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气象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气象灾害的频繁暴发,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和抵御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增收以及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地位;应用;甘肃平凉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3-0220-01
平涼地区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谷类、胡麻、苹果等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农业前景。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域,在甘肃省东部,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相对匮乏。境内地形较为复杂,气候脆弱,又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急剧变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给平凉市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灾难影响。
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气象观测站,开展天气雷达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以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及农业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其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气象为农业服务向前迈开一大步。平凉市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雷雨冰雹、低温霜冻等,这些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农业的大幅度减产甚至是灾难性绝收。因此,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和抵御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增收以及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人工影响天气是通过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以人工作业方式改变局部大气活动,以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在通讯及监测系统的协调下运行,具体表现在人工降雨、除云、除雾、除雹、防霜和防雷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水资源日渐匮乏,农作物生产受到节制,农作物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各个生长期对温度和水分等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如小麦在拔节期需要大量水分,而此时若出现天气持续性干旱会使当年的产量锐减;在农作物生长期中,冰雹能摧毁果实、重创茎叶,严重时会使农作物绝收;雷雨天气会使农田内大量积水,致使农作物淹没、倒伏、病害发生严重以及减产等。此类气象灾害频发,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加重农民负担。因此,积极通过人工影响天气避免或降低农业生产损失,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1-2]。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平凉市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人工增雨
平凉市是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前景广阔,平凉市农作物生长期通常在4—10月,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6—8月。而根据平凉市气象资料记载,此时平凉市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且这种天气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河流和库塘的水量下降,农作物会由于植株严重缺水而长势削减,叶片卷曲萎蔫,甚至干枯;遇到较为严重的旱情会导致植株枯死,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农业经济会蒙受严重损失。因此,气象部门可根据此时的天气情况监测,抓住合适的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通过增加土壤墒情来保证农作物此阶段的用水需求。
2.2 人工防雹
5—8月是平凉市雷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易发期,此时正是马铃薯、苹果等农作物由生长到成熟阶段。冰雹灾害会造成苹果幼果损坏脱落、枝叶折损、品质下降、产量减少。而强对流天气会使马铃薯等农作物植株倒伏、茎叶折损,强降水会导致马铃薯根部腐烂,出现早、晚疫病,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此时,气象部门可根据气象监测预警,在出现强对流天气时进行人工干预,开展人工防雹工作,降低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3 人工防霜
霜冻分为春季、秋季和冬季霜冻。春季是农作物萌芽期,如果此时出现霜冻,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冻死,花芽冻坏,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并且春季霜冻出现越晚,对农作物的损害越大。秋季霜冻影响还未收获的农作物后期生长,无法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利用合适的自然条件进行人工干预霜冻,可降低霜冻灾害损失。通常人工防霜的方法有烟雾法和燃烧发烟剂法,通过烟气增温可有效降低霜冻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3]。
3 结语
农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当前,传统的农业结构已被现代新型农业模式所代替,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已是现代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向。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运用于平凉市农业生产的大格局中,有利于科学决策,以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有序发展,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4]。
4 参考文献
[1] 刘月玲,王秋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J].北京农业,2015(9):169-170.
[2] 陈帅.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北京农业,2016(3):155-156.
[3] 雷云龙.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2016(5):37.
[4] 裴素华,吴阳.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36):98-99.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地位;应用;甘肃平凉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3-0220-01
平涼地区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谷类、胡麻、苹果等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农业前景。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域,在甘肃省东部,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相对匮乏。境内地形较为复杂,气候脆弱,又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急剧变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给平凉市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灾难影响。
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气象观测站,开展天气雷达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以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及农业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其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气象为农业服务向前迈开一大步。平凉市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雷雨冰雹、低温霜冻等,这些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农业的大幅度减产甚至是灾难性绝收。因此,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和抵御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增收以及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人工影响天气是通过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以人工作业方式改变局部大气活动,以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在通讯及监测系统的协调下运行,具体表现在人工降雨、除云、除雾、除雹、防霜和防雷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水资源日渐匮乏,农作物生产受到节制,农作物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各个生长期对温度和水分等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如小麦在拔节期需要大量水分,而此时若出现天气持续性干旱会使当年的产量锐减;在农作物生长期中,冰雹能摧毁果实、重创茎叶,严重时会使农作物绝收;雷雨天气会使农田内大量积水,致使农作物淹没、倒伏、病害发生严重以及减产等。此类气象灾害频发,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加重农民负担。因此,积极通过人工影响天气避免或降低农业生产损失,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1-2]。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平凉市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人工增雨
平凉市是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前景广阔,平凉市农作物生长期通常在4—10月,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6—8月。而根据平凉市气象资料记载,此时平凉市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且这种天气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河流和库塘的水量下降,农作物会由于植株严重缺水而长势削减,叶片卷曲萎蔫,甚至干枯;遇到较为严重的旱情会导致植株枯死,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农业经济会蒙受严重损失。因此,气象部门可根据此时的天气情况监测,抓住合适的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通过增加土壤墒情来保证农作物此阶段的用水需求。
2.2 人工防雹
5—8月是平凉市雷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易发期,此时正是马铃薯、苹果等农作物由生长到成熟阶段。冰雹灾害会造成苹果幼果损坏脱落、枝叶折损、品质下降、产量减少。而强对流天气会使马铃薯等农作物植株倒伏、茎叶折损,强降水会导致马铃薯根部腐烂,出现早、晚疫病,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此时,气象部门可根据气象监测预警,在出现强对流天气时进行人工干预,开展人工防雹工作,降低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3 人工防霜
霜冻分为春季、秋季和冬季霜冻。春季是农作物萌芽期,如果此时出现霜冻,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冻死,花芽冻坏,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并且春季霜冻出现越晚,对农作物的损害越大。秋季霜冻影响还未收获的农作物后期生长,无法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利用合适的自然条件进行人工干预霜冻,可降低霜冻灾害损失。通常人工防霜的方法有烟雾法和燃烧发烟剂法,通过烟气增温可有效降低霜冻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3]。
3 结语
农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当前,传统的农业结构已被现代新型农业模式所代替,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已是现代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向。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运用于平凉市农业生产的大格局中,有利于科学决策,以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有序发展,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4]。
4 参考文献
[1] 刘月玲,王秋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J].北京农业,2015(9):169-170.
[2] 陈帅.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北京农业,2016(3):155-156.
[3] 雷云龙.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2016(5):37.
[4] 裴素华,吴阳.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3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