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量大容郭云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起兵之初非常注意网罗人才。有一次,他命大将军徐达统兵扫荡中原,其它州县都望风而逃,惟有元将郭云死守城池,坚持不降。后来,徐达抓住了郭云,郭云破口大骂,但求一死。
  徐达把他押到南京,交给朱元璋,朱元璋赞成他的骨气,就放了他。朱元璋认为,郭云是个武将,若让他马上反戈打元朝会伤他的感情。于是,就慢慢感化他,并让他当一个县的知县。他上任后,为官清正,办事练达,很快把该县治理得很好。后来,朱元璋又将他提升,让他统帅部队,为明朝的统一立下很多战功。
其他文献
晋祠的名吃——油,是类似羊杂割的一种食品,用羊骨头等直接熬制而成,主要以喝汤为主,当地人也称喝油。  用大锅加水,放入羊骨头,同时加入花椒、姜、红辣椒、羊杂碎,加入羊血、粉条儿,舀上几勺羊油,放入调料,端锅,最后把小葱,香菜切碎放入锅中,一锅油就做成了。清清的、绿绿的、亮亮的、香香的,夹带的几片红辣椒,色艳香飘,色、香、味、美具全。顾客早早地就等在院中,他三碗,我二碗,络绎不绝,一会儿的功夫一锅油
期刊
2009年2月1日,113岁的胡家芝在南京举办了剪纸作品展,并被授予“南京市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全国引起轰动。作为全国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民间艺术家,胡家芝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每天读书看报,还能搞艺术创作,举世罕见。    剪纸——一生的挚爱    1897年春,胡家芝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书香门弟家庭。她的父亲叫胡传泰,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叔父是一位花鸟画家。胡家芝年幼时就和哥哥们在慈威私塾受过
期刊
关庆昌“走钢丝”,尽管心惊胆战,然而总是平安地走了19年。他手里究竟举着一把什么样的伞,使他的平衡掌握得这样绝妙?    在审讯室里。  坐在地中央木椅上的人,就是轰动全国的800两黄金盗窃案的大盗窃犯关庆昌。他55岁,上中等身材,宽宽的骨架,穿着灰色旧工作服,赤裸的脚脖子上系着脚镣。  他低着头,把一双眼睛隐藏起来。就是这双眼睛,关庆昌把它作为对付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工具,研究了我们19年,使许多
期刊
河北省井陉县县治天长古镇东、南、西三面临河,北依山岭,威严的城墙顺北高南低之势而成,远远望去俨然如簸箕,又叫天长簸箕城。  说这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倒不如说是一座千年城堡。它的周长仅三里二十步,而城墙之高却达三丈又五,为夯土之墙穿上了砖石铠甲,越发地象一座攻不可破的城堡。做为“太行八陉”之五、“天下九塞”之六的井陉,使这座锁住了东来西往的交通小镇,不得不扮演一座军事重镇的角色。  初识簸箕
期刊
二战结束后,蒋介石与日本人相互勾结,积极反共。为此,蒋介石与冈村宁次这对战时的对手在战后坐到了一起。蒋介石声言要“以德报怨”,不要日本人的战争赔款,也不要对日本进行占领,实则是他内心对共产党的恐惧,害怕一个破败的日本会造成日本共产党力量坐大,故而慷人民之慨。冈村宁次,这个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鬼子,在战后因为蒋介石的庇护而逃过了惩罚,免处极刑。于是,他将蒋介石视作再生父母,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听从蒋
期刊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1987年的农历除夕,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王虹推着轮椅上的徐良一同唱起《血染的风采》,徐良一夜之间成为名震华夏的风云人物。这时他已不仅仅是英雄,还多了一个明星光环,成为古今中外少有的明星英雄。  但是很快,伴随着这个共和国“一等功臣”的
期刊
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这是旧重庆街道火锅的真实写照。  旧重庆早期街边的摊子火锅,实不能登大雅之堂。以朝天门河边露天摊儿为例,就一炉,一铁锅以井字木格置锅中,摊主据一案操刀,菜类只有牛油渣、牛心、肝、大肠、腿肉、莲花白、大葱、蒜苗而已。船工、苦力辈劳动者选好切成大块的油渣、牛心、肝等若干块,摊主
期刊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筹备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  1949年6月,新中国政协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将拟定国旗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第六小组——“国旗、国徽、国歌”评选小组。组长马叙伦,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副组长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和著名作家沈雁冰(茅盾)。参加第6组的成员还有张奚若、田汉、郑振锋、郭沫若、翦伯赞、钱三
期刊
我来到罗马近郊的犹太人居住区,一个我所熟悉的犹太人邀请我去观看一次割礼仪式。 我们穿过一个拱形长廊,它很象一座雄伟建筑的残留部分。  我的犹太朋友告诉我说,这里曾是他们的宫殿,罗马帝国兴盛时期,犹太人的大使就住在这里。长廊的墙上铭刻着许多经文,但我没时间停下来细读。  我们走进犹太教堂里的一问密室,我发现房间里已经挤满了人。没过多久便来了一位老人,他后面跟着一个7岁左右的少年,少年手中捧着一只装
期刊
他是台湾“前副总统”陈诚的孙子,她是西藏牧民的乖乖女;他俩在事业巅峰时云游四海,又为慈善事业散尽千万家财。他们原本都是抱定不婚主义的人,共同的渴望是皈依佛门,却在活佛指引下600秒定下婚约。他们先结婚,后恋爱,书写了婚姻传奇。他是NPP公益创投基金会中国执行长陈宇廷,她是被誉为“妙音天女”的歌唱家央金拉姆。    西藏活佛说,你们结婚吧!    陈宇廷1964年出生于美国,是“衔着银汤匙出生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