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案例辅导谈抑郁症学生的辅导与跟进策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学生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相应地,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青少年抑郁的处理与跟进问题.以一个重度抑郁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个案的辅导与跟进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辅导和跟进抑郁症学生时可使用的一些技巧和策略:(1)陪伴和倾听;(2)持续储备有关抑郁症的知识;(3)建立联系,做一个支持者,持续关注;(4)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疗法是应对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技术;(5)建立和心理医生的良好沟通渠道,一起帮助学生.此外,还有两点注意事项:(1)要避免二次伤害;(2)有些话绝对不能对抑郁症学生说.
其他文献
[活动理念]rn随着年级的升高、高考的逼近,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学生在考前容易出现动力不足、学习焦虑、情绪烦躁等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态波动.他们既会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无形压力,也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适度的学业压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主动性,但如果学业压力过大,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厌学等不良反应.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抑郁学生比例增加,无须住院治疗转介就医的抑郁症学生通常都会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仍然需要心理教师的跟踪帮助,甚至是危机干预.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取“一体双锥”模型来有效干预转介返校抑郁症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为抑郁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心理护航体系.
[剧情简介]rn高中生如玉觉得自己身材不好、成绩差、不善言辞,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很害怕听到别人的评价.一次偶然的机会,如玉可以选择变成镜中那个完美的自己.在完美自我的诱惑与真实自我的自洽之间,如玉究竟会如何抉择?
一位来自重组家庭的初一女生,自述失眠加重,她母亲经常给予说教,母子关系紧张;觉得自己不被父母喜欢,不被家庭成员接纳,有被抛弃的感觉,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心理老师通过空椅子技术、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辅以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引导来访学生发现成功的“例外”,帮助学生驳斥并放下不合理信念,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同时与家长积极沟通,家校合作,辅导后学生的心理状况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