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等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5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牵头的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蜂业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启动会。
  据财政部蜂业提质工程专项总负责人、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杨永坤介绍,蜂业提质工程专项将开展蜜蜂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与推广、优质蜂产品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蜂产品营养功能评价与应用、蜂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建设等五大任务,通过“产学研政银”五位一体,强强联合,促进我国蜂产品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而优质蜂产品创新联盟也将集聚优势资源和力量,在技术和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自我发展上寻求突破,构建国家统一的蜂产品标准、品质和品牌,引领我国蜂业健康发展。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成立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实施提质工程是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标志。目前我国蜂业整体水平、健康普及水平和国际上存在差距,蜜蜂营养功能挖掘和授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陈萌山强调,成立优质蜂产品联盟的意义在于显著提升我国科技研究力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度,优化蜂业产业布局,整合蜂业科技资源。
  据悉,会上宣读了联盟成立倡议书和联盟咨询委员会名单。会前,已召开蜂业提质工程专项启动暨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成立预备会,审定了联盟章程,推选成立了第一届联盟理事会。共有来自蜂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蜂农等约260人参加会议。
  京冀科企合作开展新型肥料研发
  5月22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与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土壤调理剂等一系列新型肥料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构建研究平台、建立合作研究机制,开发新型肥料产品、工艺和装备,服务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
  为了扎实推动新型肥料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促进京津冀合作落到实处,双方一致同意依托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北京市缓控释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部。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效益共赢、人员激励的高效合作机制,在工程中心的基础上尝试引进社会科技资源,有效探索京冀两地肥料技术与农化服务一体化实施的所企合作模式。
  我国最大紫杉醇生产研发基地落户云南
  我国最大紫杉醇及紫杉醇注射液生产、研发基地落户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5月17日,“新时代新成果新未来——博爱医药‘紫杉醇’科研新成果发布暨与云南施甸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由天津博爱医药生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紫杉醇植物细胞培养提取技术“固—液—液”三步法正式对外发布。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结束依靠大量砍伐珍稀物种红豆杉来提取紫杉醇的历史,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对紫杉醇原料来源以及价格高昂的关键性难题,使该药的成本直接降到了30%,为国家以及老百姓在癌症用药治疗费用上直接降低60%,从而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减轻国家医疗及医保压力。
  签约仪式上,施甸县县委书记施继平介绍,紫杉醇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紫杉醇注射液165万支,产能设计将达到1 350万支。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紫杉醇将在1 000千克左右,我国将拥有紫杉醇的世界定价权。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
  揭开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资划所微生物资源收集、保藏与发掘利用团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将细菌致病蛋白组学研究从单一水平推进到整体和系统水平,从根本上揭开了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相关成果相继发表于《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及最新一期《细胞·通讯(Cell Reports)》上。
  团队首席、资划所研究员魏海雷介绍,植物细菌病害是农作物最难防治的一类病害,对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防治的最有效途径。Ⅲ型分泌系统是许多病原细菌的主要致病系统,负责致病效应蛋白的输出,在病理过程中起绝对作用。依赖于Ⅲ型分泌系统的效应蛋白是近年来病原与宿主互作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由于病原菌中存在多个甚至几十个致病相关的效应蛋白,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冗余的网络,因此对单一效应蛋白的研究不足以揭示整个致病机理,需要从系统角度综合解析致病效应蛋白组之间的互作关系,从而为防控病害寻找更直接有效的靶标。
  魏海雷研究组与康奈尔大学植物病理与植物—微生物学系合作,以模式植物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番茄变种为材料,在分离鉴定效应蛋白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的突变体材料,同时引入新的克隆和转化技术,创新性地搭建了一套研究致病效应蛋白组学的天然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对模式细菌致病蛋白组进行了高通量、系统性的解析,发现了特异性作用于病理过程的效应蛋白。此方法体系不仅可以应用于相近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效应蛋白组学的研究,还可以为人体和动物病原细菌学提供思路和应用平台,为更有效寻找细菌病害防控靶标奠定基础。
  中越联合举行 2018北部湾渔业资源
  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活动
  5月8日,2018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活动在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磨长英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总局局长阮玉威出席活动。
  北部湾是中越两国渔民共同的作业渔场,促进北部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越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自2004年《中越北部灣渔业合作协定》生效以来,双方本着互信、互谅、互让的友好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北部湾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越方代表表示,越方十分重视该活动。建议双方深入讨论下一阶段合作,引导各有关方面开展此类活动。
  本次放流活动,共向北部湾水域投放石斑鱼等鱼虾类苗种近4 300万尾,体现了双方携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养护北部湾渔业资源、造福两国人民福祉的态度和决心,将为促进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两国渔业更广泛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2017年5月,双方首次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据跟踪监测评估,黑鲷回捕率为15.7%,长毛对虾回捕率高达39%,放流种类的产量整体提高两成,主要经济种类得以有效补充,渔民收入明显增加。此项活动得到了兩国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先后三次被载入中越联合公报或声明。
  中央外办、外交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等部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有关地方与部门,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外交部以及广宁省、芒街市派代表参加了活动。
  蛋e网发布国内首个安全蛋品供应链平台
  5月29日,在中国安全蛋品产业生态大会上,蛋e网发布了国内首个安全蛋品供应链平台——“核蛋供应链”。蛋e网由北农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是国内首家蛋鸡全产业链电商平台。此次,蛋e网推出“核蛋供应链”,将极大助力和规范我国安全蛋品供应链的建设,为国内安全蛋品交易增信赋能。采购商可通过蛋e网APP中“核蛋供应链”,采购到“核蛋检测追溯平台”审核过的无抗鸡蛋,从而实现安全蛋品从产到销的供求一体化。
  自2017年12月28日“核蛋平台”发布至今,蛋e网已完成了“核蛋共享鸡场”“核蛋检测追溯平台”“核蛋蛋品安全控制中心”“核蛋供应链”四位一体的安全蛋品产业生态布局,打通了安全蛋品从生产到交易的全链条。此次“核蛋供应链”发布后,蛋e网将启动“核蛋共享鸡场赋能计划”,为规模养殖企业生产安全鸡蛋提供硬件支持和渠道保障。
  我国小麦良种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节水抗旱、抗赤霉病、优质专用品种不断涌现
  5月21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暨华北麦区节水品种现场交流会。会议强调,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深化良种攻关,加快提升小麦种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会议指出,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联合攻关新模式、新机制,成效显著。一是加快培育推广了一批平均节水超过30%的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种,实现小麦丰产不减产,破解华北漏斗区地下水超采的难题。二是西农511、郑麦9023、宁麦26等一批对赤霉病有较好抗性的小麦品种的涌现,可有效控制危害,处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国际领先水平。三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育取得进展,2018年国家审定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比3年前增加了50%。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小麦育种研究在保持产量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上,又迈上了高产绿色优质并重的新台阶。
  会议要求,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要认清新形势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对优质、营养、健康小麦的需求,加快选育一批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要加强优异小麦种质资源鉴定与创制,加强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培育,扶持小麦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各级管理部门要持续深化品种审定管理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项目与政策支持,加快绿色优质品种推广。
  会前,良种攻关专家对部分小麦新品种进行了鉴定,评选出石麦15、石麦22、衡观35、轮选103、邢麦7号、邯麦13、冀麦418等7个节水品种,西农511、徐农029、紫麦19、郑麦9023、濮兴8号、宛麦202、瑞华麦520、徐麦31、西农3517等9个较抗赤霉病品种。
其他文献
每年7月至9月中旬是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田除草剂药害发生的高峰期,除草剂药害轻者造成玉米减产15%~30%,重者减产50%,甚至绝产。笔者现根据最近五年的田间生产指导经验,将常见玉米田苗期除草剂药害、病害等具有相同或相似症状的,以及药害的发生原因、严重程度、补救措施等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摘 要】发展畜牧业经济,要根据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等诸多经济条件,并考虑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在新形势下寻求发展的优劣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的、可行的以及可接受的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畜牧业所面临的必然选择。认为,应该走农牧结合的路子,逐步建立起一个有畜牧和农业的良性循环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經济战略  要发展畜牧业经济,其战略重点应放在哪里?根据资源、
红单6号是云南省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良种,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麻栗坡县农技部门于2007年引进该品种进行小面积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示范面积12亩,平均亩产562千克,比大面积推广的兴黄单89-2增产10.5%;2008~2010年连续3年在我县境内高、中、低海拔气候区域进行多季节的扩大示范种植均获成功,示范面积1.5万亩,加权平均单产510千克;自2
雨水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在国外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并且大力支持雨水的利用,一些国家在新建住宅小区、规模养殖场之前都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如果没有雨水利用设施,政府就要收取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在我国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则是一个新课题,目前,部分南方城市试点开展了此项工作,而在北方地区还是空白。笔者2003年在澳大利亚购置奶牛时去过很多规模农场,发现只要是有圈
作者简介:韩子明,男,1963年2月22日出生,1984年8月至今在隆化县农牧局工作(原隆化县农业局)。  摘要: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区差异很大,气候也各不相同,而农作物的种植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差异也导致了种植农作物的不同。本文以河北承德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为例,浅谈一下农作物种植与地域差异的关系。  关键词:河北承德;玉米种植;地域差异  河北承德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众多,气候多变,再加
麝鼠是一种草食性珍贵毛皮动物,它的饲料来源广泛,饲养管理也很简单。饲养麝鼠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城乡家庭副业,前景十分广阔。人工饲养方法很多,但必须要符合它的生活习性,既要满足喜欢水的嗜好,又要防止挖洞逃跑。  饲养常采用砖石与水泥砌筑成坚固的笼舍,笼舍一般为楼式,水在最底层。笼舍内设置有保温室和带水泥栅栏的开放式运动场。夏季每天换水1~3次,以保证麝鼠水浴与卫生的需要。冬季笼舍内温度要保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离不开机动或手动喷雾器。但传统的喷雾器存在用水、用药量大,施药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喷雾射程近、雾点大,防治效率低、效果差,低温、高湿环境下不宜施药等问题。近年来新研制推广的烟雾—水雾两用机,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是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新利器”。  一、优势  与传统的喷雾器相比,新型烟雾—水雾两用机在防治病虫害上有五大突出优势。  1. 技术先进,使用方便  烟雾—水雾两
【摘 要】氨化秸秆是山区养牛户变废为宝的好饲料,但在实际操作和饲喂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氨化技术  当地稻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资源丰富,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40%的秸秆作为家畜越冬草料直接喂牛,60%用作燃料或经铡短后作为猪牛圈舍的垫料,这造成了饲草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近几年来,牛肉市场一再走强,拉动了大批养牛户的养殖兴趣,
在温带的树林里,生长着一种小灌木,叫紫金牛,绿叶红果,使人喜爱,常常把它作为盆景。紫金牛长得最高也不过30厘米,因此,有人给它起一个绰号,叫“老勿大”。其实“老勿大”比起世界最矮的树来,要高6倍。这种最矮的树叫矮柳,生长在高山冻土带。它的茎匍伏在地面上,抽出枝条,长出像杨柳一样的花序,高不过5厘米。如果拿杏仁桉的高度与矮柳相比,一高一矮相差15 000倍。与矮柳差不多高的矮个子树,还有生长在北极圈
我国南方地区,既是兔肉的主要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养殖区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即高温高湿环境,给家兔的养殖带来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用料方面,与北方大不相同。对此,笔者的粗浅看法如下,仅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南方环境的不利因素  我国南方地区,除了西南和华南以外,还有华东和华中的部分省市,如福建、湖南和湖北等。与北方不同,南方全年温度较高,湿度很大。据资料介绍,我国福建、海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