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態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纪的主旋律。本文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总结了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基本特征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 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 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
  一、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
  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讲求节约能源。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讲究生态和谐。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健康舒适的原则。绿色生态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5、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三、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 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②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③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 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 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 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 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 ~ 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 ~ 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
  (1)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2)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穆慧敏.谈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2)
  [2] 刘云,邓玉林,赵悦,李召.生态小区及其规划设计研究[J]. 今日科苑. 2009(04)
  [3] 肖玲君,陈艳,钟平.何谓绿色生态住宅[J]. 江西测绘. 2006(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桥梁数目不断增加。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严谨有序和节能降耗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与否以及质量保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道路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和人民对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视,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偶尔也会出现地下室渗水、墙体出现裂缝、楼房倾斜等质量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认真对待。本文从施工角度对住宅建筑的质量管理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阐述了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
期刊
摘要:通过在施工现场重复碾压扰动,对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扰动使碾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所延长,增加了层面之间塑性结合的可能,并使碾压混凝土的层面结合良好。在碾压混凝土施工生产中,其运输、摊铺、碾压过程的环节,均对碾压混凝土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试验成果表明:该扰动对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及层面的结合,并无不利的影响,相反还会使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良好。这与在工程实际生产中,对部分超过
期刊
摘要:通过多年的实践,简单分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说明在超高层建筑中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结构概念设计 结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多样化,超高层建筑相继拔地而起。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多样,设计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分析计算往往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极为普遍。裂缝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但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对结构产生有害的影响,有些会引起严重的渗漏,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裂缝;骨料;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分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首先,从混凝土结构上来讲,混凝土中未添加必要的保水剂或者缓蒸发剂,致使混凝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框架结构设计方案与计算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方案;原理;荷载;计算;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在这种环境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
期刊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河间市廉租房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分析廉租房设计中的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  【关键词】廉租房 居住 精细化 模块化 功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廉租房是国家和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中低经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的普通住宅,是一种非赢利的保障性租住用房, 采取住房租赁补贴为主, 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多种保障方式。与其他房产相比, 廉租房具有很强的福利性,
期刊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主要材料,如何在大体积异形筒体砼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每一个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达到设计要求,是工程人员需要关注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异形筒体砼;模板安装;测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地一规划展示馆,工程总用地面积30000m²,总建筑面积为21000m²,地下1层,
期刊
摘要:本人针对园林绿化的种植及养护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园林绿化种植的建议,并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为事故多发行业。本文结合工作,探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成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方法,认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制定安全制度、实施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降低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