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结构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径外有路撩兴趣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通过情境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授《回声》一课时,我先播放了歌曲《山谷静悄悄》,美妙的歌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设疑:“同学们知道歌曲中山谷为什么会产生叮咚─叮咚、叮咚─叮咚的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回声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前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 幽窗话语落美感
  1.欣赏画面,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展示教材的优美意境,让学生感觉美景即在眼前,从而激起强烈的审美欲,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先启发学生回顾他们所知道的世界著名城市及旅游胜地的特色风光,水到渠成地引出威尼斯的介绍。随后,播放纪录片《威尼斯风光》,让学生一睹威尼斯的美景,使其对独特的小艇产生兴趣。多媒体的巧妙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和作者共同享受诗一般美的意境。
  2.音乐渲染,品味语言美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它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语文课上适当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乐曲,是提高审美素养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授《二泉映月》时,我让学生倾听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二胡曲,欣赏树木葱茏的惠山和水面月光如银的二泉,浏览戴着墨镜、穿着长衫、手拿二胡的阿炳图像。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很快陶醉于美妙的意境,自然而然地感悟出作者的语言美。
  3.播放影片,领略结构美
  文章的思路,体现了文章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文章思路,领略文章的结构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飞夺泸定桥》一文中“飞夺”是全文思路的线索,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设计了“设疑引读”与“解疑精读”两个环节。期间播放《大渡河》等影片片段,使学生目睹红军那令人惊心动魄的“飞夺”壮举。学生再由像入文,讨论相关问题,读文解疑。这样,学生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白了文章以“飞夺”为线索逐步深化、结构严谨的写作特色,领略了文章的结构美。
  ● 碧水云天破重难
  学生的认识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可以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感知。
  例如,在教授《鲸》一课时,针对如何理解课文难点“鲸为什么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做了现场演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达到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课堂效果。
  ● 意犹未尽寻创新
  教师的教学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反馈,既方便、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例如,在《再见了,亲人》一课结束后,我准备了一个练习,要求概括课文内容。我用多媒体出示这一部分问题,学生口头填空,填一处,我按一下鼠标,屏幕上即显示出填好的答案,这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吸引其注意力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又巩固了课文内容,增进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性不容忽视,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运用适时的多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了在现有形势下进行创新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教学模式比传统模式优越的观点,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自我国实行新课标以来,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引导大学生快速入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门类,在大学生所有专业学科中发挥着
笔者自 1991年~ 1999年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关节内封闭疗法 ,检测 40例颞颌关节紊乱症 (TMJID) ,并与传统对颞颌关节紊乱症采用保守疗法 4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 :醋酸强
以研究区周边19个气象站点的降雨数据为基础,通过空间插值拟合得到研究区2010年8月13-14日区域的降雨分布图,同时,将研究区划分为138条小流域;通过分析和统计这次降雨过程触
随手敲入关键词,微博上学生的呼声蜂拥而至,不仅仅是文字,甚至有图、有视频、有录音。有来自计算机的、有来自手机的,很多是课上发的,从某种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微博的热衷。是坚决禁
基于对2013年我国地震发生频次及受灾情况的统计,系统分析了地震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各省区地震释放能量与地震灾害损失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中
基于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分析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变化规律,探讨侵蚀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预测土壤侵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7年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面积占土
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对C_4作物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CCS技术CO_2泄露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CO_2人工气候箱,模拟CCS技术CO_2泄露产生的高浓度CO_2环境,研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血站献血的2800例献血人员,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400例献血人员,一种为观察组,采取细节管
“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我们这样定位    “现代的学校应当是现代化的,需要信息技术来提升品质、连接世界;现代的学校也是人文化的,是孩子们生存的环境,快乐的空间,它根植于丰富的智力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核心任务,我们坚持“真实应用”的基本定位,以校园信息化推动学校现代化使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形成了具有现代学校
请大家一起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做的最多的课堂创新是什么?最常见的是内容载体——教学实例的创新,即把同一个技术变化出很多的应用花样来,技术并没有因此而变化;然后是在教学的形式——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即对师生行为进行变化革新,如把相同问题从陈述变成探索与讨论,结论并没有因此而变化。这些所谓的“创新”都没有跳出教材、教案、范例等既有的藩篱,追求的只是形式的新颖,与真正的创新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