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听力问题10问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全国范围内听力障碍残疾人口达2000万,长期居于各类残疾之首。一个听力障碍的儿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干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其家庭将要承受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而如果能早期发现,大多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使孩子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护理也可极大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
  那么,哪些问题会影响宝宝听力?家长怎样才能发现宝宝听力异常?孩子听力有问题,该如何治疗?本文选取家长较为关心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1.妈妈怀孕时感冒后吃药了,会导致宝宝听力不好吗?
  妊娠早期尤其是在前3个月,正是胎儿听觉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听觉器官极其娇嫩脆弱。如果在这个阶段母亲得了感冒,尤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风疹、疱疹、腮腺炎、流感病毒等,是有可能对胎儿的听力产生影响的,造成先天性耳聋。
  临床上大部分常用药物在一定剂量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有些药物对耳朵可能有毒性,会导致宝宝听力下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2.怀孕时进行胎教,将耳机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音乐,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展吗?
  孕期不宜将耳机直接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节奏过强、力度过大的音乐,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听力下降。
  3.新生儿第一次听力筛查没有通过,该怎么办?
  新生儿初次筛查是指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如果未通过,建议在出生后42天进行第2次筛查。如果42天的复查仍有问题,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再次复查。
  4.家长该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听力是否正常?
  ①吸吮喂奶观察法 在宝宝吃奶时,制造一定的声音,最好在宝宝吃得最尽兴时,发出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正常情况下,宝宝吸奶的节奏或动作会改变甚至停止吸奶,有时也会出现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动等现象。
  ②睡眠测试法 在宝宝入睡时(浅睡状态),在其两耳侧分别敲铃,观察孩子会不会被响声惊醒,或出现眨眼、身体抽动等动作。如果处于深睡状态,家长可捏宝宝鼻子,在宝宝快醒来时,再重复测试。
  ③转头测试法 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给他一个小玩具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在孩子身后左、右两侧分别突然敲铃,观察宝宝是否会主动去寻找声音。
  5.耳聋会遗传吗?
  耳聋是可以遗传的,但并不代表父亲或母亲有耳聋就一定会遗传给宝宝。可通过基因筛查来明确父母双方的基因特征,从而判断宝宝出生后发生耳聋的概率。
  6.孩子听力有问题,想怀第二胎该怎样避免孩子将来听力异常?
  建议有这样情况的父母进行基因筛查。第一胎宝宝听力有问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父母进行基因筛查,可判断第二胎宝宝出生后发生耳聋的概率。
  7.新生儿被确诊为听力异常,该如何治疗?
  首先,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常见的原因有耳屎(耵聍)太多堵住了耳道、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当耳聋较严重、药物治疗无法挽回时,需要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来恢复听力。
  8.助听器该如何选择?
  助听器的选择涉及多个方面,如:进口的还是国产的?盒式、耳背式还是耳内式?骨导助听器还是气导助听器?选择因素较多,但无论选择何种助听器,首先要对患儿进行全面准确的听力评估,明确耳聋性质和程度。孩子表达能力较弱,检查配合度较差,部分还伴有先天性外耳、中耳、内耳畸形,牵涉到今后可能的手术问题,更需要至正规医院的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检查。检查后,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助听器选配建议,并提供佩戴后的患儿跟踪调机服务。
  9.人工耳蜗是什么?它如何保证宝宝听到声音、学会讲话?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可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植入的电极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产生听觉。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它的问世挽救了大量严重的耳聋患儿,使他们避免长大后成为聋哑人,其中大部分患儿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10.人工耳蜗植入是否有必要?最佳植入年龄是几岁?
  对于严重的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药物治疗和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往往较差。关于植入时机,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是,年龄越小越好,手术条件好的患儿可考虑在数月大时进行手术。因为植入人工耳蜗后,大多数情况仅仅是为患儿提供了听力,但宝宝要学会讲话,还需要大脑言语中枢的正常发育,这一中枢大约在5岁左右完成发育。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宝宝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需尽快考虑手术,否则等宝宝年龄太大,错过了言语中枢发育的“黄金时期”,再植入人工耳蜗,宝宝也只是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懂讲话,是非常可惜的。
其他文献
在电子产品大爆发的时代,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视等各式各样的视频终端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青年人、中年人、老人,人手一部手机;大街小巷、地铁公交上,“低头一族”屡见不鲜。人们用手机看小说、发微信、评新闻、写微博、交友订餐,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甚至回到家也“机不离手”。于是,眼病患者明显增加。  视频终端使用不当,眼部问题多  长时间和高频率使用手机等视频终端,易导致哪些眼部问题? 
LEEP术,即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主要用于CIN(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即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切除宫颈癌发病高危区(移形带),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疼痛小、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LEEP术的广泛开展,使众多癌前病变甚至原位癌患者得到了治愈,保留了子宫和生育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1.哪些情况需要做LEEP术  施行LEEP术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8月6日,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开幕,在观看比赛的同时,相信大家对运动健身的兴趣倍增。我们从读者来信、邮件中筛选了很多关于奥运会的有趣而实用的问题,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回答,以解开大家心头的疑点。
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微摩/升,女性高于360微摩/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脏损害,可引发高尿酸血症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变,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致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肾病的防治成为肾脏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  攻补兼施治疗“痛风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追星”合情理,但不宜过度  十几岁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慢慢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这是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社会角色的“空白期”。一般地说,成年人可通过工作、为家庭的付出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但未成年人依附于父母,无法体会自身的价值,他们的社会角色就处于空缺的状态。而“追星”恰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明星其实是孩子的一个榜样,更小的孩子可能会以父母师长为榜样,但随着孩子的
煲汤,最能体现烹饪技艺。不过,汤的浓郁、清淡与各地的口味习惯相关,没有评判标准来划分是浓汤好或清汤好。但是,当我们把营养卫生与风味结合起来分析时,那些传统的煲汤方法就需要推敲或改进一下了。  煲出一锅营养汤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周爱东  软肋:传统煲汤的缺点  许多人认为,煲汤时间越长味道越美味,一锅汤煲2个小时算短的。在一些特别讲究的私房菜馆里,煲一锅汤需要5小时,甚至超过8小时的也很常见。
近年来,由于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腰背部的慢性劳损变得极为常见,很多人都曾有过腰背痛的感觉。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筋出槽”,“骨错缝”。因此,石氏伤科提出系列练功锻炼方法,不论是配合治疗还是预防保健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强筋固
生活实例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陈老伯脫下厚重的棉袄,开始每天锻炼身体:上肢贴壁“爬墙”、转肩、打羽毛球……几天以后,陈老伯出现了肩膀酸痛。他以为是缺乏锻炼引起的,便增加了运动强度。不料几天后,陈老伯肩膀酸痛越发严重,右上肢活动也受限,不仅羽毛球打不成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吃力,更不要说提重物了。陈老伯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因为运动过度,他的“肩袖”损伤了。  认识肩袖损伤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四块
“全谷物,营养 ”是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谷类食品,尤其是全谷物,被营养学家推荐作为餐盘中的“主角”。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十大中国好谷物”的甄选结果。在“茫茫”谷物“大海”中,共有10种被全国营养学家一致评选为营养丰富且适合中国人食用的全谷物。  1.全麦粉  2.糙米  3.燕麦米/片  4.小米  5.玉米  6.高粱米  7.青稞  8.荞麦  9.薏米  10.藜麦  不仅是我国
我自学医之时就与《大众医学》相伴,得益于其启蒙,我从一名忠实的读者逐渐成长为从医之余也热心于医学科普创作的撰稿人。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及从医经验的积累,我深切认识到民众对疾病防治的认知与专业人员有较大差距,對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影响很大。与疾病作斗争是一场多层次、立体化的群众战争,既需要不同专业的医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也需要广大民众对疾病及维护自身健康的正确理解及认识,有病治之,无病防之。我从事肿瘤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