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微小RNA-206(miR-206)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4例,收集患者痰液样本,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样本中1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BMCs miR-206表达水
【机 构】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内科危重症,四川 成都 610000;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内科,四川 成都 61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微小RNA-206(miR-206)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4例,收集患者痰液样本,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样本中1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BMCs miR-206表达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评估价值.结果 10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33例占31.73%.共检出病毒42株,以鼻病毒感染为主,占26.19%,其次为流感病毒乙型,占2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近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3次、miR-206表达水平均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miR-206表达水平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截断值为0.085,AUC为0.881(95%CI:0.803~0.937),敏感度为96.97%,特异度为80.28%.结论 糖尿病、近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miR-206表达水平均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iR-206表达水平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针对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筛选出准确可靠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7例,并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84例和死亡组33例.分析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后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结果.结果 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B型利钠肽(NT-proBNP)、巨噬细胞炎
目的 探究血清胆碱酯酶(ChE)、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77例、死亡组41例,统计所有患者确诊48 h内血清ChE、Ang-1和IL-6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大,SOFA评分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中性粒细胞CD11b、簇分化抗原64(CD64)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为新生儿败血症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2例,轻症组68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分娩的50名健康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NF-κB、CD11b、CD64水平对败血症患儿病情程度的
目的 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TP)对大肠埃希菌上行性感染盆腔炎后遗症(S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TP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各12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构建SPID模型,造模后,FT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剂量为150 mg/kg/d、300 mg/kg/d和600 mg/k/d的FTP溶液,持续7 d.观察各组子宫肿胀率和子宫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