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的创始人

来源 :新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艺术家致敬
  乔治·布拉克,法国画家。与毕加索早期作品同属印象派和野兽派。是最早将字母糅合进绘画,将颜料与沙子混合作画和使用拼贴画法的畫家。晚年作品包括静物画和风景画,风格渐趋现实主义。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立体主义”这一名称是由他的作品而来。
  布拉克是第一个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手段等方法的画家。
  他的画画面常常有和谐的色彩以及典雅流畅的线条。
  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抽象图形,来强化画面的构成效果。他的制作过程越来越简洁、大胆,作品的效果也愈加直接、明了。
  他从抽象起步,再慢慢地转向具象,在交迭的抽象图形中寻找他的主题。
  真实的物体常常在画儿中被他分解为各种色彩、曲线以及不规则形状,奇妙地组合为一种新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时候,细微的沙粒和油彩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粗糙的画面背景。
  不同的笔触和笔法模拟出桌子的木头纹理,并刻画出地毯或壁纸的花纹。画面的构成感更强,色彩的运用也更富于装饰性,显示出画家对材料、质地、装饰图案以及颜色运用方面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当当当……”我正在敲响一户农家的院门,“亮亮在家吗?”  门开了,迎出来的是兴高采烈的小男孩儿,他笑得既开心,又有几分腼腆。孩子什么也没说,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将我领进屋。这是不善言谈的他最热情的表达方式了。  亮亮的奶奶迎在屋门口,她接过我手中的一大包物品,把我拉到屋里,我们便像以往一样唠起了家常,言语中全是关于亮亮的事情。比如他的学习情况,他在家中的表现……  我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来亮亮家了,
期刊
“一、二、三、四”,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口令,就像一首歌,它让我想起了战场上无数的英雄,想起了守卫边疆的战士,想起了在草丛中绿色的身影,也想到了我的军训生活。  记得那天,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次走进省实验中学的校门,开始了我的军训之旅。挺着笔直的身子,双手夹紧裤线,双脚分开六十度,挺胸、收腹……十分钟的课间休息快得像一秒,而站十分钟军姿像一年那样漫长。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滚落下来
期刊
西西亚·洛德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是一位教师,已经写过很多文学作品。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类刊物的出版和写作。有了两个孩子后,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使她再度接触并回忆起美好的童书世界,继而提笔尝试儿童小说的创作。《大卫的规则》是她的处女作,一试啼声即获美国纽伯瑞银牌奖。作品题材来自作者的切身体验。她的小儿子是自闭症患者,她的女儿因为跟着她同出同进,从小就认识了一些像弟弟这样的特殊儿童。这本小说正是以“姐姐”的
期刊
在家。你們找他有事情吗?
期刊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绝对是一个最能引发诗意的季节。有人会在这个季节里不由得感伤,特别是看到落叶飘飞、黄花满地,满眼都是凋零的生命时,自然就会想到这是一个不幸的结局。想当年,杜甫站在三峡岸边的高山上,看到无边无际的落叶随风飘零,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无语东流,便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期刊
抚顺市顺城区抚顺城第四小学的学生、家长共300余人齐聚高尔山脚下,舉行了“我登山,我成长”亲子登山活动。  你看,家长和孩子们,大手牵着小手,相扶相伴,相互鼓励,共同体会登山乐趣,共同向体力、勇气和意志力挑战。到达山顶时,所有的学生、家长、老师合影留念,孩子们为胜利而欢呼雀跃,那一张张笑脸像朵朵绽开的花儿。  (责任编辑 王天抒)
期刊
编剧、摄影: 云 海  演员:王大宝——张浩宇(饰)  李小萍——石泽禹(饰)  拍摄地点: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1.在班级足球队我是一名前锋,我努力提高球技并竭尽全力去踢好每一场比赛,争取获得胜利。  2. “王大宝,好样的!”每当我取得进球,场下的同学都热血沸腾地欢呼着,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3. 球场上,我可以说是班级里的英雄。可是从球场回到教室,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平平,便被淹没在
期刊
位于云南禄丰的世界恐龙谷门口,十个大字迎面而来:“等你两亿年,相遇恐龙谷。”解说员姐姐说,如果把地球的诞生比作24小时,恐龙时代占据1个小时,而人类,只占了1秒。由此看来,恐龙并不笨,它们存活了这么久,自然有它们的生存之道。学者甚至推论,如果不是恐龙灭绝,奔龙足以发展成为高智商的动物,就像人类会抑制新生,它们也会以强势抑制我们人类的诞生,也正是6500万年前的灾难反而成全了人类。恐龙时代可谓“伟大
期刊
观察下面7幅画儿,判断出每幅画儿里人物的职业。  铁匠  卖版画的  卖扇子的  卖花的  箍桶匠  卖鱼和乌龟的  卖茶的  在日本江户(东京的古名)的大街小巷,有许许多多的流动商贩,他们有的卖版画,有的卖扇子,有的卖胭脂水粉,有的賣书……可谓应有尽有。下面这些木板版画,是18—19世纪初日本城市的生活快照。
期刊
听妈妈说,以前沈阳是重工业基地,到处是破旧的厂房和低矮的棚户,无数大烟囱每天都在不断喷吐着翻滚的“灰龙”、“青龙”和“黑龙”。由于缺少绿化,很多地方裸露着泥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地泥泞。街道两边最多的是柳树,春天飞毛毛,夏天掉虫子,秋天落枯叶,冬天掉枯枝。护城河的水很浑,上面漂浮着垃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可如今我看到的沈阳并不是这个样子。这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污染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