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与现代性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但是具有十分鲜明的审美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内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继承和发展了卢梭、康德、席勒等审美现代性传统,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启蒙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确立了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超功利性、自律性、反思性,并且在全球化思想的指导下奠定了文化现代性的主要方面——不确定、差异性、模糊性,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他文献
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发掘和研究,现代汉语史就是其中之一。现代汉语史的研究可以由此书获得以下的助益:确定某些形式或用法的产生
研究者采用学生、教师、校长三种问卷对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尤其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融合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
近20年来,实践美学引来了不少争论。笔者以为,这些争论其实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即实践与美的关联。坚持实践美学观的人认为,实践就是美的本质规定,也是美学理论观照人类丰富的审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要将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要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新政权建立后,面对大城市中工作内容繁杂的状况,为发挥中央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