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沙蓬的“断舍离”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漠戈壁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它们不懂得山下英子创立的“断舍离”生活概念,但它们生命的轨迹却始终遵循着“断舍离”的法则,不断地自断根茎,舍离故园,在季候风的吹拂下,四处漂泊,成为颇具传奇色彩的植物“流浪汉”。
  它们就是刺沙蓬。
  刺沙蓬又名风滚草,系一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而脆,极易断掉;植株从基部开始分支,分支呈弧形,似乎随时准备抱成一团。它们的种子是横生或者斜生的,只为在翻滚中的播散。
  也许是一种宿命,刺沙蓬特别钟情瘠薄的土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荒漠戈壁里,紧紧抓住砂砾间少许的土壤,顽强地存活着。但它们从不贪图安乐,固守一地,一旦生存环境恶化,它们便如壮士断腕般自断根茎,然后等待风的裹挟,远走他乡。
  大漠戈壁从来不缺狂虐的风,刺沙蓬蜷缩成一团,随风翻滚,浪迹天涯。但一遇到湿润适宜的土壤,它们便舒展茎叶重新扎根,直到再次搬家。就这样,刺沙蓬周而复始地搭乘鼓荡的漠风,不断上演“断舍离”的戏剧。
  “断舍离”是刺沙蓬终生不变的生活方式,它们流浪着寻找理想的家园,但那片乐土似乎永远在他乡。它们暂时栖身的土地或是沙漠里的绿洲,或是砂砾乱石间的一抔土,或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它们的命运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但它们顽强地生长着,在稍稍肥沃的地方拼命汲取营养;在寸草不生的严酷之地,它们哪怕成了含水量低于4%的干草,依然靠停止新陈代谢,让全身的细胞休眠来维持生命,苦等再一次风起。
  就是在这“断舍离”中,刺沙蓬渐渐长大,它们开花结实,然后在随风流浪的过程中,把种子撒播到各处,壮大繁衍自己的家族。
  刺沙蓬的“断舍离”有着一种冲天的豪气和审时度势、自我调节的能力。人们歆羡它们的不羁和自由,赞叹它们壮士断腕的气概,唏嘘它们的隐忍和坚持,悲悯它们颠沛流离的一生,刺沙蓬活成了一道令人敬畏的风景,颠覆了“树挪死”的自然法则,诠释着一种踏实顽强、充满睿智的生存之道。
其他文献
夏日炎炎,而眼看得细了,心也就静了,渐渐地,在这随时随地的微妙景致里,也能得一处清凉安顿。  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在一个大热天里思念朋友。人在屋里,推开轩窗,迎风一瞬的清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乡野田园有荷花的香气迎风而来,甚至耳边还听得到竹子上的露水清清爽爽地滴答下来,化开心里的那点点凉意。  古诗里的夏天,总有随处可见的清凉。杨万里写过《暑
1  研一的英美国家概况课上,我与坐在前排的阿单开始熟络起来。因为那节课坐错了位置,我们俩误打误撞地结下了缘分。  阿单整节课都在半睁眼半睡觉的状态中打晃而过,时不时抬起头,隔着电脑屏幕,偷偷望两眼老师,然后又坦然地睡下去。第一节下课铃响起,清脆的铃声像一颗安眠药,能让阿单更加安然地睡觉。  班级统计个人信息,我就把昏睡的阿单从睡梦中拍醒了。尚有困意的他对我突然的惊扰显然有些愤怒,他撸起拳袖准备朝
伞是一束光,我还说伞是一把火呢。看着学生的仿句,我真的有些抓狂——花啊,树啊,星星啊,很多都可以用来比喻伞,他怎么就想到了光呢?看到我一边批改试卷,一边不停地唠叨,李老师伸过头来问我怎么一回事,我气呼呼地把学生的那张试卷递给了他。  “油纸伞是雨夜里的一束光,用温暖的笑脸照亮了我的眼睛。”李老师一边抑扬顿挫地读着,一边啧啧称赞起来,“这孩子的想象力不错,写得有感情,有诗意。”  “你也真是‘大作家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这封由年过六十的奶奶写的家书,虽然字迹歪歪扭扭,而且只有区区二十七字,却感动了无数网友。家书的执笔者正是王诗佳几乎目不识丁的奶奶。  说起王诗佳,她在上小学以前便被外出打工的父母交给了独身一人的奶奶抚养,而她的父母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看她一次,所以在她的记忆中,奶奶的印象甚至超过了父母。  转眼,小王诗佳上小学了。这之后,
1  “恭喜恭喜,再度连任第二副主任!”房间里传来我和虾米小姐异口同声的祝贺声。  彼时,四目相对的扁豆先生清了清嗓子,立刻展现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姿态,佯装着吆喝道:“你,赶紧把热好的饭菜端上来。”他两眼直瞪虾米小姐,随后目光又像一枚近程导弹落在我身上,一副颐指气使的语气:“你,快去!把今天收到的样刊拿来给爸爸看看。”我和虾米小姐如遁地三尺的木头桩,久久立在原地,始终不动。  “哼,自己去拿!”我
在京剧《说唱脸谱》中有这么两句唱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大概人人都能随口哼唱。那么问题来了,红脸的关公人尽皆知,蓝脸的窦尔敦是谁?为什么他要盗御马?  窦尔敦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豪侠,早年他因犯下命案而逃亡在外。这一年,朝廷大赦天下,在少林寺躲避官司的他回到老家河北献县,但很快他就发现地方官吏贪污腐化成風,生性秉直的他就在家乡拉起了一支队伍,并且劫夺了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
高考分数出来后,就到了各大高校的录取时间,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因别具一格的设计频频上热搜,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录取通知书是大学给学子们的第一印象,是高校用足了心思精心设计的,不仅颜值爆表、文艺范儿十足,还蕴含着浓浓的温情和期许。  清华大学在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中,夹着一份3D清华校门纸雕工艺品。“当你在盛夏八月穿过这座‘二校门’,一个全新的世界将在你面前徐徐铺开……”翻开通知书,一个立体版的校门
1  一个高大的身影穿梭于雨中——是他,我的父亲骑着单车,载着年幼的我。幼小的我依偎在他的怀里,满脸笑容,伸出小手去抚摸这奇妙的雨水。我看见雨水已经淋湿了父亲的脸,可他仍在笑,一只手扶着我,另一只手扶着单车,飞快地穿梭在雨中。  那时的我是那么崇拜他,爱恋他。在他的庇护下,是那样美好。  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情感开始变了,是我,还是他变了?  2  十六岁那年,也是一个下雨天,天阴沉沉的,没完没
圣诞节前夕,哈佛大学给全校学生布置了一道考试题:向美国共和党连任总统布什推销一把已经过时的砍甘蔗的刀。条件是:不能赠送给布什总统,要让布什总统自费、自愿地前来购买。推销成功者,将获得哈佛大学校长奖学金,奖金高达428000美元。  当时,砍刀这种用具对美国普通家庭来说早已束之高阁,没有人使用了,更何况是美国第一家庭呢?面对这道推销难题,很多学生只能望着那惊人的奖学金兴叹。  一名叫做库克斯的学生找
明光村的北门口,天长地久似的住着一对卖杭州小笼包的老夫妇。在我尚未入住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北京待了许多年。据说,他们用卖小笼包的钱,给儿子在老家的县城里买了房,又娶了媳妇。除了过年,他们一年到头都待在北京,好像这里才是他们的家。但他们从未眷恋过明光村。他们的脸上,总带着一种随时都可能离开另起炉灶的漂泊感,跟所有来吃小笼包的顾客都有着陌生过客的疏离。他们的小笼包非常正宗,我吃过一次,就上了瘾,隔一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