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壮铗普瘿蚊同物异名形态结构及线粒体COⅠ基因证据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芒果壮铗普瘿蚊是近年来在中国爆发成灾的主要害虫,2003年被命名为新种Procontarinia robusta Li,Bu & Zhang, 2003。通过对其幼虫、蛹、成虫形态的电镜扫描观察以及虫瘿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序列(488 bp),确定了P. robusta与早先报道的P. matteiana Kieffer & Cecconi,1907为同一物种,两者是同物异名。
  关键词 Procontarinia robusta; Procontarinia matteiana; 同物异名; 电镜扫描; 线粒体COⅠ基因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Evidences of Procontarinia robusta Synonyms o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Mitochondrial COⅠ Gene
  CAI Hongjiao1, WANG Hongyi2 *, LIAO Furong2, LUO Yujie3, GAO Zhan1
  1 Fishery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2 Xiame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3 Xiamen No.1 Middle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Abstract Procontarinia robusta Li & Bu & Zhang(Diptera: Cecidomyiidae)has outbroke in recent years and was defined as a new species in 2003.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larvae, pupae, adults and gall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eanwhile, the sequence of 488 bp gene of mitochondrial COⅠ gene was determined to compare within different populaitons. Our study proved that P. robusta and P. matteianan are synonyms from the evidences of morphological structre and the mitochondrial COⅠ gene.
  Key words Procontarinia robusta; Procontarinia matteianan; Synonym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itochondrial COⅠ gene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08.019
  世界上芒果瘿蚊害虫有21个物种[1]和10个未知种[2],在21个已知种中有15种属于普瘿蚊属(Procontarinia),由于瘿蚊的虫瘿容易看见,但是成虫个体微小很难采集,该属的分类一直都比较困难。
  芒果壮铗普瘿蚊1999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岛内芒果[Mangifera indica L.(Anacardiaceae)]行道树上首次发现[3-4],寄主专一性强,只为害芒果树,为害严重的每个叶片可达到500多个虫瘿数,受害植株叶片受害率常达100%。2003年通过成虫形态描述,由李军等鉴定为新种Procontarinia robusta Li,Bu & Zhang, 2003[5],属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普瘿蚊属(Procontarinai Kieffer & Ceeconi)。近几年在福建省扩散趋势逐年增加,导致芒果园产量降低,果树生长发育受阻,芒果壮铗普瘿蚊是否是新种或者为入侵害虫值得商榷。因此通过现有历史资料比较虫瘿与瘿蚊成虫形态描述,发现与早先报道的东南亚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发生的P. matteiana Kieffer & Cecconi物种相同[6-7]。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就有文献对该虫命名。此外虫瘿形态与瘿蚊物种一一对应关系在很多物种上得到验证[1],不同的物种导致虫瘿形态不同,虽然瘿蚊的形态肉眼很难观察,但虫瘿的形态肉眼非常容易判断从而推断瘿蚊种类,本文从虫瘿形态特征、幼虫、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线粒体COⅠⅠ基因来阐述该虫P. robusta应与P. matteianan的同种异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昆虫采集 以芒果壮铗普瘿蚊成虫为试验虫源,根据该虫的地理分布和文献查询,选用福建省5个地理种群和东南亚东帝汶种群进行分析(表1)。采集芒果树上即将羽化的虫瘿叶片,枝条末端棉花加水包裹保湿,放入密封袋内,待羽化后收集放入无水酒精离心管中,写好采集标签,-20 ℃保存备用。东帝汶岛瘿蚊物种(P. matteiana)由Peter Kolesik博士提供。
  1.1.2 电镜扫描系统 扫描电镜型号:TM-1000 SEM(Tokyo, Japan)。用镊子在解剖镜下细心拨开虫瘿,挑取幼虫、蛹待用,从密封袋取出刚羽化的雌雄各3头,置于蒸馏水中清洗后,经过乙醇脱水,自然干燥,用导电胶粘于扫描电镜样台上,喷金,在电镜下观察,加速电压10 kV。   1.2 方法
  1.2.1 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COⅠ基因序列片段(488 bp)提取技术参考Kolesik等的方法[8],总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购自TaKaRa宝生物工程(大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每个地理种群各取3只,每只分别提取DNA,PCR扩增纯化及测序,重复3次。引物为:5′-GGATCACCTGAT
  ATAGCATTCCC-3′(COIS)。5′-CCCGGTAAAATTAA
  AATATAAACTTC-3′(COIA)[9]。PCR反应体系为50 μL:dNTP Mixture(10 mmol/L)1 μL,10×Easy TaqTM Polymerase Buffer(includes 20 mmol/L MgCl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2.0 μL,Easy TaqTM DNA Polymerase(5 U/μL)0.6 μL,模板DNA 6 μL,加灭菌双蒸水(DDW)至终体积。PCR反应程序:95 ℃预变性3 min;94 ℃变性45 s,52℃退火1 min,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委托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完成。
  1.2.2 数据处理 利用Chroms软件读取测序结果,利用DNAMAN软件进行拼接及同源性比较,利用MEGA 4.0软件计算种群内及种群件的遗传距离,并将序列在NCBI上进行比对。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瘿形态特征
  成虫产卵于叶背,幼虫孵化后侵入叶肉,刺激叶肉在叶片正面形成圆柱形凸起,而叶背几乎观察不到任何症状,随着幼虫的虫龄增加虫瘿增大,虫瘿颜色由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色、深绿色、最后形成坚硬的黑色虫瘿(图1、2)。幼虫在虫瘿内生长化蛹,生长后期虫瘿顶端形成深褐色圆形盖子,瘿蚊羽化时破壳而出(图3)。成熟虫瘿直径约为0.5 mm,高度为1~2 mm(图4)。瘿蚊害虫具有显著的为害特征专一性,即特定物种与其形成的虫瘿形态一一对应[1]。Kieffer等将该虫命名为Procontarinia matteianan[10]。Mani曾描述印度芒果树上该虫虫瘿的特征,书中展示的图238#与厦门本地形态一致[6]。
  2.2 卵、幼虫形态特征
  卵肉眼基本不可见,产卵于叶背,直径约为0.14~0.15 mm[11]。幼虫淡黄色,一共3龄,1龄体长0.15~0.60 mm,2龄体长0.60~1.00 mm,3龄体长1.00~2.10 mm[11]。幼虫无头无足型,头部圆锥形缩入体内,胸部3节,2龄幼虫可见第一胸节腹面有一红褐色三叉戟状剑骨片,腹部9节,各一对气门,腹部侧面有明显的刺突性鳞片(图5)。
  2.3 成虫形态特征
  成虫描述见李军等[5]及Cai等[2](图6)的报道:雄虫体长具有淡黄色腹部有三条平行的深棕色盾片。触角鞭节和腹部均稀疏的覆盖刚毛。雌雄个体微小,翅展后翅长为1.40~1.90 mm。雄虫触角12+2,鞭节为双节型,每个鞭节近球形,由一圈环丝和一圈长刚毛组成(图7)。
  雌虫触角鞭节筒状,基部着生一圈短粗刚毛,中部由一圈波浪状环丝缠绕在各结节(图7)。产卵器极短,唇片状,末端着生一圈长刚毛,其余地方短毛覆盖(图8),雄虫具有强壮的钳状抱握器,中间为管状阳茎(图8)。其形态描述特征与Kieffer描述一致[10]。
  2.4 COⅠ基因DNA比对
  扩增所得的COⅠ基因序列长度为488 bp左右,与预期的产物大小相近(图9)。将所得序列进行拼接校对,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所测的序列与昆虫mtDNA COⅠ基因(瘿蚊科,普瘿蚊属等)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4%~100%),因此可以确定测定的序列为COⅠ基因序列。不同地理种群瘿蚊COⅠ基因可清楚判读区域为488 bp。
  对不同地理种群的序列进行对比,得到同源性的比较值(表2)。从表2可知,东帝汶、福州、厦门集美、泉州和漳州地区的芒果壮铗普瘿蚊同源性100%,可以确定P. robusta与P. matteiana为同一物种。与厦门思明地区的芒果壮铗普瘿蚊仅有2个碱基差异,同源性也校高,外在NCBI上选择同属于普瘿蚊属的2个物种比对,与澳洲P. pustulata和日本物种P. mangicola相比,同源性为83.20%~85.45%。可以确定本试验虫种与P. pustulata和P. mangicola并非同一个物种。
  3 讨论与结论
  由于瘿蚊的个体非常微小,分类鉴定非常困难,但是瘿蚊的瘿壳特殊专一性是区别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每个瘿蚊物种的瘿壳形态构造差异很大,可作为主要分类依据之一,虽然前人对瘿蚊的成虫形态有详细的描述,但是本文结合电镜图片,更加清晰直观从瘿蚊的为害特性、虫瘿特征、瘿蚊各个虫态生物学特性进一步验证了芒果壮铗普瘿蚊P. robusta与P. matteiana为同物异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序COⅠ基因片段,两者的同源性为99.59%,其中东帝汶岛与福州、漳州、泉州的地理种群为100%,进一步验证2个物种为同物异名。Cai等测定显示P. robusta与东帝汶P. matteiana的 COⅠ基因一致[2]。因此笔者认为P. robusta与P.matteianan应为同物异名。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比对,确定了东帝汶与国内种群分子水平上没有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Gagné R J. Update for a catalog of the Cecidomyiidae of the world[OL]. http://www.ars.usda.gov/SP2UserFiles/Place/12754100/Gagne_2010_World_Catalog_Cecidomyiidae.pdf]. Accessed on 2010. 10/08/2011.   [2] Cai H J, Kolesik P, Wang H Y, et al. Description of the immature stages and gall morpholgy,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of Procontarinia robusta, a gall midge(Diptera: Cecidomyiidae)damaging leaves of mango Mangifera indica L.(Anarcadiaceae)in southern Asia[J]. Aust J Entomol, 2013, 52: 206-211.
  [3] 张清源, 林振基, 王宏毅, 等.一种新的危害芒果树叶的瘿蚊害虫[J]. 华东昆虫学报, 2003, 12(2): 107-109.
  [4] 苏燕苹, 张万旗, 王 谨, 等.芒果壮铗普瘿蚊在厦门危害情况及化学防治研究[J]. 福建热作科技, 2006, 31(3): 1-3.
  [5] 李 军, 卜文俊, 张清源. 危害芒果叶片的瘿蚊科——中国新纪录和一新种[J]. 动物分类学报, 2003, 28(1): 148-151.
  [6] Mani M S. Cecidotherca Indica[J]. Agra University J Res(Science), 1959, 8: 91-279.
  [7] Docters van Leeuwen-Reijnvaan J, Docters van Leeuwen W M. The zoocecidia of the Netherlands East Indies[M]. Batavia: Drukkerij de Unie, 1926: 324.
  [8] Kolesik P, Rice A D, Bellis G A, et al. Procontarinia pustulata, a new gall midge species(Diptera: Cecidomyiidae)feeding on mango, Mangifera indica(Anarcadiaceae), in northern Australia and Papua New Guinea[J]. Aust J Entomol, 2009, 48(4): 310-316.
  [9] Yukawa J, Uechi N, Horikiri M, et al. Description of the soybean pod gall midge, Asphondylia yushimai sp. n.(Diptera: Cecidomyiidae), a major pest of soybean and findings of host alternation[J]. B Entomol Res, 2003, 93: 76-86.
  [10] Kieffer J J. Description de galles et d'insectes gallicoles d'Asie[J]. Marcellia, 1909, 7: 149-167.
  [11] 王伟新, 王宏毅.芒果壮铗普瘿蚊生物学初报[J]. 福建农业学报, 2005, 20(2): 74-76.
  责任编辑:赵军明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特征规律,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60份不同来源地麻疯树的22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在种植3 a的植株主干高度变异范围最大(3.0~37.3 cm),变异系数为55.03%,其次是叶厚、花序柄长、雌雄开花比例、结果数、二级分枝数和雌花数,变异系数都大于27%,变异幅度最小的为果横径(2.02~3.07 cm),变异系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明确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方式之一。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即通常所说的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将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结合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
期刊
摘 要 选用18对InDel引物和15对SSR引物对30份樱桃番茄高代自交系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InDel标记比SSR标记的多态性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30份樱桃番茄种质材料两两间的遗传距离(GD)在0.052~0.99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391,遗传距离小于0.5的种质材料占到了77.24%。在相似系数为0.65的水平上,可将30份樱桃番茄材料分为3类。 
期刊
摘 要 为探索适用于茶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2-DE),比较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改良酚抽法2种不同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蛋白上样量对2-DE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酚抽法更适合茶树总蛋白质的提取;采用1.5 mg的蛋白质上样量,最终可获得蛋白质点较多、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树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树;叶片;蛋白质组学;
期刊
摘 要 采用盆栽试验结合传统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茄科蔬菜轮作对高发枯萎病蕉园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连作后,土壤中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为连作前的16.53和1.92倍;与香蕉连作相比,辣椒和茄子轮作后,土壤中细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02和2.82倍,真菌分别显著降低了96.31%和98.42%,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显著降低
期刊
摘 要 研究毛竹关键生理阶段春笋幼竹期各龄级母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养分动态变化规律,并同小年期的相应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时期,光合器官竹叶生物量分配比例随竹株年龄增大而减小,其干质量占地上器官生物量干重的7.09%,比小年期的相应值增大了36.4%。在春笋幼竹生长初期,母竹叶片中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竹根中则略有升高,此后均趋于稳定;钾元素在母竹叶片中的含量随春笋幼竹生长而迅速升高,5月份达最
期刊
摘 要 采用改良CTAB法研究经硅胶干燥法和保鲜法保存的五唇兰叶片DNA降解规律,并比较两种保存方法叶片DNA的保存时间,为叶片的野外远距离采集提供指导。结果显示,采取硅胶干燥法进行保存的五唇兰叶片DNA和SOD以及POD的含量下降迅速,第1天DNA的产率已经下降到65.4 ng/g,ISSR引物可以检测出7条清晰的条带,第2天DNA则降解完全,SOD和POD含量2 d内快速较少,第2天分别降到6
期刊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对于人民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要认真倾听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以多种方式推动解决,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甘肃各级人大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则,规范和细化人大代表收集处理群众意见建议的程序,协助代表更好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推动有关机关组织通过办理代表建议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人大代表以灵活多样的方
期刊
摘 要 以不同花色、不同发育时期的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e Benth.)花瓣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及pH值的Tris-HCl和磷酸缓冲液(PBS),获得提取花瓣中过氧化物酶(POD)的最佳浓度和pH值,并对不同花色、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分别选出0.4 mol/L Tris-HCl,pH7.0和0.1 mol/L PBS,pH7.
期刊
摘 要 成熟度是决定胡椒采收的关键因素,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探索其相互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胡椒碱、挥发油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的胡椒碱、挥发油、总多酚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与胡椒鲜果成熟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31、-0.746。采收胡椒时宜根据产品特性来选择不同成熟度的果实。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