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网络强国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要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凝聚社会共识。网上网下要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习近平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要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链 接
  关于网络强国战略,习近平还这么说:
  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
  2.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指出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
  4.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
其他文献
当今正处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每天都产生巨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运用对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运营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IDC数据监测平台分析指出,2015年全球数据规模总量已经超过10ZB,相当于比人类过去历史的数据总和还多,有专家学者预计到2020年左右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惊人的40ZB,届时地球上人均数据量预计将达到5247GB。据统计,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30
期刊
6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来自中、德、韩三国互联网业界的巨匠、三位国际互联网名人堂的入选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荣誉会员胡启恒女士,德国互联网之父Werner Zorn教授,韩国互联网之父Kilnam Chon教授出席会议,在“乔纳森·波斯塔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先生的主持下,分别就各国互联网发展优势、全球互联网将面临的挑战等话题展开一场生动的对话,并为全球互
期刊
近日,“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让授课教师获得超过1.8万元时薪”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对“在线教育”的广泛关注。从慕课(即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到在线课堂,再到层出不穷的教学APP,互联网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场最大的革命。它既可以传输文字,也可以传输音频与视频,同时,还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分享。以当前形势来看,以互联网为平台,向“互联网+”借力将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在此过
期刊
杨祥认为,当前我国在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实现在线教育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先后两次参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关于在线教育研讨会。作为一直致力于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专家,他结合自身实践,谈了对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在线开放课程成效显著  杨祥在会上指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我国高校在线开
期刊
在互联网+制造业方面,青岛红领集团堪称中国企业“触网”典范之一。通过13年的探索之路,红领集团走出了闻名全国的“红领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量身定制服务。为顺应时代,红领集团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核心能力、核心业务重新注册了“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酷特智能互联网服装定制业务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均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  是什么让酷特智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绩?在此次蓝海沙龙上,酷特智能系统讲
期刊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而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协同制造的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对企业来说,顺应科技革命的变化趋势,在引领市场、创造市场上下功夫,
期刊
新时期‘互联网+电子政务服务’开放合作研讨会  6月22日,由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联合主办,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时期‘互联网+电子政务服务’开放合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作主旨演讲;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分享了GIS在智慧国土中的应用;Esri、阿里云、华三分别围绕“地理信息+”、“大数据”、“云
期刊
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视察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时,提出将无锡建成“感知中国”中心,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正是这一关键节点,开启了无锡建设智慧城市的大门。短短几年间,无锡就凭借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民生、智慧管理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城市综合实力迅速攀升。  在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克平表示,智慧城市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而产生的,例如
期刊
9月9日-11日,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宁波顺利召开。本届智博会围绕“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的主题,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汇集行业精英一起探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智能经济和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策略,同时也着力开展项目对接和合作。  展览突出专业技术路线,VR大放异彩  本次展览突出专业技术路线,谋划布局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制
期刊
山东威海,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在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马龙看来,城市最简明扼要的定位就是市民生活和就业的港湾,加上“智慧”二字以后,要思考的则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为市民生活和就业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  威海的智慧城市建设,着重做了四方面工作。首先,是服务。建设了威海市民网,主要以政务服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核心,截至今年8月底已经可以提供1898项服务,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