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思考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户口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是一项为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及社会经济发展所证明的可行和必要的制度。但在施行这项制度和制度建设上,认识还不一致,理解和把握还不准确,内容和标准还不统一,需要工商系统从上到下,通过思想上、理论上、组织领导上、机构和机制改革上、制定规章和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建立统一、规范、实用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在全国工商系统内统一施行。
  
  一、建立和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
  
  在推行经济户口管理中,制度制定者如对制度没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指导思想不明确或不十分明确,制定的制度内容和要求就可能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全面推行和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要从统一各级人员认识,加深对经济户口管理的理解;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经济户口、经济户口管理”的含义
  笔者从客观实际和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经济户口管理的实践出发,进行分析和试定义。“经济户口”是指国家确定的部门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确立其合法存在的法律形式。它的外在表现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内在表现是经审核确认的登记事项。经济户口概念的含义在于:(1)确立“经济户口”是国家对市场主体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活动,是一项管理制度;(2)经济户口是市场主体合法存在的表现形式,经过法定登记,表明其合法存在,确定了其存在的合法地位;(3)经济户口有其依法确定的特定内容,如名称、住所地(经营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
  “经济户口管理”的原本意义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法定职责对经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的存续、变化、消亡状况的管理。经济户口管理内容的单一和简单只能反映市场主体的一些基本情况,不能反映市场主体的主要情况。我们认为,“经济户口管理”应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市场主体设立经济户口,对其加强管理,将履行法定职责取得的市场主体存在状况和信用情况的管理信息,归入经济户口,加以整合和综合运用,以提高管理效能的工作过程。它反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履职情况,体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状况,是工商行政管理的新型监管机制。它包含以下几层涵义:(1)经济户口管理的主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经济户口管理的对象是设立了经济户口的市场主体(包括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经济户口管理的内容应是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4)这些信息是工商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管理活动所取得的;(5)经济户口管理要求工商机关对取得的相关信息充分合理运用。
  
  2.开展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从各地工商部门经济户口管理的实践可以看出,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部门针对自身职能职责和管理资源实际,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主体发展需要,落实“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实现“四个转变”进行的一项创新工作。
  经济户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格履行国务院赋予的对市场主体的管理职责。准确掌握市场主体的基础信息和相关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市场主体方面的信息服务;通过采取信用分类管理和严格责任制等方式方法,对市场主体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监管,控减和防范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发生及危害后果,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度的提高,促进管理主体责任性的增强,进而实现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和巩固。从愿望和实际来看,经济户口管理包含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登记注册及监管),运用其他相关(商标、广告、合同、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监管职能,进行机构重组、监管方式改进、运行机制调整和规范、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制度。
  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有其特定的指向和内容,它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诸多监管职能和内容,会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发展,它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制度,但它不取代工商行政管理其他各项监管职能,它发挥作用的空间在于为工商行政管理各项管理提供平台,协调和运用各项监管职能,使它们相辅相成,统分结合,在对市场主体的管理上得到合理和充分运用。形成合力。
  
  二、建立和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原则
  
  经济户口管理本身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做好其他监管工作(如商标、广告、合同、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所要利用的工作平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应当把其他的监管工作职能、内容完全包含在经济户口管理之内,也不可能全部包含在内。制定和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应当按照总局提出的“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切实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性原则
  制定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进行经济户口管理、采取手段和措施都要依法而为,有法律依据。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还缺少对市场主体信用评定、信用约束的规定,适应经济户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还不全面,需要不断地予以完善。但现有法律法规中有许多是关于市场主体存在状况和具体行为管理的(如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法规、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实施这些法规,从中可以取得大量的市场主体各方面的信息。当前在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和制定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中,应当用活用足这些法规,并且为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加强经济户口管理,严格的执行法律和依法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
  
  2.适用性原则
  制度本身的内容和运作要切合实际,能把握和好操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制度的成果满足社会和自身需要;制度的保障机制适合和有效。经济户口管理作为工商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是社会所需要的,而且应当是工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精华和重要成果之一。因而,经济户口管理能为社会带来效率和效益。
  
  3.统一性原则
  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要在工商系统内全面统一推行。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制度,规定统一的内容,实行统一的标准,以统一性推动全面实施,避免各行其是,实现整体效应。目前,经济户口管理工作仍处在各省自行实施和发展阶段。虽然发展有快有慢,形式多种多样,水平有高有低,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的基础普遍有很大提高,形成了许多共识和相同、相似的做法,这为全国工商系统实行统一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强调全系统的统一性,不排除各地在遵守统一原则下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要将各地创造的成功做法加以推广,不断扩大统一性,从而增强整体效能的发挥。
  
  4.准确性原则
  制度制定和完善中,要明确建立的经济户口及内容要准确真实,对市场主体的检查要真实、发现的问题和处理要真实,信息的录入要准确真实、信息的披露要准 确真实。市场主体的身份明确、“户口”清楚,这是经济户口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条件。目前,市场主体的失真现象还较多存在,在经济户口管理工作中要防止和避免信息搜集不全面、录入不及时、录入不准确、披露出差错等情况的发生。
  
  5.激励性原则
  制度应当注重激励措施的运用。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者自身两个方面发挥激励作用,而且,作为综合运用工商各项管理信息的一项重要制度,理应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不只是单纯的掌握市场主体的信息,而是通过管理过程,确认和保护合法、制止和打击违法行为;并且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披露,对市场主体进行鼓励和约束。
  
  三、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应发挥的功能
  
  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履行监管职责的基础性制度,对工商部门全面履行各项监管职能和职责,实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工作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好和执行好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不仅能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又能实现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管控:不仅能促进管理者工作的规范,又能促进管理者工作责任心的增强和效率的提高:不仅能促进管理双方信用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应发挥以下主要功能:
  
  1.明晰工作职责和目标的功能
  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部门运用自身的多种管理职能对市场主体进行的管理,在职能范围内管理好市场主体及行为是其工作目标。据此,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相应地应当明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主体及行为的管理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和职责权限(级别管辖)的要求,各级工商机关都负有管理好管辖范围内市场主体的职责。具体来讲,一是要掌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状况,总量是多少、各行业是多少、规模情况、发展情况等。二是掌握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包括守法经营状况和违法经营状况。三是对市场主体不规范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治理,不同时期违法行为的重点,如何进行治理,治理的效果情况等。
  
  2.促进工商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改进的功能
  为了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有效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经济户口管理制度需要对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各地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已经在改进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一是实行分级管理和属地监管相结合,以属地监管为主的原则,推进监管关口前移。二是实行常规监管、综合监管和信用分类监管等管理方式,促进全面履职和有效履职。三是实行行政建议、提示和警示、告诫和劝导、信息披露的激励与约束惩诫等新的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合理化、有效性和指导性。
  
  3.规范管理双方行为的功能
  经济户口管理要反映两方面情况,一是市场主体的存续状况和信用状况:二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管理状况。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市场主体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要求。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的要求,是管理者的管理内容,各行各业的市场主体,不仅要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共同规定(准则),也要认真遵守针对本行业的工商管理(具体)规定。
  
  4.对市场主体管理绩效的评估功能
  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作为工商部门管理市场主体的一项基础性监管制度。它不仅是一项促进工商部门落实市场主体监管职责的制度,也是体现工商部门履职状况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工商部门应当准确掌握市场主体的真实情况,包括不同市场主体的存续状况: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时期的守法经营、违法经营情况,所占比例及增减情况;对违法经营的治理和效果(时效)情况,以及相同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考评等。
  
  5.服务社会的功能
  工商部门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有效管理,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以下作用:一是为经济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服务。通过对市场主体发展动态信息的准确掌握和发布,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作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市场主体创业和经营项目选择提供服务。二是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通过对市场主体信用情况的管理、信息的咨询和披露,褒扬守法经营者,惩诫和约束违法、失信经营者,为市场主体选择诚信、可靠的合作经营伙伴创造条件。三是为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提供服务。通过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商品、创立品牌和提供服务情况的披露,以及定期发布消费警示和商品检测情况,为消费者正确消费和选择消费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的不断发展,合作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竞争优势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农户本身经济实力有限,导致多数合作社的规模和竞争力仍然相对有限。因此,在
为了解河南省尧山白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鲁山县某羊场尧山白山羊的63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
9月29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挂牌仪式。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出席挂牌仪式,与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上海市领导共同为第一批25家入驻自留试验区的企
为了解2009-2010年间在河南、甘肃地区分离鉴定的5株大肠埃希菌O157(E.coli O157)携带stx的情况及不同分离株间stx分子进化与变迁的情况,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stx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一体化日益明显,加强异地消费维权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然而,省际、城际经济体之间消费
从江苏徐州地区分离到的以引起樱桃谷鸭产蛋下降和死亡为特征的1株病毒,命名为XZ株。对该病毒进行电镜观察、血凝试验、ELD50测定、RT—PCR扩增特异性目的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让所有动物都能适应复杂与持续变动的环境。科学家知道,将知觉经验转换成长期记忆,需要一个称为海马的脑区。研究甚至已得知这个过程需要哪些关键分子,但经验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涉及美国国家环保署(EPA)优先控制污染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
作者选用三叶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别对料水比、加盐比、不同pH和絮凝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叶蛋白提取率、蛋白质量分数为指标,以期获得三叶草叶蛋白提取的最
一项在全球范围展开的海洋生态调查表明,大部分野生海洋生物将在本世纪中期消失。如果不采取措施,海洋中丰富多样的生物将在近几十年中做消耗殆尽。该项研究的领导者博利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