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存统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贡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20岁的施存统写了《非孝》一文从而引发了“一师风潮”。1920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建共产党,施存统参与其中,他还与周佛海一起创建日本共产主义小组并任组长,期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国后施存统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关键词:施存统;《非孝》;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施存统(即施复亮),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学者。他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之一,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施存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积极参与创办《浙江新潮》,《非孝》文章引发学潮
  施存统,浙江人, 189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9岁开始读私塾,1917年考入浙江省的最高学府——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浙江一师)。当时校长经亨颐提倡“与时俱进”的改革方针,尤其是“四大金刚”新派教员刘大白、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他们在浙江一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用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融入课堂等,使学生既能够接受传统知识,又能够接纳吸收新的思想、主张。受新派老师的影响,学生们开始阅读《新青年》、《进化》等进步刊物,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积极结社办刊,施存统等人创办了《浙江新潮》。
  1919年9月,施存统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母亲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父亲不但不救治结发的妻子,相反还虐待重病的母亲,导致母亲病情不断加重,生命垂危。
  而施存统却无法说服父亲救治母亲,由于无力救治母亲,最终施存统带着怨恨返回了学校。这一切使施存统对“孝”产生了根本的怀疑,难道孝顺重病的母亲就不是“孝”吗?由于父亲的所作所为,施存统不想孝顺父亲,但传统的礼教却是施存统不敢反抗的。该怎么办?最终施存统在《浙江新潮》上发表了《非孝》一文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是应当自由的,应当平等的,应当博爱的,应当互助的;‘孝’的道德与此不合,所以我们应当反对‘孝’”。
  施存统认为自己之所以写《非孝》这篇文章,原因:“一种是思想的启发,一种是事实的刺激。这两种原因之中,促成《非孝》这篇文章的,还是在于事实的刺激。”施存统主张非“孝”是由于母亲的惨状和自己无力改变现状。
  《非孝》的发表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结果是浙江省政府查封了《浙江新潮》,同时“将校长经亨颐免职、解聘陈望道等四位教师、开除施存统等学生和改组一师的决定,由此引发了轰动一时的‘一师风潮’”。虽然随后浙江一师的师生也进行了反抗,但无济于事,经亨颐校长、“四大金刚”以及施存统等人被迫离开杭州。
  二、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旅日共产主义小组组长
  “一师风潮”后,施存统等人离开了浙江。为尝试一种新的美好生活,王光祈等人在北京筹办了工读互助团,施存统也来到北京加入其中。大家对新生活的幻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打破了大家的梦想,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3个月后,工读互助团的几个组相继被迫解散。随后施存统曾想到上海去从事社会的根本改造,但由于肺病而夭折。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施存统、陈公培五人,开会筹备成立共产党,”地址在陈独秀寓所,名称为社会共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而施存统参与其中。
  1920年6月,施存统被派往日本成立海外党组织。虽然施存统远在海外,但他仍与陈独秀等人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通信商讨有关建党的问题。施存统还与周佛海共同组建了旅日共产主义小組,施存统是组长。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前,旅日共产主义小组只有施存统与周佛海2人,因周佛海已多年未回国,故周佛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一大”后,旅日共产主义小组的力量很快发展壮大超过10人,著名的“农民王”彭湃即是其一。1922年1月,施存统遭日本驱逐被迫回国。
  三、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日本留学期间,施存统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书籍。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先驱者河上肇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河上肇的“要想飞到天上去,只有发明了飞机才有可能,否则是空想”一句话,使施存统意识到充分的物质供应是理想社会建立的基础。
  1918年至1921年,国内许多知识分子大肆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该思潮否定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鼓吹在工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生产联合会,从而达到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1920年下半年,国内的论战达到高潮,远在日本的施存统也参与其中,他先后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述说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经过反复的比较和研究,施存统认为布尔什维克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四、 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积极为党培植力量
  1920年8月,以俞秀松为书记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到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俞秀松主持制定了青年团章程,向各地寄出团章和信件,要求各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俞秀松是临时书记。
  3月底,俞秀松接受青年共产国际的邀请离职去苏俄,青年团由于群龙无首,一度陷于停顿。1922年初,施存统从日本回国后,为了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整顿和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青年团的纲领与章程等,团中央机关设在上海。大会“选举高尚德( 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五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被推选为书记”。从第4期起,施存统还兼任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先驱》报的主编。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于秘密状态,大多数的活动采取地下方式进行,而青年团是一个半公开的组织,为方便起见中共的活动大多以团的名义开展,双方也互派代表参加对方的会议。1923年8月,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因为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施存统辞去了团中央的一切职务。
  1927年的“四一二清党”和“七一五分共”,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施存统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悲观和失望,对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他不赞成,而对中国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他也是极度不满意,由于无力改变现状,1927年8月30日,在《中央日报》副刊上施存统发表了《悲痛的自白》,公开声明自动退出中国共产党但不退出中国国民党。虽然退出了中国共产党,但施存统以一个学者的形象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施存统.《回头看二十二年来的我》,《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23日,转引自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五四时期的社团》(三),第136页.
  [2] 施存统.《回头看二十二年来的我》,《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23日,转引自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五四时期的社团》(三),第133页.
  [3] 邹丽霞.施存统早期政治思想述论[J].考试周刊,2015,77:23.
  [4]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M].人民出版社,1980:35.
  [5]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4卷)[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30.
  [6] 刘雪芹.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初期的革命活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2:17.
  [7] 窦春芳.首任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J].广西社会科学,2013,4:115.
  作者简介:邹丽霞,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伴随着当前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际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进入最佳
随着特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唐氏综合症儿童生活自立能力和能够实现基础的生活自理,已经成为从事智障儿童教育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就从如厕训练、饮食训练、衣着训练
唐氏综合症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低下,行动迟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6000个唐氏症患儿出生,此类患儿治疗费用每年超过20亿元,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未来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大纲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班级的管理中成功地构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有效的高中班主任要能够意识到,自身必须不断进行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并在实际管理过
摘 要: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要能够意识到传统德育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够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达到社会要求的道德素养,为此,班主任要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进行先进德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并且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效参考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道德素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
摘 要:校长是教育政策核心,同时也是教育政策额的执行者,校长的决策和品质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成效,因此校长在管理方面要有极强的胜任力。学校管理者胜任力研究一直是教育管理的一个热点,此类的研究重点在于寻找学校管理者胜任工作的主要能力和表现,本文针对学校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及成果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学校管理者;胜任力;美国模式  前言  胜任力,顾名思义即在工作上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及个人能力水
地理区位特征是山区县农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山区县农旅融合发展要根据和结合山区县所具有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人文地理区位特征.以山西省武乡县、绛县、五台县和宁武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