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研究进展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和饮料,我国现亦积极推广母乳喂养。然现有不少妇女有产后缺乳的表现,主要病因有气血亏虚、瘀血阻络、肝气郁结、痰浊壅滞等,传统中医药治法,如中药、针灸、手法按摩等对缺乳有较好疗效。在提倡优生优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广大妇女产后缺乳的问题。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347-02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母乳的喂养,因母乳中富含营养物质,并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最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和增强抵抗力。我国虽从思想上推广母乳喂养,然而产妇因自身的原因导致产后缺乳的现象却一直存在。今笔者就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及治疗状况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多样,有单纯性,亦有复合性。唐·昝殷《经效产宝》认为:“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是缺乳的病因。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产后乳汁或行或不行方论第十一》载“凡妇人乳汁或行或不行者,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也……若乳虽胀而产后臖作者,此年少之人初经产乳,有风热耳!须服清利之药则乳行。若累经产而无乳者,亡津液故也。须服滋溢之药以动之”指出风热之邪阻络不行、产后亡津液是产后少乳的原因。明·傅青主《傅青主女科·产后郁结乳汁不通》载“少壮之妇,于生产之后,或闻丈夫之嫌,或听翁姑之淬,遂致两乳胀满疼痛,乳汁不通。人以为阳明之火热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提出产后缺乳也可是产妇肝气郁结所致。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曰:“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指出产后缺乳可由痰气壅盛所致。清·张秉成《成方便读》载“夫产后血气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淤血不祛,新血不生,乳汁化生无源,故致缺乳。
  2 辨证分型
  杨氏等[1]将产后缺乳分为气血两虚型、肝郁气滞型、瘀血阻滞型、痰浊壅滞型等四证。宋氏[2]将其分为气血虚弱型、肝气郁滞型、痰气壅阻型、热毒蕴结型等四型。蔡氏[3]将其分为气血虚弱型、肝气郁滞型、痰气壅阻型、肺气失宣型等四型。张氏[4]将其分为气血虚弱型、肝气郁滞型、血瘀型、痰湿壅阻型、肾虚型等五型。由此可以看出,各医家对缺乳的分型较为统一,主要证型为气血虚弱型、肝气郁滞型、痰气壅阻型、肺气失宣型、瘀血阻滞型、热毒蕴结型、肾虚型。
  3 中药内治法
  中医治疗讲究的辨证论治,随着证型的不同,治法亦随之变化。
  3.1 补气养血,通络下乳
  适用于气血两虚型。方用《傅青主女科》的通乳丹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麦冬、党参、白芍、木通、桔梗、猪脚、熟地黄等。牛氏[5]等使用黄芪通乳汤(方药:黄芪30g,当归10~30g,王不留行10g,炮穿山甲10g,漏芦片10g,白通草3g,熟地黄10~30g,砂仁6g,川芎15g,杭白芍15g,鸡内金15g,炙甘草6g)加党参15g,白术10g,天花粉10g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疗效喜人。高氏[6]自拟增乳汤(方药:黄芪30g,党参20g,白术20g,山药20g,熟地黄15g,白芍10g,当归10,通草15g,穿山甲10g,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5g,桔梗10g)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治疗30例,总有效率达96.67%。
  3.2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适用于肝气郁滞型。方选下乳涌泉散或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白芍、当归、生地黄、天花粉、川芎、青皮、通草、王不留行、漏芦、桔梗、路路通、穿山甲等。魏氏[7]用下乳涌泉散加减(方药: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生地黄15g,柴胡12g,青皮12g,通草6g,桔梗12g,穿山甲12g,王不留行12g,漏芦12g,甘草6g)治疗肝气郁滞致缺乳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6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4.60%。田氏[8]自拟疏解泌乳汤(方药:柴胡、香附、当归、芍药、通草、丝瓜络、穿山甲、漏芦、枳壳、陈皮等)治疗肝气郁滞型产后缺乳40例,总有效率95.00%。
  3.3 健脾利湿,化痰通乳
  适用于痰气壅阻型。方用苍附导痰丸或漏芦汤,常用药:漏芦、全瓜蒌、川贝、半夏、胆南星、北芪、陈皮、云苓、白芥子、苍术、香附、王不留行、黄芪等。张氏[4]用漏芦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该证型患者,大多取效。蔡氏[3]用二陈汤加味加针刺犊鼻、足三里、三阴交以治疗。
  3.4 宣肺解表,理气通乳
  适用于肺气失宣型。方用加味香苏散或补肺汤,常用药:香附、杏仁、桔梗、枳壳、当归、陈皮、前胡、荆芥、苏叶。蔡氏[3]用加味香苏散加针刺犊鼻、列缺、合谷治疗本证。张氏[9]则用补肺汤补益肺气,理气通络。
  3.5 活血祛瘀,通络下乳
  适用于瘀血阻滞型。方用生化汤,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山楂、益母草、赤芍、红花、鸡血藤、马齿苋、枳壳、浦黄、没药、五灵脂、延胡索等。
  3.6 清热解毒,通络化乳
  适用于热毒蕴结型。方用下乳涌泉散合清热解毒药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通草、漏芦、白芷、当归、赤芍、浦公英、王不留行、丝瓜络、生地黄、玄参、丹参、牡丹皮等。
  3.7 补肾填精,通络化乳
  适用于肾虚型。方用毓麟珠加味,常用药:熟地、枸杞子、桑椹子、鹿角胶、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黄芪、阿胶、何首乌、黄精、山萸肉。张氏[9]用大补元煎加减治肾气不足,精血亏虚之产后缺乳。
  3.8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缺乳。在内服中药的同时,配合西医疗法。如蒋氏[10]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6例产后缺乳,辨证使用中药,同时应用甲氧氯普胺10~15mg/次,口服3次/d,结果:治愈59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34%。   4 中医外治法
  针灸疗法和按摩疗法亦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中药或其他疗法一同使用以图增强疗效。
  4.1 针灸疗法
  4.1.1 针刺疗法
  在辨证的基础上,单纯使用针刺疗法。如吴氏[11]选取膻中、乳根、合谷、少泽为主穴,配以天宗、足三里、肝俞、膈俞、脾俞、肾俞、太冲、三阴交等穴,经6家医院656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针刺可成功地促进泌乳,具有显著效果,见效快且无副作用。
  4.1.2 针刺与灸法结合
  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灸法,以加强疗效。金氏[12]先后用针刺内关、足三里(四肢取穴采用左右对应配穴法)、乳根,留针,待30min,此间用无烟艾条温灸膻中穴,行雀啄法,待全部起针后,再取双侧肩贞穴,平补平泻,中等刺激,上、下午各1次,7日为1疗程,62例患者均经1疗程治疗后,痊愈30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
  4.1.3 针药并用
  即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一起运用,如郝氏等[13]用针刺乳根、少泽,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不留针;艾条熏灸膻中穴,1次/日,并自拟养血通乳汤(方药:当归、熟地黄各20g,白芍、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5g,川芎、通草各10g)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治疗患者38例,治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
  4.2 按摩疗法
  4.2.1 单纯按摩疗法
  单纯使用按摩手法,治疗产后缺乳。顾氏等[14]使用按摩的手法(操作顺序:膈俞、脾俞、胃俞、肝俞各点揉1分钟,自上而下直推胸骨10遍,分推膻中至乳头10遍,摩揉乳房8-12分钟,五指疏抓乳房8-10遍,拇指与食指对捏放乳房自根部至乳头,反复8-10遍,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两侧做完,互按揉乳旁、乳根、膻中各1-3分钟,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各1分钟,最后拿肩井,掐少泽。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治疗产后缺乳130例,2个疗程后,显效91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76%。
  4.2.2 按摩结合中药疗法
  在使用中药的同时配合按摩手法共同治疗。谭氏[15]在穴位按摩治疗的时候涂以乳剂(组成:黄芪、当归、川芎、瓜蒌壳、小茴香、王不留行、漏芦、天花粉等量煎煮浓缩,研制成乳剂),按摩方法为:先把乳剂2~4g涂于穴位处,拇指腹面揉按膻中、乳根、膺窗,每次10~15mn,2次/日,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足三里,治产后缺乳患者50例,总有效率90.0%。王氏[16]自拟催乳汤(方药: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2g、桔梗10g、炮穿山甲15g、漏芦10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0g、甘草6g)加减内服,并配合按摩手法(操作:一手掌从乳房根部将乳房托起,另一手五指自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左右乳房各4分钟;用食、中、拇指似婴儿吸吮状轻轻搓揉乳头,左右乳头各1分钟;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肝俞、脾俞、胃俞、乳根、膻中、中脘、少泽、合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各1分钟),按摩早晚各1次,连续5天,治疗产后缺乳52例,且与单纯穴位按摩和纯中药组的疗效对比,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有效率100.00%,穴位按摩组有效率92.31%,中药组为96.15%。综上表明,按摩疗法结合中药疗法的疗效更佳。
  5 护理
  产后缺乳除了必要的治疗外,亦应注意日常的护理,包括:①自我护理,产妇应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喂乳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②健康教育,对产妇及家属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促进泌乳的基本方法、情志自我调节方法、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等;③饮食指导,合理、清淡、营养饮食。[17]
  6 小结
  产后缺乳当今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多因产妇素体脾胃虚弱、产时气血耗损过多、产后护理不当致外感时邪和血瘀不祛或情志不畅等造成。中医治疗本病的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对母体和婴儿产生的毒副作用少。产妇亦应加强对缺乳的认识,学会产后的自我护理和调养。
  参考文献
  [1]杨婷,亢丽.浅述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辨证治疗[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36~37
  [2]宋肄劼.产后缺乳的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2,27(8):1645~1646
  [3]蔡力民.产后缺乳的辨证施治[J].河北中医,1999,21(3):154~155
  [4]张晓丹,赖谦凯.缺乳的辨证分型新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9):58~59
  [5]牛章杰、许雪玲、苏立群、周淑玲.黄芪通乳汤辨证加减治疗缺乳.光明中医,2011,26(4):742~743
  [6]高中云.自拟增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7]魏家涛.辨证治疗产后缺乳67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53~54
  [8]田娟.自拟疏解泌乳汤治疗肝气郁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9]张心夷.缺乳的辨证论治[J].中医药学刊,2006,24(4):711
  [10]蒋莉莉.中西医结合治疗106例产后缺乳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24~125
  [11]吴绪良.针刺治疗缺乳[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22~24
  [12]金亚蓓.针灸治疗产后缺乳6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32 [13]郝丽华,巩艳秋、邵成侠等.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缺乳及护理[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4):25
  [14]顾铁,赵桂琴,郑志.按摩治疗产后缺乳13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2,18(2):54~55
  [15]谭自民,师晶丽,姚喜君.中药穴位按摩治疗缺乳[J].中医外治杂志,1998,7(2):32
  [16]王爱香,马雪玲,赵舒煊.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产后缺乳52例[J].西部中医药,2012,25(7):91~93
  [17]闫素芹.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揉在缺乳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26~27
其他文献
在2011年必比登挑战赛上,米其林展出了5款创新轮胎和3项技术突破,所涉及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轮胎本身。这些研发都为目前公路运输领域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而所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会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关节功能,严重者会导致关节强直、融合,甚至截肢,从而降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病率为1.0%~2.7
日前,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意大利VE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就新能源全地形特种汽车技术合作和转让达成合作意向,并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其品牌、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就在
自然生长的果树,树冠郁闭,枝条密生,交叉、重叠,内膛空虚,树势衰弱;光照和通风不良,病虫严重;产量不高,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果实品质低劣;不便于果实采收、疏花疏果和病虫
金属对金属(metal—on—metal,MOM)界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从开始应用以来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不久前强生DePuy(DePuyOrthopaedicsofJohnson&Johnson)公司对于两种MOM人工
或许是现代学科分工太细,有些学者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只关心“心理”,似乎心理研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学等方面的研究毫无关联,以致把人的心理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价值
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速灭杀丁1500倍液喷雾,及早防治。芹菜病害主要有斑枯、叶斑和软腐病等。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3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显效2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66%。结论经有效的临床护理,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临床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复杂
踝关节外科的临床水平,反映了踝足外科整体研究的进展。历经四十余年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的探索,我国踝足外科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化脓性踝关节炎病灶搔刮后
鲜菜、大蒜、棉花“涨”声一片,全国各地正掀起新一轮物价上涨的旋风。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醒人们开源节流,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分钱,让钱通过时间的复利赚钱.尽可能不要让钱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