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概念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概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课堂教学结构零乱、板书不合理、学生对概念内涵理解肤浅等问题。本文提出绘制概念图、确定核心概念、注重情境创设、尝试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 教学策略 概念图 核心概念
  “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教学中,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如此多的概念在一节课中密集地出现,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课堂教学结构零乱、教学环节过渡生硬、板书设计不合理、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肤浅、解题错误率高等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文以染色体变异为例,探析概念教学的策略。
  1.绘制概念图
  对于以生物学概念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核心概念与学生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核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等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不能简单依据经验或者教学参考资料,应该先明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区别教材中的概念与事实,再列出相关概念,比较这些概念哪个更加抽象、上位,然后绘出本节课的概念图。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染色体正常”与“染色体变异”是两个并列的概念,没有从属关系;“染色体变异的应用”是“染色体变异”的拓展延伸。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学生首先要了解正常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然后才能对染色体的变异进行归类,最后理解利用染色体变异育种的原理与技术。如果教师能跳出教材的束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设情境,重组相关概念的呈现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比较流畅,课堂教学不再是概念和事实信息的简单堆砌,而是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2.确定核心概念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 Erickson) 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但在“染色体变异”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众多的概念里必然有一个概念的地位十分重要,处于核心地位,并能够有效的组织起相关的事实和其他概念。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个别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异具有不确定性,而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发生,在人工条件下能够顺利完成,从而在生产、科研领域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对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解读,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变异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概念的形成都以染色体组为基础,染色体组可以确定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3.注重情境创设
  在“染色体组”这一概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呈现高倍镜下人类染色体图,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学习,已经形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的形态差异,可以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和编号,从而进行识别和研究。因为人类的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多,接着呈现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学生绘出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如果能制作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从而得出染色体组是一组形态上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的特征。最后呈现蜜蜂的个体发育过程,从雄蜂的存在,理解染色体组概念中“共同控制生物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内涵。在学习染色体组这一核心概念后,可介绍玉米、香蕉、普通小麦、蜜蜂等物种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很自然地引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4.尝试下定义
  在对事物属性进行反复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的定义,一定经过直观感知、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是深刻的。
  在以人、果蝇、蜜蜂等生物为情境,掌握了染色体组这一核心概念后,教师引出二倍体的概念,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但是雄蜂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香蕉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体组,学生很快接受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术语,但对概念的内涵还是模糊的,教师不要急于讲授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而是让学生模仿二倍体的定义,尝试对单倍体和多倍体下定义。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分析,如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还是配子、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等,从而真正掌握概念的内涵,并能在新情境下加以应用。如果这些概念都是由教师讲授,学生通过记忆来学习,那么在考试结束后,这些概念就很快被抛之脑后。
其他文献
吃透教材大凡认为,只要熟读即可,固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教师面临的是一个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如何让他们乐学,学透,那么吃透教材就必须在熟透课文的情况下把自己置身于学者的地位,圈点批划,重点句子也可写上感受,事先找出课文的切入点,预设即将产生的问题,然后在带着问题、心中与脑中装有课文的前提下再读教参,确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及重难点,设计怎样展开教学,把所钻研的东西内化成适合儿童情趣的语言、动作和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未能真正给学生主体性及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以至于学生视语文学习为“重任”,导致学生学习欲望的减退,甚至泯灭。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如何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那就是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开放式的、充满生命力的语文学习环境,形成开放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为了能达到这
期刊
【摘要】  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包含: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参与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在课研活动中,践行“悟学理念”下的“悟学式教学法”;在课研活动中,分享课研团队智慧,促进师生发展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积极心理 教学技能 创新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确保教师教学的有效
期刊
【摘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医学类三校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得,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分层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分层次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医学类 三校生 数学 分层次教学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classified teachi
期刊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情感教育是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情感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情感教育是现代数学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情感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学校教育 情感教育 交流  情感指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
期刊
【摘要】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全的心理,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生学好语文和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更关注心理健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情感体验  “复旦研究生遭投毒”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是此事件反映出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普遍对孩子的身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开设十余年,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一词尤为抢眼。信息技术主旨在于培养学生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尽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普遍开展,然而学生能否真正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还不容乐观。我认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生活的手段,去适应日益增长的信息科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让学生畅游在信息技术的知识海洋中,将起着举足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兼顾读写,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交际能力.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为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服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涉足许多新的营销理念及采取新的营销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作为职业中学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主干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心中的“痛”。教师似乎拿出了浑身解数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而学生们的作文却是难有起色。传统的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且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写”,而学生也是被“逼”着写,没有“我要写”的激情。如何让学生“要我写”转为“我要写”,本文将从习作教学中要生活化、师生在互动中指导性评阅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习作教学 生活化 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