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及展望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治理需要文化的支持,发展喀斯特地区文化急需借鉴草原文化的精髓,以达到生态与文明的和谐共处。重点阐述了草原文化内涵、先进思想与理念,草原文化具备包容开放性、尊重自然、严格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将畜产品丰富化,发展特色旅游业,实现生态和谐与经济发展。发展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需借鉴草原文化和结合喀斯特自身特点努力营造“土-草-畜-人”四位一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局面,进而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一种新视角,最终为打赢喀斯特地区脱贫攻坚战提供理念支撑。
其他文献
沧州市玉米播种面积在40万~46.7万hm^2,年用种量1800万~2100万kg,沧州市种子监督检验站每年玉米品种质量监督扦样及纯度、真实性鉴定约100个,接受用种者及生产经营单位纯度、
利用东北6-9月份气温较高的时段,研究了4种培养料配方,对亚侧耳这种低温型食用菌进行反季节出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木屑100g、麦麸10g、白灰1g、石膏1g、豆面2g、玉米
近年来,毕节市抢抓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恒大集团帮扶发展养牛契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青贮玉米种植也随之蓬勃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帮助广大青贮玉米种植户提高种植经济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收入院,患者诉起初右颈部可触及一黄豆大小肿物,局部无疼痛,偶有低热,无鼻塞、流鼻血、流浊涕等,食纳可,二便调.既往史无特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