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运用,探索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推进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数学意识
  1.1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让数学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渐引导学生加强抽象,弄清概念的含义”,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让学生参予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1.2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生活中的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拔高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成为我们引入正数、负数的实际背景;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为我们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实际背景。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座位、电影院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接受的亲切自然。通过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让学生亲临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多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通过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过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1.3贴近生活设计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通过解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联系农业科技、生产建设、商品流通等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对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把本地城区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城区有关部门的坐标,再根据有关部门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用开放教育形式训练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2.1开设数学活动课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动手操作、写调查,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例如,学了解直角三角形后,鼓励学生说出测量山高、河宽、预测台风的方法和步骤;学完了“垂线段最短”性质后,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等等。这样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明白,其实数学离自己不远,从而扭转部分同学的的消极厌学情绪,明确“数学有用,要用数学”的学习目的。
  2.2数学不但是必需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思想
  数学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完成,利用课外、假期、实习见习,引导学生调查、采集生产生活中数学应用实例加以分析求解,指导学生将结果写成小论文使学生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3在各科中渗透数学思想
  物理、化学、地理等其它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好课程。可举办讲座如“数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既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又促其思考新问题。
  把数学应用和教学有机结合,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实施素质教育应激发学生填补空白的欲望、敢为天下先的胆量和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在问题解决中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
  问题解决教学,实质是思维的训练过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辨证思维,并用以指导今后整个人生的各种活动。经过长期问题解决培养的学生决不会“高分低能”。比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情趣,并经历探索的过程。
  3.2.建模训练
  对学生在实践调查中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数学模型,如水利、交通等问题可化为代数方程组等。通过建模活动,能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对提高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应用的基础,没有对数学知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无法谈应用的,因此,“数学应用"绝不是抛开“双基"让学生一味地模仿、记忆各种有关数学应用的模型,而是要求通过教学重现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数学观。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总结72例卵巢恶性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同时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纳入系统性Meta分析,分
近十年来,我场甘蔗施肥多偏施氮素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增产效果却逐年降低、病害逐年严重,这到底什么原因?毛主席教导说:“氮、磷、钾要很好地配合使用。”两年来,省甘科
【摘要】本文立足应对当前互联网络时代多元、开放特点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挑战,提出教师必须坚持新课程改革的“预设-生成”理论,树立多元价值理念以民主对待学生,“教会顺从”到“教会选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对话,构建思想品德课程高效课堂,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络时代;思想品德课程高效课堂;多元价值理念;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421  1.互联网络新时代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影
一、麦后直播棉花的增产效果慈溪棉区历来采用粮棉两熟套种的耕作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一耕作制在新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例如许多社队的冬作行距缩小,春粮密植
【中图分类号】G630  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对学生的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认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学生所渴望的,又是好多教师所追求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谈何容易?究其根源,应该是很多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教师不能真正改变观念,师生平等就只能是口号,是空中楼阁
目的比较中晚期子宫颈癌采用单药顺铂、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ⅡB~ⅢA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一、高粱蔗是一种新型糖料作物高粱蔗是广东甘蔗糖业食品科学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在1970年以来,用高粱(母本)与甘蔗(父本)杂交初步育出的一
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增强辨识算法的鲁棒性,是提高整个自适应控制器的鲁棒性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法是在自适应回路中引入一个频率充分丰富的内部信号,使持续激励条件成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P805 microcomputer parts(including 12 inch CRT and 80 line printer), DJCX-A multifunction prec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boxes and 48K
机械手、假上肢以及未来的矫正装置都需有较好的触觉传感系统,以便达到如下的三个重要的目的:1.物体表面的触觉探索、探子与摸索;2.物体的触觉处理;3.外形的感知。本文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