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虫感染相关肾损伤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粪类圆线虫感染相关肾损伤,并结合文献探讨粪类圆线虫相关肾损害的常见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

方法

分析患者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改变,利用免疫病理、光镜及电镜检查了解肾小球病理类型;通过消化道内镜及活检了解消化道黏膜病理改变及病原体形态,分析肾脏及消化道病理改变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结果

患者男性,26岁,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肾活检病理改变符合肾小球微小病变,伴间质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IgE水平增高。临床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后,蛋白尿转阴,但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急诊胃镜显示患者胃体及十二指肠广泛充血、糜烂。胃黏膜活检见黏膜内多量细长、"S"形弯曲的蚴状病原体,患者同时存在双肺感染,脑脊液大肠埃希菌阳性及脐周皮肤紫色皮疹。患者确诊为重症粪类圆线虫感染。经过抗感染及驱虫治疗后,头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复查内镜未见寄生虫虫体。随访2年至今,未见肾病综合征复发。

结论

粪类圆线虫感染可以肾病综合征为首起症状而消化道症状轻微,伴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IgE水平增高,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需排除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在流行地区或存在可疑接触史的患者,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4种主要消化道肿瘤在世界19个国家和中国的发病/死亡情况,为现阶段我国肿瘤防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提取GLOBOCAN 2
目的 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患儿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母细胞瘤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索姜黄素治疗肝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和NCBI、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分别检索姜黄素的作用
目的 探讨S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
目的 建立门诊癌痛规范化治疗流程,解决目前临床癌痛治疗的不足,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基于肿瘤药学门诊,我院药师根据药物治疗管理(MTM)概念和核心要素,设计开发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