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与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新诊断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新型与传统抗癫(痫)药物对新诊断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儿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组和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各32例,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改善效果,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认知功能、骨代谢指标水平和生长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6个月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的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总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90.6%(29/32)、84.4%(27/32)比62.5% (20/32)](均P<0.05).治疗3、6个月后,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均显著高于同时点卡马西平组(均P<0.05),卡马西平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且高于拉莫三嗪组和奥卡西平组同时点,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且低于拉莫三嗪组和奥卡西平组同时点(均P <0.05);治疗3、6个月后,3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以及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期间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6.2% (2/32)、12.5%(4/32)比37.5% (12/32)] (x2=9.143、5.333,P=0.002、0.021).结论 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对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儿的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相当,改善患儿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和认知功能的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对患儿骨代谢水平和生长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于卡马西平.
其他文献
近几年,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传播方式、技术与介质的不断变化更新,既给了传统报媒进行产业升级和全媒体转型的巨大契机,又增加了MH报业集团发展全媒体集群的压力,并对全媒体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同样属于全媒体范畴,不同媒体的构建和运营却差别巨大,有些迟迟未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有些却早已实现盈利。全媒体发展及营销平台的构建、全媒体传播流程的规划是MH报业集团能否顺利实现转型,打造“多介质、全流程”媒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炎症介质清除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 研究血浆Presepsin在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30例体检健康儿童(A组)、4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B