其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多个主体进行关注,旨在全面了解影响击剑运动在小学校园推广与普及的因素。击剑运动课题的研究,为更好地在小学校园推广击剑运动提出了建议,并为相关实践探索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音准对于合唱而言,具有关键作用。音准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合唱的质量,因此,分析声音音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合唱音乐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我校音乐教师在训练学生音准方面遇到的难题及具体的实施过程,通过不断的调整,学生的音准能力明显提高。另外,还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往后的行动方向。  关键词:农村小学,合唱队,音准训练  一、设计思路  我校是一所偏远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注重在教学中的情感性、体验性和行动性。将学科特征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结合个人以及本校科组的教学实践,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学生探究  
期刊
摘要:生涯教育是激发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我校开展生涯辅导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校本研究,笔者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提升,以开发适合初中生的生涯辅导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策略。其中,多种形式的体验课程是促进初中生涯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初中生,生涯辅导课程,課程开发与实施  一、理论的梳理与思考  职业规划大师舒伯认为“生涯”是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
期刊
编者按:“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朱光潜先生说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若无诗心,便难以感受教育的生动有趣;若无匠心,教育教学则难以出成绩出成果。广东省特级教师向敏龙老师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教研精神,怀着诗心和匠心行走在山区的教育旅途上,引领着一批批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向学校、社会提交了一份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向敏龙,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广东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意识的实践性课程。文章则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袋’置备与管理研究”为例,主要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提高学生自理能力有效且重要的渠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袋’置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视角下,番禺教育人在深厚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提出“文化德育”理念,基于优秀文化,用“1234推进策略”(即一个课程、两支队伍、三项评价、四类途径),致力赋予区域德育更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内涵,实现了“三大突破”。番禺教育人走出了一条基于优秀文化推进区域德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子,让番禺德育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关键词:文化德育;优秀文化;区域德育  番禺区是岭南文化、广东
期刊
编者按: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幼儿教师,教育好孩子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无私地、全方位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刘媚老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31年,始终坚持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对孩子充满关爱,以做一名务实、好学、上进、创新的幼儿教师为奋斗目标,并且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获得了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期刊
摘 要:为了了解农村学校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笔者对农村学校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村学校学生在校参与游泳运动人数少、部分学生对游泳运动兴趣不高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如提高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游泳氛围等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生;游泳运动;现状  对于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说,游泳可以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重要的是游泳是一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